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故事

  • 项目编号:
    3-Ⅰ-8
  • 类别:
    民间文学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杨万里(1124—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谥文节,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民族存亡危机四伏的南宋中期,中进士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30多年,清正廉洁、爱国爱民,一直坚持抗击侵占北方领土的金国,时刻不忘洗雪国耻,积极为抗金事业出谋献策,其政论《千虑策》,直率地批评朝廷的腐败无能,并提出兴国方针策略。可是,现实总使他失望。因反对权奸盘剥百姓,受到陷害,致仕回家后隐居十五年不出, 一心研学作诗,于诗歌中,寄寓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劳苦百姓的同情,对祖国分裂的忧虑,对幸福未来的追求。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大部分都失散了,只留下4000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多产的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中,他不甘步人后尘,独创“诚斋体”,诗风清新自然,对中国诗歌发展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转变诗风的“诗坛霸主”。他的诗歌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传诵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近些年来,经吉水县文化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搜集到更多杨万里在故乡吉水所发生的故事,如《湴田陷马定居》《天马出世》《审花瓶》《孩子与诗》《焚衣》《家乡肉》《咏诗建桥》《赤膊喂蚊》《拒不作“记”》等70多篇。2008年,吉水县举办了杨万里诞辰88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其中有杨万里故事演讲比赛、杨万里诗词朗颂比赛等,影响广泛。

历史渊源

杨万里(1124—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谥文节,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民族存亡危机四伏的南宋中期,中进士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30多年,清正廉洁、爱国爱民,一直坚持抗击侵占北方领土的金国,时刻不忘洗雪国耻,积极为抗金事业出谋献策,其政论《千虑策》,直率地批评朝廷的腐败无能,并提出兴国方针策略。可是,现实总使他失望。因反对权奸盘剥百姓,受到陷害,致仕回家后隐居十五年不出, 一心研学作诗,于诗歌中,寄寓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劳苦百姓的同情,对祖国分裂的忧虑,对幸福未来的追求。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大部分都失散了,只留下4000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多产的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中,他不甘步人后尘,独创“诚斋体”,诗风清新自然,对中国诗歌发展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转变诗风的“诗坛霸主”。他的诗歌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传诵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杨万里故事最早起源于宋朝。著名学者罗大经,和杨万里是同乡,生活在同一时代,他在笔记小品集《鹤林玉露》中,详细地记录了杨万里故事,有《父教子,家风正》《“羊”“无肠”》《一字之师》等几十个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说故事。

主要内容

杨万里故事结构单纯紧凑,内容丰富而又生动有趣,现实性较强,反映了特定的历史面貌和社会生活内容。如《杨万里写诗的故事》:早晨,杨万里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看见篱笆旁边的路很长,树上的花落了,没有成树阴。一个儿童跑过来,在追一只黄色的蝴蝶,快捉到的时候,黄蝶飞入菜花地里不见了。儿童心里想:这只黄蝶怎么飞这儿来了?我为什么要追一只黄蝶呢?要不是因为我追的是一只黄蝶,我早就把它给捉住了,真是白忙活了。然后,儿童扫兴地走了。杨万里看到这些情景,觉得很有意思,就写下了《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

杨万里故事《咏诗建桥》中的南溪桥陈俊鸣摄


杨万里像陈俊鸣摄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安市吉水县

保护单位:
吉安市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