行彩桥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行彩桥”是揭阳当地群众元宵期间一项别具一格的民间祈福活动,其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揭阳县志》中,即有“上元张灯树,放烟花,扮八景,舞狮子……妇女儿童渡桥投块谓之渡厄,或采竹青拾瓶嘴以归,取义宜男”的记载。当地传说,古时揭阳常遭洪涝灾害,百姓苦不堪言,某年城中百姓闹元宵之时,逢大雨滂沱,榕江河水暴涨,一仙女以手中彩带化为彩桥,助百姓行彩桥脱离洪水,此后人们每年元宵行彩桥以渡厄便相沿成俗。现在,行彩桥主要流行于榕城、城郊、揭东曲溪、普宁洪阳等地,其中以榕城地区的行彩桥习俗最为出名。

行彩桥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初十至十六。春节刚过,人们便斩来榕枝、竹叶,制作花灯、影灯及吉祥红联,彩饰附近桥梁。正月十一行彩桥被称为“行头桥”,过去人们行彩桥必先行县署衙前的太平桥,因其被称为城中第一桥,故谓之“行头桥”,后太平桥被毁,“行头桥”也就随之变为“第一次”之意;正月十五称为“行二桥”;最后一日则称为“行尾桥”。行彩桥者以妇女、儿童为最多,亦有新婚夫妇,渡桥时每人手拿石子、瓦片等物、随心所欲投向桥下,同时口中念着“好四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的吉利话也有不同。若是未婚青年,男的念“掷溪肚,娶雅女么(娶美妻)”,女的则念“掷溪中,娶雅翁(美丈夫)”;若是新婚夫妇,则念“摸桥耳,生阿弟”; 老妇人念:“摸竹辂,十仔十媳妇”,少妇则念:“摇竹丛,合天又合人”;如祈求发财,就念“掷浮浮,饲猪大过牛”、“掷深深,有银甲(和)有金”等等。渡桥时,妇女们从彩桥上随手采竹叶或榕树叶插在鬓边,或拿回家插在门楣上,以祈求带来好运,或拾瓶嘴回家,取义宜男。

       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人们日益热衷于过“洋节”,行彩桥等传统民俗活动也在逐渐变迁,以往的掷瓦片和“做四句”等形式已被人们所省略,而增加了放电影、演纸影戏、演奏民乐、舞狮等民间艺术形式,因此,在社会环境转变的情况下,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的行彩桥习俗,已成为人们应当去重视的问题。

申报地区或单位:
揭阳市

保护单位: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