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岭南陈氏针法)

  • 项目编号:
  • 类别:
    非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集多种针法特点于一体包括陈氏飞针法、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陈氏导气手法经历代传人的甄辨、整理与推广,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针灸理论和实践体系,使其成为我国岭南针法学术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岭南陈氏针法“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学术思想,遵循“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原则,近取治标,远取治本,远近相配,标本兼治,疏通经络;俞募相配,脏病取俞,腑病取募,脏腑同调;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上下相配,阴阳和合;左升右降,左气右血,左右相配,调畅六经。岭南陈氏针法善于继承针刺导气,临证运针以针向行气、按压捭阖、捻转提插、循摄引导等行气导气手法,使经气循经传感,飞经走气、通关过节、气至病所,达到速效、高效的目的。强调针刺过程中需辨证、辨病与辨经相结合,崇尚华佗运针“针灸不过数处”、“针游于巷”的治法,要求针刺过程应治神调神。

      陈氏飞针法以无菌、无痛、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奠定了我国无痛针学技术的里程碑;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受明代杨继洲“刺有大小”之启发,将手法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三类,并对补法和泻法进行量化,分轻、平、重三级,乃针刺手法规范化和量化发展史上质的飞跃。陈氏导气手法通过针向行气、按压关闭、捻转提插、循摄引导等手法,使经气循经传感、飞经走气、通关过节、气至病所,达到速效之目的。多年来,“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内、外、妇、儿、骨伤等常见病和疑难病取得明显疗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岭南陈氏针法1895年陈宝珊在西关开设中医馆,接诊治愈大量骨伤科病人,按照传统经络学说,循经点穴手法诊疗,形成了针法的雏形,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其在两广和港澳等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传人也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会上现场演示与讲学,并曾在CCTVCNN、中国中医药报、中国日报等国内外媒体进行报道,岭南陈氏针法被业界广泛认为是一项高超的医疗技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中医院

保护单位:
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