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

    竹编(邵氏竹编)(曹甸竹品扎制技艺)(广陵红桥竹编),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竹编即用竹条篾片编成的生活用具和观赏品。竹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期的良渚文化遗物中,已经出现竹编器具。几千年来,民间用竹条篾片编织成簸箕、篮子、筛子、大扁子、鱼罩、筛垫、碗罩子、蒸笼等生活和生产器具,逐渐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竹编器具。因其外形美观、质地坚韧、轻便实用、制作精巧,为人们日常使用。
    竹编以篾竹为原料,使用锯子、篾刀、压刀、刮刀、抽刀、滚刀等工具,经过剖丝、切丝、刮削、磨光、编结等过程,编织成轻巧耐用的竹编制品。整个过程全部由手工操作,要熟练掌握全套竹编技艺,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
    梅岭街道邵德广家世代从事篾器制作,尤其精通蒸笼制作。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竹编器具逐渐淡出人们的生产、生活,但其作为优美的工艺品仍受世人青睐。
    曹甸竹品扎制技艺形成于唐宋年间,随清明古塔庙会而兴起。明清时期,元宵灯会、迎神赛会、古塔庙会、都天会等活动盛行,曹甸竹品扎制技艺因应用广泛而得到极大提高,并逐步形成一整套工艺流程。民国时期,竹品扎制应用于古镇东、西、中三座桥的彩色桥楼、门楼装饰,该项技艺进入发展鼎盛期。
    曹甸竹品扎制技艺分为工艺类和生产、生活用品两类。工艺类主要应用于庙会的灯彩装饰和敬神用品,主要有彩灯、彩亭、彩桥等,有花鸟虫鱼,神话传说、戏剧情节和历史人物造型(材料为竹料、彩纸、彩绸),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十番锣鼓亭、彩灯亭有五台、七台以及三十六台之别,制作精妙,令人叫绝。生产、生活用品通过庙会进行商品交流。精良的制作工艺为人们所赞赏。
    曹甸竹品扎制技艺选料讲究,工艺类不仅有竹匠娴熟的技艺还有很强的造型艺术成分,所制竹品不仅坚固实用,更显美丽而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生产、生活类竹品精工细作,品种齐全,在竹品扎制界享有盛誉。邻县乡镇先后有数十人登门拜师学艺。它也成为当地工匠谋生、致富的手段,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篾作”是把竹劈成条状的竹片通过手工编织,形成各种各样的篾制品。篾作制品又称“沙货”,业内篾匠可分为“圆匠”、“笼匠”、“扎匠”等,通称篾匠。篾匠是扬州一门古老的手工职业,篾制品也是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扬州土地平缓,四季气候湿润,适合竹生长,故扬州盛产竹。唐诗中就有“有地惟栽竹”之句。一般栽种水竹(水篾竹)较多,水篾竹的篾片具有柔韧、耐磨的特点,人们将其编制成各种生活用具。扬州篾作“精细、圆润、典雅”,相比于其他地区的篾作,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扬州篾作多为家族传承,一个家族就是一个作坊。从古至今篾制品都是民众日常生活必需品,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至今仍颇受欢迎。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

保护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