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长鼓制作技艺

瑶族长鼓,瑶语叫“汪嘟”,是流传于广东连南瑶族地区用于民族舞蹈表演及伴奏的主要道具。瑶族长鼓起源于古代细腰鼓,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铙鼓,瑶人乐,状如腰鼓,腔长倍之,上锐下侈,亦以皮鞔植于地,坐拊之。”明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也有“衡人赛盘古,……以木为鼓,圆径一斗余,中空两头大,四尺者谓长鼓,二尺者谓之短鼓”的记载。瑶族长鼓制作技艺主要集中在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的南岗、油岭、横坑、三排、山溪,大坪镇的大坪、军寮、大掌,大麦山镇新寨等排瑶聚居地,当地过山瑶族中也制作小长鼓。瑶族人民制作的长鼓不赠送、不出售。

 瑶族长鼓制作的材料讲究。制作鼓身的树传统上要用瑶族地区被称为“堂”树的木材,如今则选用“径”树,要农历十月后砍伐的方可。鼓皮,一般直径24厘米左右,传统上用1-3个月大的黄牛皮,也有羊皮或狗皮。鼓绳,长约3.6丈,“之”形折绑,共分14折加四五圈,每折80厘米左右。鼓绳过去是用一种瑶语称为“都灯”的野生藤制成的绳索。鼓漆的传统用料为一种瑶语叫“该耶”的山薯类植物油。此外,还有鼓头绳14条,鼓筒7个,鼓锤、敲鼓头和鼓带。

 瑶族长鼓制作技艺包括制模、镂空、修整、油漆等环节。瑶族长鼓的鼓身细长是用整段原木挖制或经过车旋而成,其内腔中空、两端相通,两端鼓口较为粗大、中间鼓腰较为细小、外形呈两个倒接的喇叭状,从而形成两个共鸣鼓腔。鼓皮由鼓钉固定在鼓的两端,鼓身通体涂漆,饰有云头、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彩绘花纹。制成的长鼓全长80—110厘米,腰径4—5厘米,面径12厘米左右。

瑶族长鼓既是民间乐器,更是古朴而精致的工艺美术品,其制作技艺精细、外形美观、色彩艳丽,富有浓郁的连南排瑶风格,是千百年来瑶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文化与艺术价值。由于瑶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连南各排的长鼓制作艺人大多年事已高,传承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状况,瑶族长鼓制作技艺急需加大保护力度。

申报地区或单位: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