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香料类】名单大全

渑池花椒
渑池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渑池花椒果粒大,果实紫红色或棕红色,皮色红艳,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挥发油含量高;麻香持久,香气浓郁。

峪里花椒
峪里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峪里花椒粒大、椒皮厚实、色泽鲜艳、芳香浓郁、麻味醇厚、出干皮率高,表面有粗大的疣状腺点,果粒直径5mm~6.5mm,峪里花椒种子黝黑、锃亮。

临朐花椒
临朐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临朐花椒单果直径4~5毫米,千粒重87克。果球形,颜色鲜红、粒大饱满、果皮细腻,香味浓郁,麻味醇正。

玉门孜然
玉门孜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玉门孜然,为伞形科孜然芹属植物,一年生草本,株高25-40cm,全株光滑无毛;叶片羽状分裂,长1.5-5cm,宽0.3-0.5mm;复伞形花序,花钟形,以紫红色为主;籽粒呈梭形,有白色纵向条纹,长4.5-6mm,宽1-1.5mm,干粒重3-4g,外表黄绿至青绿色,色泽鲜亮,籽粒饱满,香气浓烈;孜然粉呈棕绿色,气味芳香浓郁,有孜然的特异香气,富有油性,风味独特。

民勤茴香
民勤茴香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民勤茴香为伞形科茴香属植物茴香,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0.6~2米,全株有粉霜,香气浓郁,茎分枝,直立;叶互生,2~4回羽状细裂呈丝状,长1~7厘米,宽约0.5毫米;复伞形花序,顶生,伞幅8~25个,不等长,花小,金黄色;双悬果卵状长圆形,有的稍弯曲,长4~8毫米,直径1.5~2.5毫米,表面淡黄色至黄绿色,两端略尖;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千粒重6~8克,味微甜、辛,有特异香气。

都里大红袍花椒
都里大红袍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都里大红袍花椒籽粒饱满,皮厚籽小,质地硬脆,色泽红润,挥发油含量高,麻香浓烈。

耀州花椒
耀州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耀州花椒色泽红艳,有光泽,皮厚肉多,油腺密,香味浓郁、持久,麻味适中。

湟中胡麻
湟中胡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胡麻是一种油料作物,由于湟中胡麻所辖区域海拔高、日照时间长,造就湟中胡麻油风味独特,芳香浓郁,油质清澈的特点。如今,在湟中县拦隆口镇慕家村酩馏酒庄,依旧保留着胡麻榨油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

舟曲花椒
舟曲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舟曲县境内多高山深谷,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半山河川地带,温暖湿润。这里出产着世界上最好的花椒,当地人叫它六月梅花椒,它以形状、颜色、味道而独步天下。

石柱辣椒
石柱辣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土家风情,康养石柱;三十万亩生态辣椒,火辣、味香、油重、饱满,纯绿色食品……山水重庆,石柱辣椒。石柱辣椒颜色鲜艳,光泽好,辣味重,油份含量高,香味浓,果实皮薄肉厚,硬度高,籽粒少。 石柱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通过不懈努力,已建成川渝最大的辣椒生产县,成为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 "大产业"。

清水花椒
清水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清水花椒为伏天采摘,俗称“伏椒”。树体较高大(3〜7米),树型紧凑,皮刺大而稀,枝梢少刺,基部宽厚,常退化,羽状复叶,有小叶7〜11 片,叶片椭圆形、深绿色、较厚、有光泽;叶面蜡质层厚、质脆、有椒香味;叶柄及叶脉无小刺;果穗大而紧凑,果柄较长,果粒大,鲜果呈鲜红色,干果呈红褐色,粒大饱满,果面疣状腺点突起明显,内瓤为浅黄色,成熟时果实不易开裂,干后开裂呈梅花状或两口四瓣;麻味醇厚、香味浓郁,无异味。

琼海胡椒
琼海胡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胡椒果为球形,果粒成熟饱满,果直径3-6毫米,成熟时为黄绿色、红色。果实直接晒干,为黑胡椒;脱皮后再晒干,为白胡椒。 黑胡椒研碎制成的胡椒粉为暗黑色;白胡椒研碎制成的胡椒粉颜色为灰黄色。胡椒粉具有浓郁的香辛辣味,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辛香调味料。

大坡胡椒
大坡胡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坡胡椒白胡椒为圆球形的果实,直径3~6毫米。外皮灰白色或淡黄白色;黑胡椒为近圆球形,直径同白胡椒。表面暗棕色或灰黑色;胡椒粉具有纯正浓厚的胡椒香气,味道辛辣,粉末均匀。

平顺花椒
平顺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顺县花椒果实个大皮厚、色泽鲜红亮丽、芳香浓郁持久、麻辣适中爽口,素有“十里香”之美誉。 据《平顺县志》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平顺县境内便开始栽植花椒,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早栽培花椒的地区之一。 1999年,平顺被原国家林业部正式命名为“中国大红袍之乡”。

阳城花椒
阳城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阳城县地理位置特殊,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所产花椒香味醇厚,很受消费者青睐。

保亭益智
保亭益智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益智,别名益智仁、益智子。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阴湿林下,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保亭益智果实成串,鲜果为球形或椭圆形的浆果,表层被短柔毛覆盖,果皮上有隆起的纵条纹,顶端有花萼管的残迹。种子呈不规则扁圆形,成熟后由白色或淡黄色果浆包裹,闻之有辛辣香气,味微苦。亭益智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脂肪、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元素。 果实供药用,有益脾胃,理元气,治脾胃或肾虚寒所致的泄泻腹痛,呕吐、食欲不振、小便频数等症。益智属于药食同源的药材,有补肾虚滑沥的功用。

麦积花椒
麦积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元龙花椒”指的是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为主的麦积区所产的花椒。“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早在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这里的“秦椒”就指的是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一带所产花椒。

宜昌木姜子
宜昌木姜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木姜子,宜昌当地叫它山胡椒,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木姜子的果实。清朝同治版《宜昌府志》卷十一《风土志.物产》中记载,“山胡椒,长阳蔬菜类” 。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峰山村一带自古就有野生木姜子自然生长。木姜子的花、叶、果,甚至根部,都散发着浓郁的,混合着柠檬、姜及花椒的特殊香气,它们既是香料、食料又是药材。

千佛竹根姜
千佛竹根姜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保宁府志》记载,阆中的千佛古镇自清代起就盛产生姜,每年秋天,千佛的新姜收获后,都要用车拉船载到成都、重庆、巴中、汉中等地的市场销售,深受各地顾客们青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千佛人一直把生姜和芋头并列为珍贵食品,当地人民用来招待客人和普遍食用的香辛调味品,有“菜中之祖的号称,可作蔬菜炒食,也用来淹制咸菜下饭。烹调蔬菜时,生姜可使菜味清香可口,浇炖鱼肉时能去腥膻,增鲜添香。生姜除作调味品外,现代千佛人还把生姜加工制成姜片、姜粉、姜油、糖姜、醋姜、糟姜、酱姜、盐姜、泡姜等,供当地市场常年食用。此外,还把生姜作化工提取香精的原料,产品远销省内外各大商场酒店。

嘉祥红皮大蒜
嘉祥红皮大蒜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嘉祥大蒜具有光泽滑润的红皮,而且肉质白而细嫩,蒜泥浑汤,粘着力大,辣味浓,清香可口。它不仅是美味,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常吃能防治流感、痢疾、肠炎、流脑等疾病。自宋、元以来,嘉祥红皮大蒜一直作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明武宗朱厚照、思宗朱由检等均曾品尝。

永康五指岩生姜
永康五指岩生姜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五指岩生姜盛产于永康市中山乡一带,因五指岩而得名,故称“五指姜”。宋代文献已有记载。 五指岩生姜栽培在海拔1000余米的中山乡五指岩山,方圆五十里无污染,施农家肥,不喷农药,是纯自然无污染绿色食品。五指岩山云雾缭绕,土壤肥沃,五指岩生姜风味独特。该姜肉质茎单株重0.75-1.00kg,外型美观,表皮光滑洁白带鹅黄色。嫩芽粗壮,呈浅紫红色,肉质细嫩,汁多渣少。香味浓郁、较辣、品质佳、宜鲜食或制成腌渍品、姜片、姜茶、姜汁等,乃烹饪调味之佳品。据《本草纲目》记载,生姜兼具健脾开胃,驱寒、祛湿、发汗等保健功效。五指岩生姜切片煮、切丝炒,味均极佳,尤其“五指岩生姜土鸡”为江南名菜。

溪洛渡花椒
溪洛渡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永善县种植溪洛渡花椒历史悠久,1953年全县总产量达5.4万公斤,1979年总产量为5.5万公斤,1988年总产量达14.5万公斤,1990年国家“长防”、“水保”工程启动,加上“绿色扶贫”、“以工代赈”等项目投入,我县溪洛渡花椒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县种植面积达5万亩,投产约3万亩,总产量达50万公斤以上,为充分发挥这一传统优势产品,利用我县资源和区位优势、把溪洛渡花椒产业做大做强,县委、2002年成立了花椒产业领导组,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实现2010年前,“溪洛渡花椒”种植规模达到十万亩,产值达亿元的目标;2007县委、政府成立了花椒产业办,突破“分户经营”模式,以“抓大户、建协会、带散户”为重点,积极推行“公司+科研+协会+专业合作社+业主农户”的运作模式,组建花椒协会服务产业,严格执行?溪洛渡花椒生产基地管理制度?,使溪洛渡花椒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6.08万亩,挂果面积8万亩,产量达4120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效果显著。

越西贡椒
越西贡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越西县是古南方丝绸之路要塞,远在“大禹治水”的年代,越西即是九州之一梁州的地域。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置邛部县,至隋唐、宋为邛部川,元为邛部州,明为越嶲卫,清为越嶲厅。民国初改为越嶲县,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越嶲县更名为越西县。越西贡椒种植历史久远,且历来作为进贡之物,《汉书》记载:“汉武帝平定西南夷,命邛、笮君长皆来贡献。邛、笮候即以土产椒红为贡”,《后汉书·公孙述传》、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元志》、《凉山志》、《宋史?本纪第五》、《巴蜀史志?古代民族》等都一一记载了越西地区所产花椒是远近知名的贡品以及与汉族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重要物资。其中,《元志》、《凉山志》、《宋史?本纪第五》记载花椒是邛部川进贡北宋太祖、太宗的土物,可见越西种植花椒距今已有1000多年。 越西贡椒属南方丝绸之路正路花椒,又叫背娃娃椒、子母椒,因其椒粒上并蒂附生一至二粒未受精发育的小红椒,尤如子母连蒂而得名,俗称“娃娃椒”,是越西的特有品种,其果实油重粒大、芳香浓郁、色泽红润、香麻可口、麻味纯正的独特风味享誉川内外,久负盛名,是川味正宗调料佳品。1979年,越西贡椒在广州博览会上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同类产品质量评比第一名。2006年四川省第二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凉山特色绿色农产品展会上,越西贡椒获优质奖。 越西县各民族的饮食习惯、特色美食都与芳香浓郁、麻味纯正的越西贡椒分不开。越西贡椒是当地彝族接待客人时,拌砣砣肉、煮酸菜汤、烤羊排、烤牛排、烤乳猪、烤鱼等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越西贡椒的香、麻也是四川饮食风味的一大特色,为厨师所广泛应用。“质优、味醇、色鲜”的越西贡椒成为首选馈赠佳品。 同时,越西贡椒还是当地彝族敬神祭祀的用品。每年农业三月底,农作物播种完时,越西彝族都要用花椒水和蒜水一起,请“毕摩”( 念经的祭师)祈祷,并洒在自家住房和畜圈内外,表示一年已开始,用花椒水和蒜水驱赶骚扰他们家的魔鬼和疾病,祈求家人幸福安康,家畜兴旺发达,五谷丰收。 经上千年积淀,越西贡椒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产品远销省内外,市场价高出同类产品5至10元。近年来,每当花椒成熟时节,外地客商纷至而来甚是热闹。今年,越西贡椒每公斤市场价达90元以上,越西晓江农特产业发展公司对特级产品包装后每公斤售价高达480元 ,供不应求,形成了强烈的竟争优势。 目前,越西贡椒产值占全县全年林业总产值的15%,越西县委、县政府已将花椒生产列入了当地“六大产业”发展之一,2010年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了《越西贡椒产业发展规划》,计划2011年—2020年规划发展20万亩贡椒基地。

山亭花椒
山亭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山亭是文明古区,历史文化悠久,山亭花椒,飘香海外,闻名遐迩,被誉为“北方花椒之乡”。山亭花椒以结穗大、颗粒多、椒皮厚实、色泽鲜艳不变色、香味持久浓郁而出名。每到收获季节,漫山遍野覆盖上了微微的红色,远看仿佛春季原野上的红花。晾晒好的花椒收藏在农家院内,这时每个村庄的大街小巷,弥漫着浓郁的、麻麻的椒香,让人陶醉。

黑竹沟藤椒
黑竹沟藤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黑竹沟藤椒又名油椒、香椒子,是一种有独特香气和味道的植物。其果油多有光泽,其味芬芳易挥发,口感香麻,香沁浓郁,具有调味、健脾、去风、散寒之功效,被当地百姓视为调味珍品,用来赠送贵客和重大节日调味食用。 黑竹沟藤椒主要生长于金沙江流域和大渡河上游区域,采自海拔1800-3000米的云雾山中。产区属高山森林气候,群山环抱,人迹罕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藤椒生长的理想环境。黑竹沟藤椒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其果入药具有散寒解毒,散淤活络,消食健胃,增竟食欲之疗效,果实可制干,提取芳香油。”黑竹沟藤椒除了药用价值外,提取出的芳香油同时也是调味佳品,属于峨边县传统特产,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据《峨边彝族自治县志(1988-2003)》记载:“黑竹沟藤椒是调味佳品,又是香辣酱的主要原料之一,从1999年开始,全县共建了333.3公顷的基地,同时兴办了‘刘氏香辣酱厂’做为藤椒发展的龙头企业”。 黑竹沟藤椒近代发展迅猛。2003年,沙坪、红花、宣坪、大堡等乡镇新种植藤椒326.6公顷,可产鲜藤椒25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新建藤椒种植基地4580亩、5000亩、1200亩。峨边县政府将藤椒列入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藤椒产业。《峨边彝族自治县灾后重建规划(2008-2015)》中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 着力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集中,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发挥产业带动和辐射作用,到2015年,全县将新建藤椒基地15000亩。“黑竹沟藤椒”品牌发展多年,先后获得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同时,黑竹沟藤椒远销省内外大中城市,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市场空间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霍城薰衣草
霍城薰衣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关于薰衣草,有着另一个传说:西域回疆王的女儿“伊帕尔汗”,从小喜食薰衣草花,走到哪里都有蝴蝶相伴,因为有满身的奇香,被乾隆皇帝选为妃子,成为香妃。这个故事也令许多人迷惑不已,香妃的故事在南疆与沙枣花有关,而到了北疆又与薰衣草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难道是一个被移植的香妃,从喀什来到了伊犁?也许,凡是美丽的花朵,都会有一个美丽的姑娘成为关于她的传说的主角。 每年5、6月份,当霍城薰衣草田里,大片大片蓝紫色花朵像海浪一项在随风摇曳时,风中送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似乎在告诉收割者,又是一年收获薰衣草的季节了。薰衣草,这个从法国普罗旺斯来到霍城的香草精灵,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扎根繁衍了40多年了。1964年,当三个品种的薰衣草从北京植物园引种到霍城县时,国家轻工业部还同时在河南豫县、云南昆明和陕西西安同时试种,但最终这三个地方的薰衣草都种植失败了,只有在霍城,薰衣草不仅扎下了根,还开始了生生不息的繁衍。如今霍城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薰衣草种植产区,种植面积达到2.5万多亩,产量占到了全国的97%以上,霍城终于和法国的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成为并列的世界四大薰衣草产地之一。霍城县因大面积种植薰衣草,被命名为“中国薰衣草之乡”。随着薰衣草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种植基地化、规模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形成了几个相当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薰衣草产业在霍城发展水平也逐年提高,逐步形成了集原料种植、精油萃取、产品深加工、新产品研发、旅游项目开发、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产业模式。

策勒小茴香
策勒小茴香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小茴香维吾尔族称为“安息茴香”,维吾尔为“孜然”。孜然,对于新疆人而言是熟悉的,不论在在新疆餐饮史上还是维吾尔民族医药来说,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孜然的学名为枯茗(CuminumcyminumL),是维吾尔语音译,也叫安息茴香、野茴香,为伞形花科孜然芹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原始产地在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原产于安息,即今中亚、伊朗一带,故名。 新疆孜然为伊朗型,富油性,气味芳香而浓烈,用以加工牛羊肉,可去腋解腻;药用能祛寒,除湿,理气开胃,驱风止痛,对清化不良、胃寒疼痛、肾虚便频均有疗效,并有驱蝇、防腐、消毒之作用,是新疆小数民族生活不可缺少的必备生活用品之一。策勒县每年生产小茴香400吨左右,小茴香总是一边开花,一边结果,成熟时,田野上飘着奇香。策勒小茴香籽粒饱满,色泽光亮,品质优良,小茴香所特有的气味重,芳香又浓烈 。传说马可·波罗在描述13世纪的杭州时说,这座城市一天就运来了5吨波斯胡椒。他还说:在中国南方,有钱人可以享用好几种香料腌制而成的肉,下层民众的盘子里却只能嗅到大蒜味。经专家考证,马可·波罗描述的波斯胡椒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茴香即孜然。 策勒县域以南部山区,平原绿洲和北部沙漠三大块构成。总的气候特征是光能和热量资料丰富,气温变化剧烈、平原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大气极端干燥,多风沙。春长风沙多,夏热且干旱,秋凉降温快,雪少冬不寒。年日照时数为:2690.3小时,年平均温度为12.2℃,日较差14.7℃,≥10℃的积温4200℃-4300℃,无霜期209天,年降水量34mm,蒸发量2955.3mm。年平均风速为1.6m/s。 策勒县长年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土地沙化,形成了独特的沙漠、绿洲、草原、山地融为一体的独特自然生态环境,成非常适合小茴香适宜生长种植,形成了策勒小茴香优异品质。

马关草果
马关草果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马关草果栽培历史悠久,据文山州志记载,马关草果始种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马关草果具有果大、肉厚籽多、味清香等特点,是州外销土特产品之一,2001年文山州马关县被誉为“中国草果之乡”。 近年来,文山州委、政府为进一步加快马关县草果产业的发展,按照“科学规划,因势利导,重点培育,集中连片”的原则,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把马关草果产业作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使马关草果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马关草果在继承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引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进栽培工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长,由以前的自种自食转向出口、食品加工和深加工,马关草果现已销往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诸多省份,出口至东南亚各国。目前,文山州马关县人民政府已专门成立了“马关县草果研究所”,按照“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协会”的发展模式,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格局,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提高草果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富宁八角
富宁八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富宁八角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富宁县高楼、民村一带是富宁八角栽培的发源地。清光绪至民国初年,随着改土归流,官商士贾频繁往来,八角逐渐由富宁传播到滇东南的部分县,据《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记述:“云南的八角开始在富宁县栽培,以后发展到广南、西畴、马关、文山、麻栗坡、河口、屏边、墨江、玉溪等县”。这说明了富宁县是云南省八角栽培的发源地。在我州瑶族聚居村寨,几乎村村房前屋后都种有八角树,每户每年靠种八角收入在千元以上,高者达10多万元,把八角树称作“摇钱树”。为了感激八角树给他们带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每年“盘王节”(8—9月,八角开花时),他(她)们都会相聚在八角林中载歌载舞,喜庆丰收和展望未来。年轻男女在八角林里谈情说爱 ,共叙心中蜜语和相思之情。并以八角树为证,盟誓忠贞不渝的爱情。瑶族妇女把八角和八角花绣在头饰上和腰带上以示“吉祥如意”。 富宁八角栽培虽有悠久的历史,且在清朝初期剥隘成为商埠的兴盛时期,就远销沿海两广及香港等地。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由于地霸和奸商的盘剥及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发展速度十分缓慢。60年代初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到富宁视察,针对富宁县实际,提出“把工作重点推上山去”,指导帮助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以林畜为主”的发展方针后,富宁的八角才有所发展。并把八角生产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先后拨出扶持资金98万元。用于采种育苗、技术培训、聘请技术人员,开展科研试验。八角栽培开始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逐步呈现老区和新区一齐发展的局面。质量在1985年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八角制标会上评为第一。产品出口瑞士、法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1999年富宁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委员会评定为“中国八角之乡”。政府为了把品牌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八角富民的目标,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把八角列入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树种,采取打造八角生态村,加大宣传力度,变品牌优势为经济发展动力,扩大种植面积,加快八角产业发展进程,着力科研推广进度,提高八角生产科技含量,加速八角产品开发步伐,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等措施,做大八角产业。在323国道公路干线出入境处设立宣传广告牌坊,让过往宾客了解八角之乡;在省、州报刊宣传报道八角产业发展情况;在出租车印上“八角之乡欢迎您”的字样;把歌曲“八角飘香”定为县歌进行传唱宣传。并成立了“富宁八角研究所”,开展八角优树调查、八角良种选育、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无性系繁殖、丰产栽培技术、新产品开发等试验、示范和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工作。 富宁牙牌村以种植八角为主,通过种植八角增收,呈现户户种八角,户户盖小楼景象。2004年11月11日时任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深入到富宁县牙牌村调研时指出:“要积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富宁县牙牌村代表了云南山区将来的发展方向,云南94%是山区,自然条件同富宁县牙牌村相似的也不是少数,牙牌村能做到的其他地方也都能够做到,要学习牙牌村成功的经验,结合山地优势,灵活、实际、积极地开发山地资源”。至2010年底,富宁八角种植面积5.87万公顷,产量1万吨,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广西,居全国第二。

文祖花椒
文祖花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文祖花椒原产于以文祖镇文祖风景区为中心,方圆面积3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尤其以文祖风景区附近的3000余亩大红袍花椒为最好。文祖花椒品种主要以大红袍、小红袍两个品种为主,其中,尤以大红袍花椒质量最好。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文祖花椒特有的醇香和外貌,其主要品质特点为粒大、色艳、味浓、肉厚、外鲜红、内淡黄,香气浓郁持久,麻味纯正。2010年“文祖”牌花椒被章丘市人民政府认定为“章丘市名优农产品”。

海原小茴香
海原小茴香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海原小茴香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峨眉山藤椒
峨眉山藤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峨眉山藤椒,又名峨眉油椒、峨眉香椒子,花椒珍品,独产峨眉山,是四川省 乐山市的着名特产,四川的乐山市、眉山市均产,其中以峨眉山的藤椒最为出名,由于其果实最为饱满、芳香自然、出油率高,又被称为“坨坨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