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长鼓舞(瑶族小长鼓舞)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小长鼓舞原也称长鼓舞,为粤北连州过山瑶的民间舞蹈,起源于对本民族的图腾崇拜与祖先的敬祭信仰,多在盘王节、春节或喜庆丰收、祭祀先祖“还盘王愿”以及一些祭祀礼仪中表演,以示对盘王和祖先的敬祭及迎祥纳福的祈愿。

小长鼓舞表演多在厅堂或寨门坪进行。一般由一男一女共同表演,他们各执一小长鼓,两人同站于一米见方的八仙桌上,面对面相向而舞,以屈膝进行。因为八仙桌面上位置局限,表演者的动作必须准确吻合,相互默契,每转换一个位置须则身而过,贴身而舞。有时会在原有八仙桌的上方再加一张八仙桌,两人在其上面进行表演,难度更大,从而显示表演者的高超的技艺。

小长鼓舞表演时,演员两膝弯曲,左手握鼓中间,表演中以不同手法翻腕转动,右手指掌拍鼓两端。舞蹈动作有“盖地莲花”、“雪花盖顶”两个基本动作。舞蹈套路分“高桩”、“中桩”、“矮桩”三种打法,共六折三十六套动作,七十二层。所谓三十六套,指的是三十六个动作,表演时按东、北、西、南四个方位,逆时针方向依次打一遍。打完后,再按南、西、北、东四个方位,顺时针方向依次再重复打一遍,则谓之七十二层。而三十六套、七十二层每一动作与位置的转换,均靠“盖地莲花”与“雪花盖顶”两个基本动作连接和过渡,构成连绵不断、一气呵成的动势规范。舞时有锣鼓、萧笙、唢呐伴奏,曲调多以盘王歌调或“天鹅过岭”等,时而配以引声高歌,以唱盘王歌为主。

舞蹈动作的名称及所表现的内容与动作,均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有关。例如“雪花盖顶”取自自然界现象“种树”、“砍树”、“背树”、堆”等劳动生活;表现日常生活的有“穿衣”、“穿裤”、“围腰带”等;表现盖房子的“平整屋地”、“量屋地”、“抬石”、“落地脚”、“上门架”、“行墙”、“剪刀架”等;还有祭祀活动的“敬主”、“单、双拜”、“作”等。

小长鼓舞的道具小长鼓,长约80公分,鼓身细长,呈两个喇叭倒接形状,用泡桐木挖空心制作而成,两头蒙上兽皮,两端鼓面直径各为约12公分,鼓中间腰径为4公分。鼓身绘上色彩龙凤或花纹图案,两端系上丝绳装饰,或系上铜钱,或鼓筒里放入少许铁沙,稍一举动,发出沙沙响声和铜钱的金属声。

       小长鼓舞以独特表现形态,形象反映了瑶族先民生产生活的情形,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虽经千年洗礼而不衰,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小长鼓舞却陷入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困境,不少套路也已失传,急待引起重视,进行抢救和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清远市连州市

保护单位:
清远市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