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牌楼神狮舞

  • 项目编号:
    3-Ⅲ-29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牌楼神狮舞属南派狮舞,起源于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牌楼村,并流传、兴盛于该村,它是南方地区稀有的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民间舞蹈。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牌楼神狮舞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据《宜丰县志》及《周氏族谱》记载,牌楼神狮舞相传由该村下房祖公周志文于1387年所创。每到正月初十至十五,村人都要请出狮子游乡。狮子游乡时,先由100支神铳开道,接着是100多人的旗、伞队伍出场。鼓乐声中,头戴黄帽、傩面,身穿黄衣,手执龙头杖和破蒲扇的“土地公”边舞边走,把伏地而睡的双狮唤醒,高跷队紧跟其后,先后表演刀、枪、剑、棒等武术套路及拳术。后面的唐僧师徒则戴着傩面,踩着节拍边走边舞,尾有小吹打演奏。其表演场面非常壮观,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牌楼神狮舞中蕴含着独特的祭祀和祈福习俗,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我国南方地区远古时代图腾信仰和生殖崇拜的习俗。正月初十这一天,村民要到祠堂请下神狮,由村中老者用新毛巾为它洗脸,然后在祠堂正大厅的架子上安放5天,供人朝拜。在此期间,那些想生儿育女的的人,只要到神狮胯下铜铃处(即生殖器旁),解下一绺苎麻带回家,吊在床门上以遂其所愿,待生育后,香客要将数倍的苎麻染色后还给神狮,并赠三角旗一面以还愿。

牌楼神狮舞以“舞乐”为重,综合了多种民间艺术,其中包括了傩舞、高脚戏、武术、小吹打等。它阵容庞大,气势不凡,参与演出者达300多人,主要演出人员30多人,如此庞大的阵容,在狮舞中极为罕见。

历史渊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舞蹈艺术,据考证,舞狮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开始流行,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我县的澄塘、花桥、潭山、黄岗、石市等乡镇均有舞狮活动,但起源较早,最具特色,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当属牌楼村的“神狮”。几百年来(除文革期间)该村上下两房一直传承着这一文化瑰宝。

牌楼神狮舞其表演风格属南狮,它起源于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牌楼村,并流传、兴盛于该村,且其活动范围也仅限于该村及附近村落。

表演内容

牌楼神狮平时安放在祠堂里(现放在村部)。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才举行相关活动。活动开始前,村民要到祠堂请下神狮,由周姓老者用新毛巾为它洗脸,然后在祠堂正大厅的架子上安放5天,供人朝拜。在此期间,那些想生儿育女的的人,只要到神狮胯下铜铃处(即生殖器旁),解下一绺苎麻带回家,吊在床门上以遂其所愿。待生育后,香客要将数倍的苎麻染色后还给神狮。并赠三角旗一面以还愿。三角旗越多,表示神狮显灵的次数越多。

舞狮活动实则始于头年的腊月。每年腊月二十日神狮开禁,即从腊月二十日这天开始,每日早上(7点左右)、晚上(6点左右)各打铳一次,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日止。其中大年三十除早、晚打铳外,晚上9点左右还要打关门铳,第二日凌晨打开门铳。

据村中九旬老人周焱奇介绍,舞狮队在全盛时期,有舞狮人16人(分为四班轮换),引狮人2人,三管铳100支120人,高跷6人,唐僧师徒4人,乐手10人,擎三角旗、凉伞、锡制器具140多人,加上组织者及后勤人员,参与演出者多达300多人,主要演出人员30多人。如此庞大的阵容,在狮舞中极为罕见。

舞狮时的队列顺序与游乡时又略有不同,它一般先由100支神铳开道,接着是100多人的旗伞队伍出场。鼓乐声中,脸上挂“土地”傩面,头戴黄帽,身穿黄衣,手执龙头杖和破蒲扇的“土地爷”边舞边走,把伏地而睡的双狮唤醒。狮起立,抖动,甩头,咬尾,跨步,耸肩,翻滚,下压……舞狮的最后一个动作为:前肢站立在后肢上“竖牌楼”。它先后要完成20多个难度较大、姿态优美的动作。舞狮人的动作虽简单,但很有特色。跨步,耸肩节奏明快,刚劲有力,两臂随着锣鼓的节奏,不停地上下耸动。两手腕带动手掌不停地摆动,上压,都表现了一种幽默、灰谐的情趣。

高跷队紧跟其后,6名高脚戏表演者头扎红布,身穿“兵”字背心,先后表演刀、枪、剑、棒等武术套路及拳术。后面的唐僧师徒四人则头挂傩面,踩着节拍边走边舞,在神狮的引导及众兵勇的护卫下踏上取经路。最后是乐队的小吹打演奏。

神狮在村中最后一户人家送完福后(即箍完屋场后),神狮舞的表演活动也就结束了。活动结束后,便是晒狮,即对神狮清洗、晒干,便于存放。当狮子晒干后,随即把神狮存放在祠堂悬空的架子上。安放神狮时,要进行一些诸如打三管铳、鸣爆、装灯的仪式。

请狮(姚晓勇摄)


出狮(姚晓勇摄)


游村(姚晓勇摄)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宜春市宜丰县

保护单位:
宜春市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