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故事

  湖南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八十二:扎故事

  涟源珠梅“抬故事”

  保护单位: 涟源市文化馆

  主管部门:涟源市文化局

  珠梅“抬故事”是出现在湘中地区的一项颇有影响的民间活动。地处湖南省涟源市龙塘乡。明崇祯年间,当时道教已传入安化(现涟源市)各地,珠梅“西元山观”是最早建立的道教寺观之一,在当时战乱、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人们祈求祛病消灾,以道教斋醮形式,许愿“抬故事”,以了人们的心愿,如此“抬故事”的活动就逐渐得到发展,延续几十代而发展至今。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推陈出新,既保持了古俗风貌,又创立了一些新的形式,从而逐步演变成了扬善惩恶的一种群众性自娱文化活动。它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一台故事一个人物,表达一个故事史实,反映人们一种期望。“故事”形式多样,既有原始型的,又有现代型的,如:“东吴成亲”、“红色娘子军”、“农家乐”等还有“揪千故事”,“盘故事”、“船故事”、“马故事”、“夜故事”等。它以形象达意、流动表意,被人们称为“流动舞台”。其中高低桩的每台故事一个座台,一米见方,高约0.8米,红布铺盖,支有包装精致的铁架,整高丈余。故事台架的最上层称之为“太子”,由一岁左右的幼儿扮演。中层称之“臣子”,由10岁左右的儿童少年扮演,化戏剧人物妆,站立于座台上。座台的前后是四名抬杠的,两边跟随两名持长叉的武士。一台故事,三层人物,年龄悬殊,形态各异,化妆不拘一格,浓淡相宜,相映成趣,各种不同形式的故事。

  珠梅“抬故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是“梅山文化”和“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间一种自编自娱的文艺活动。它颂扬民族英雄,弘扬民族精神,鞭挞邪恶,增强人们的是非观念,特别是对青少年有着切实的传统教育意义,能够极大限度地凝聚民众力量,对构建和谐社会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

  

    宜章夜故事

  保护单位:宜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管部门:宜章县人民政府

  宜章县地处湖南省正南边陲与广东省毗邻。属典型的五陵地形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建治始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至今有1370多年。宜章城关水陆交通便利,商号林立,是南北往来、交流的要冲,史称“楚粤孔道”。

  宜章城关夜故事约起源于元末明初,盛于清末。据《宜章县志》(1941年版)记载:“城关装演故事,清光绪初年最盛。自元旦至上元,每夜辄有数十台,近年最盛。”流传至少也有近两百年历史。城关夜故事是城市文化和商贾经济的产物。其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原文化特别是戏曲艺术的巨大影响。它是一种民俗性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便廉性。多以单户为单位装扮,也有多户联合装扮的形式。故事巡游时,灯火通明,爆竹轰鸣,鼓乐喧天,热闹非凡,观者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城关夜故事活动时间在每年春节初一至元宵节期间,元宵节达到高潮。其形式是,将民间传说、神话事故、戏剧人物等定格于一个抬桌上。运用化妆、服饰、道具、布景和音乐等戏剧表现手法,对定格的人物进行装扮,然后由两人或四人抬起巡游,令人观其形而会其意。也有用马、轿、车、棚装扮的“走故事”,边走边表演,妙趣横生。因夜故事讲究轻、巧、灵、便、趣,所以装扮故事的人物大多用孩童。稚童装老成,趣味盎然。

  传统的夜故事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化故事和戏剧人物。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兴文化、时尚文化不断影响城关居民,许多现代故事和当代的新人新事也不拘一格地被融入夜故事。其表现手法也不断推陈出新,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也被用于装扮夜故事所用,使得夜故事更加丰富多彩,气象万千。城关“夜事故”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由于它的广泛参与性、便廉性和喜庆特色,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多年来,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团结协作、崇善爱美、展示才智、彰扬个性等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