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河锣鼓戏

  • 项目编号:
    3-Ⅳ -8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袁河锣鼓戏是宜春(古称袁州)地方戏剧剧种之一,又称“三角班”,明末已有演出,盛行于清同治年间,土生土长,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为群众喜闻乐见。演出剧目均以袁州土话为其舞台语言,配之以当地采茶小调和乡土民歌,演出以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戏,演出始终以锣鼓伴奏,故有“锣鼓戏”之称。在表演艺术上,主要表现在行当艺术,由小丑、小旦、小生之行当组成,后又增加了净行和老生组成。在民国前后,袁河锣鼓戏在民间已十分盛行,先后建立了18个有名的戏班子。建国后,在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袁河锣鼓戏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造就了一批有名望的艺人,其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表演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演出的主要传统剧目有《补背搭》、《卖花钱》、《翻薯苗》、《熊相公》等。

袁河锣鼓戏扎根于群众,它的演出唱做念白个性鲜明,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健康淳朴,活泼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民间灯彩舞蹈是它表演艺术的源头,人民群众的生活、劳动、理想、民间故事是剧目题材的依据。

历史渊源

袁河锣鼓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演出形成和角色发展上看,它分为“单台戏”、“双台戏”、“耍戏”和“本戏”。(2)从班底情况分析,又有“草台班”与“专业班”的不同组合。(3)从声腔发展来看,它又经历了民歌、灯彩小调、评话曲调、戏曲化主腔的形成,以及诸声腔合流而综合发展的成熟阶段。

从现存史料来看,袁河锣鼓最早可溯及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据《宜春县志》载:“上元张灯,家设酒茗,好事者作灯会,扮演鱼龙百戏。”所演之牛灯与茶灯,已初具戏剧性。有渔、樵、耕、读诸类人物的扮演。其中插入春锣、评话说唱等单台演唱。继而表演《太公钓鱼》、《八仙过海》等简单折子戏。唱的民间小调和(川调)、伴奏的是锣鼓和帮腔。这种灯彩表演是袁河锣鼓戏之始。

到了道光年间,锣鼓戏在宜春民间已是十分盛行了,演出剧目基本上都由叙事体转为了代言体,有了故事情节,有了人物角色。唱腔方面也实现了单台戏。

至咸丰年间,袁河锣鼓戏与兄弟剧种交往增多。与宜春评话的结合,产生了“检板”,与湘剧的结合产生了“高腔”,并逐渐的向专业班发展,给袁河锣鼓戏带来更大的发展,使其日臻完美和成熟。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下,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和提高,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五十年代,锣鼓戏艺术有许多有名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开始整理它的优秀传统剧目,发扬其民主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使袁河锣鼓戏舞台上出现了一批内容健康、艺术性较完美的传统剧目,如《熊相公》、《雕龙宝扇》、《翻薯苗》、《秧麦》、《补背褡》等等。同时也用锣鼓戏形成现代戏剧目,如《红色游击队》、《一盘棋》等,使袁河锣鼓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演出剧目

五十年代,袁河锣鼓戏在许多有名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从1952年开始整理它的优秀传统剧目,吸取其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使《袁河锣鼓戏》舞台上出现了一批内容健康,艺术较完美的传统剧目,如《熊相公》、《雕龙宝扇》、《翻薯苗》、《秧麦》、《假报喜》、《卖花钱》、《补背褡》等等。同时编演现代戏剧目,如《红色游击队》、《一盘棋》等;还移植了许多优秀现代戏剧目,如《红大嫂》、《三代》、《向秀丽》、《刘介梅》、《社长的女儿》等。

声腔与流派

《袁河锣鼓戏》的音乐主要包括唱腔曲调和锣鼓戏伴奏两部分。唱腔曲调有单台戏、耍戏调、大戏专用调和高腔曲调四大类。前两类是专戏专曲,共有80余首;后两类是一曲多用,有20余首,全用锣鼓伴奏。其[一字调]、[河南板]、[南瓜调记]的基本板式是起板----检(简)板----转板-----煞板。调式有六声音阶的宫调式、徽调式两种。唱腔按行当区分,以不同的行腔方法和真假嗓音加以区别。锣鼓经贯穿全剧,以统一全剧节奏,烘托舞台气氛。常用的锣鼓点有[四六起板]、[大金钱]、[小金钱]、[各斗各]、[走换]、[勇缒]等。打击乐有班戏、堂鼓、汉锣、小锣、云锣和钹等。锣鼓经点用场灵活,多数点子均可接唱,只在最后一拍加“打"即可。《袁河锣鼓戏》融合民歌小调、宜春评话、高腔和锣鼓腔为一体,使其声腔具有高昂奔放,活泼跳跃的乡土特色;而委婉轻松的曲调在检板唱腔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名家艺人唱法各异,独具一格,可谓百花吐艳。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宜春市袁州区

保护单位:
宜春市袁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