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霉豆腐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3-Ⅷ-48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宜丰霉豆腐又称豆腐乳,其制作工艺古老而独到。宜丰霉豆腐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其制作工艺在选材、浸泡、磨浆、煮浆、霉制、配料、装罐等方面有了自己的独到之处。每年立冬一到,宜丰城乡家家户户都制作霉豆腐,因为立冬到冬至时节制作的腐乳最为正宗。

宜丰霉豆腐制作全部选用当地的黄豆、井水、红椒、山茶油等为原材料。对黄豆的挑选十分严格,在大豆浸泡前,还要人工剔除其杂质及霉变大豆。浸泡大豆用水也十分讲究,一定要选用含钙、镁在300PPM以下的井水或山泉水。宜丰霉豆腐制作很注重煮浆,需要控制好蛋白质的适度变性。宜丰霉豆腐富含多种维生素B族,各种氨基酸及酵母等物质,所以它不仅能增强食欲,有助消化。

宜丰霉豆腐的食用习俗及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丰富,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到当地纯朴、节俭的民风,嗜辣的饮食习惯,及自古以来气候潮湿的地理风貌,还可从中寻找到一些有关霉豆腐制作工艺的传说、诗文、谚语(如“搞酒,做豆腐称不得老师傅”)等。

宜丰的霉豆腐制作,遍布全县16个乡镇。特别是近十年来,宜丰县城乡出现了一批从事霉豆腐制作的企业,其中尤其以宜丰宾馆制作的最受欢迎。

历史渊源

宜丰霉豆腐制作技艺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霉豆腐制作技艺传承人,县宾馆董事长钟可立、总经理李师女介绍,宜丰霉豆腐的起源与明初一个吝啬的财主有关。相传明朝初年,宜丰盐步镇(今新昌镇),有一个财主很小气,什么菜也不舍得吃,老留着。某一天他留着的几块豆腐发霉生了毛,但是也舍不得扔,便洒上点盐、辣椒粉,滴上几点油蒸了蒸吃,想不到这豆腐虽然闻起来有点臭,但吃到嘴里却滑滑的,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味道十足。从此以后他买来豆腐,留着让它生了霉菌再吃。慢慢地霉豆腐及其制作方法便传开了。清代乾隆年间著名诗人李调元,十分喜爱霉豆腐,在尝过宜丰友人送他的霉豆腐后,大加赞赏,并赋诗夸赞“才闻香气己先贪,白楮油封四小甑。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怜风味似淮南。”

工艺流程

制作宜丰腐乳选用的原材料全部是当地的优质黄豆、井水、红椒、山茶油等,对黄豆的挑选更为严格,浸泡前一般先要经过谷筛、风车几道关卡,剔除大豆中的杂质,最后还要靠人工把细小的杂质及霉变的大豆拣出来,以保证其上乘的品质。

大豆浸泡也有严格要求,首先,一定要选用含钙、镁在300PPM以下的软井水或山泉水浸泡,否则会影响腐乳的质量;其次,浸泡的时间也有要求,冬季浸泡12至16小时,春、秋两季浸泡8至12小时。

在磨浆时要注意适量加水与调节上、下磨盘的松紧度,还要掌握好出浆率,一般每千克出浆率在10千克左右最为合适。

煮浆是腐乳制作成败的关键,要求是把握好火候和控制好蛋白质的适度变性。

接下来是摇浆、放石膏水。放石膏水要边搅拌边放,等豆浆凝结成豆腐脑之后舀入模板成形。

在豆腐滤干水份后切成小方块后便可进入霉制程序了。首先将冷却至常温的四方小块豆腐,送入发酵房,均匀放在铺有干净稻草的木格内,温度控制在摄氏15至20度。如果霉房温度掌握得好,两天之后毛霉开始发芽生长,三天之后菌丝生长旺盛,五天后豆腐块上已全部布满菌丝。此时如毛霉顶端生着淡黄色孢子,便可开窗凉花,时间一天。第七天即可搓毛腌制、装坛。在装坛前,把小块豆腐放入已配好料的辣椒粉中拌匀,然后装入玻璃罐中,并加入适量的酒和植物油,进行腌制,最后封口。它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


古法磨浆(姚晓勇摄)


摇浆(姚晓勇摄)


上架滤水(姚晓勇摄)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宜春市宜丰县

保护单位:
宜春市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