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宋家双狮舞

  • 项目编号:
    3-Ⅲ-23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据宋家“双狮舞”第十一代传人宋箭道介绍,宜丰宋家村“双狮舞”缘于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陈埔的“纸狮舞”,又称“兴狮”。大约始于七百多年前的元代,于清乾隆年间,由福建省永泰县艺人传入宜丰新庄宋家村,当地人因地制宜,融入本土文化,结合本地舞龙特点,先由“单狮”表演发展成“双狮”表演,并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加以了改进,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当地舞狮的目的,是为了消灾驱邪,祈求吉祥、和顺、丰收,亦有浓重的“敬神”色彩。相传舞狮的主神爷为玉皇三太子,谓之“九天风火院三田都元帅”,还有一个娱乐神叫“郑二爷”,传说郑二爷特别喜欢娱乐而最怕哭泣,它能助人为乐。舞狮队利用舞狮活动到各神庙、各家各户厅堂去表演敬神活动,以示答谢神明的恩赐。在灾荒年份,灾民则利用“兴狮”,以狮为吉祥物,祈求神灵驱邪消灾,赐与平安,以此为精神依托。每年的农历十二月,舞狮队就开始筹备、排练,正月初九起开始受邀出演,一直延至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当地群众在元宵节前就已做好接狮入户的准备,都要把狮接到家中舞动一番,特别是新婚之家和新盖楼房的家庭以及家中发生不顺心、不吉利的事情都必须接狮到家逐间舞动,以求早生贵子,求财祈福,驱邪消灾。

宋家“双狮舞”传入时动作极为简单,至六十年代末,宋家双狮舞才由本村农民宋兰芳等人对表演动作加以改进创新,由单狮改成双狮,并由原来的三下半动作发展成“彩球诱狮”“双风追月”“引狮出洞”“猛狮扑食”“双狮连环”“鲤鱼穿梭”“凌空飞球”“腹下溜珠”“双凤朝阳”等九套动作,赋予了形象化的名称。表演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鼓乐声中,引狮人挥舞长柄彩球将双狮引出,模仿狮子抢球、扑食、打滚、相互亲昵玩耍及躲闪腾挪、坐卧直立等动作,整个过程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宋家“双狮舞”,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动作刚劲有力,九套动作浑然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民间文化特质。

历史渊源

据双狮艺人宋箭道介绍,宜丰宋家双狮舞缘于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陈埔的“纸狮舞”,又称“兴狮”。在灾荒年份,灾民则利用“兴狮”,以狮为吉祥物,祈求神灵驱邪消灾,赐与平安,以此为精神依托。清乾隆年间,由福建省永泰县人传入江西省高安,再由高安引入宜丰新庄乡宋家村。据《宜丰县志》(1985年版)载,纸狮舞传入宜丰时,动作简单,长期以来只在衙里、宋家等少数村落表演。1979年,经宋家村农民宋兰芳、宋尚骚等人加以改进、创新,使单狮发展成双狮。

表演内容

请狮的人家要放燃鞭炮,叫作“接狮”,舞狮队听到炮声,也要燃响鞭炮,叫作“回应”,表示已知道哪家要接狮。回应后,狮神要到户表演。表演时,引狮人挥舞长柄彩球将双狮引出,双狮表演九套动作模仿狮子抢球、扑食、打滚、躲闪、腾挪、坐立等动作。每一处演出完毕,锣鼓以“四不象”的打法告之结束。收狮后在路上行走时要用大、小锣鼓断续打几声,叫作“引狮”。到户演出完毕,村民献上红包叫作“花彩”,也有百姓送点心、酒菜,,这些酒菜作为演出结束后齐集祠堂饮用的宵夜,叫作“谢狮”。谢完狮,狮队全体人员,抬着全套演具,先到神庙“参境”,后绕村子一周,叫作“游狮”。游完狮便设坛“杀狮”。 “杀狮”仪式开始时,先打三声木鱼,然后撕一小块“狮皮”在水中蘸三下,不能发声,而后鸣炮,将狮子送回祠堂“剥皮”。剥下的“狮皮”由村里的新娘于正月十六洗涤晒干,与狮子骨架一同供放祠堂内,以备来年使用。“杀狮”时未成年人和女人不得参加。

舞狮动作:“彩球诱狮”、“双风追月”、“引狮出洞”、“猛狮扑食”、“双狮连环”、“鲤鱼穿梭”、“凌空飞球”、“腹下溜珠”、“双凤朝阳”九套动作。


整装待发(姚晓勇摄)


鲤鱼穿梭(姚晓勇摄)


猛狮扑食(姚晓勇摄)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宜春市宜丰县

保护单位:
宜春市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