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Ⅸ-4
  • 类别:
    传统医药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片仔癀始创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明世宗的一位御医因不满朝廷,逃离京城,辗转到福建漳州,隐姓埋名,在漳州东郊璞山岩寺出家为僧并悬壶济世,用宫廷配方及独特工艺精制出既可外敷、又可内服的药锭。因其疗效显著,切一小片即可消肿退癀(“癀”是闽南方言,意为热毒肿痛),故名“片仔癀”,具有消炎、解毒、镇痛等功能,主治范围也由外科疮疡而扩大到治疗肝胆疾患。数百年来,片仔癀随漳州民众迁徙移居南洋而走向海外。
  1992年,片仔癀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保密局列为绝密的国家重点保护中药制剂,其处方与制作工艺至今未曾解密。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

保护单位: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