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贡区民间高跷

  • 项目编号:
    2-Ⅲ-13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高跷又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是章贡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踩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群体街头表演节目。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据传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章贡区是在清公元1902年就有了高跷队,当时的高跷爱好者自发组织在刘家宗祠(位于章贡区新赣南路未端,藕塘里)当时每逢正月初一至十五闹元宵,城区都有踩高跷,走旱船、玩蚌蛤,这些活动,在城区走街串巷表演。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章贡区一些单位都自发组织了高跷队,有运输高跷队、赣南纸厂高跷队、解放公社高跷队、江西气压机厂高跷队、赣州运输联社高跷队,共7支队伍,高跷队伍十分兴盛。到目前为止赣南最悠久,最完整的高跷队伍,还是章贡区民间高跷艺术团。

踩高跷,有两种好处:第一种是体育锻炼健身;一种是民间艺术舞蹈,给众人带来快乐和喜悦。

      近年来,由于队伍老化,一些青年人都不愿意去学这门古老的玩艺,大多数人都外出务工,章贡区民间高跷危在旦夕,面临失传。

历史渊源

高跷又叫踩高跷,也叫踩拐子,赣南人又称之为“高脚师”,是赣州市章贡区正月十五闹元宵时不可缺少的一项群众性街头表演。它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

踩高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我国关于高跷最早的文字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京都风俗志》也有记载:“秧歌以数人扮头陀、渔翁、樵夫、渔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锣,足登竖木,谓之高脚秧歌。”另外《定县秧歌论》也说到:“唱秧歌的人,脚底下绑上三四尺高的木棍,叫做踏高跷脚。”

据《赣州市志》介绍,1902年章贡区就有了高跷队。当时的表演在刘氏宗祠(位于章贡区新赣南路未端,藕塘里)前举行。此后,每逢正月初一至十五闹元宵,都会有相关表演

表演内容

高跷中有高、中、低三种之分,叫高跷、中跷、跑跷。高跷有高达一丈的,最低的不到2尺。高跷还有文武之分,武跷表演各种惊险的动作,文跷则是一边走场一边舞动双手表演。

踩高跷的表演形式比较丰富,一般由12至16人组成,可以扮饰人物故事,如《西游记》、《八仙过海》、《傻子玩鸟》、《小放牛》等。表演者扮成各种角色、双脚踩蹬在1-5米的柳木棍上行走,锣鼓伴奏,边走边舞。舞步有走圆场,龙摆尾,插花十字跳、扭摆等。此外,踩高跷还吸收了赣南民间戏剧、客家灯彩的表演形式,如走早般、玩蚌蛤、挑花旦、媒婆等。表演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随着鼓乐的节奏或列队或走或跑,并旋转、蹦跳,技艺高一点的人能表演跳桌子、凳子、过小木桥等惊险的动作。有的表演者诙谐幽默,常常做出不慎摔跤的动作,吓得人赶来搀扶时,又一跃而起蹦蹦跳跳。

高跷表演机动性大,行动自如,可以在大场面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在章贡区,踩高跷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每逢喜庆节日,总能见到一支支高跷队在街头巷尾表演,红绿花白的服饰,古戏曲里的造型和情节,杂耍般的表演,常常引来一大帮围观的群众。




申报地区或单位:
赣州市章贡区

保护单位:
赣州市章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