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脆红李

丹棱脆红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5~33g;果皮底色绿黄色,着片状紫红色,果粉厚;果顶浅凹,缝合线浅,较对称;果肉绿黄色,肉质脆,离核;果汁中等;果实酸甜适度,风味浓,品质上等。

2.1独特的地形条件:丹棱脆红李产区位于丹棱县以北的长丘山脉,地形以浅丘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因此丹棱脆红李产区能受到光照总体充足,有利于脆红李花青素的沉淀,利于果实着色。产地海拔在海拔600-900米,地势高低不同分布,种植海拔迭次生成,因此熟期不同,也造就了丹棱脆红李不同销售时间的分布,有利于错峰上市。 2.2独特的气候条件:丹棱脆红李产区位于北纬30°,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丹棱脆红李生长在夏季,夏季日照充足,温度较高,积温一般在2500℃以上,整个果期温度≥20℃,满足了脆红李生长过程中对积温的要求,有利于丹棱脆红李果实中的干物质含量、果糖、果胶质的形成。 2.2独特的土壤环境:产区主要为紫色土,红色砂壤土,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利排水,耐旱抗湿,对于整个脆红李果期生长极为有利。与其他地区不同,原生态开发的种植区富含林区腐植质,使得丹棱脆红李的糖分积累更高。同事紫色土富含钙镁,使得生产出的脆红李口感更加脆甜,品质更好。

3.1建园:丹棱脆红李耐涝性弱,故以土层深厚,不积水的沙壤或油石骨子土壤为佳,土壤酸碱度以中性偏酸或弱碱性为最佳。选择生态条件好,产区内无工矿企业和医院等污染单位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 3.2生产过程管理:丹棱脆红李生产过程应注意以下环节。 3.2.1栽植 3.2.1.1栽植密度:需根据园地高低地势,土壤及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每亩50株左右,行株距3m*4m。 3.2.1.1.1栽植前准备工作:栽植前进行定植穴或壕沟改土,施足底肥。 3.2.1.1.2栽植时间:一般以秋栽为宜,冬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均可定植。 3.2.1.1.3栽植方式:错窝栽植。栽苗后立即浇透定根水。 3.2.2整形修剪 3.2.2.1整形:丹棱脆红李中心干不明显,通常采用自然开心形及两大主枝开心形两种方法。 3.2.2.1.1自然开心形:符合李树生长特性,无中心干,干高40-70cm,主枝3-5个,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多留小枝和枝组,插空排列,以增大结果面积。 3.2.2.1.2两主枝开心(Y字)形:宽窄行密植栽培最适宜的树形。骨干枝少,通风透光,干高20-30cm,在主干上选两个错落着生,长势相近的新梢作主枝,两主枝分左右伸向行间,一般留3-4个副主枝。 3.2.2.2修剪:修剪时应以疏剪为主,疏除密集枝、重叠植、交叉枝、病虫枝、徒长枝和细弱枝。 3.2.2.2.1幼年树:定植4年以内的幼树主要是培养主、侧枝,调整角度。以夏季修剪为主,多采用拉枝、抹芽、摘心等修剪方法开心配合肥水管理扩大树冠。冬季修剪适当修剪短截延长枝,形成骨架和扩大树冠;疏除内堂枝、密生枝和位置不当的枝。 3.2.2.2.2结果树:根据品种特性、树龄、产量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和更新方式。逐渐加重短截,调节生殖与营养生长的平衡。疏除内堂枝、密生细弱枝和病虫枯枝,使枝梢分布均匀、互不遮挡、通风透光,适时更新修剪,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和大小年结果。 3.2.2.2.3衰弱树:回缩主侧枝,培育潜伏抽生萌条,形成新的树冠,恢复树势和结果能力,延长结果年限。 3.2.3肥水管理 3.2.3.1施肥:幼树,从发芽后至7月每月施肥1-3次,9-10月施基肥一次,以有机肥为主。成年树(3年生以后),每年施肥3次。第一次在落叶前施用,恢复树势,第二次在发芽前施用,第三次在幼果膨大期施用。 3.2.3.2追肥:花前追肥。一般采用叶面施肥,满足花期对水肥的需求,促使萌芽整齐,增加花量和延长授粉受精时间,提高着果率。坐果期及果实膨大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追肥,采用叶面施肥,有效缓解养分供应紧张的状态。花芽分化期追肥。6月上旬,叶面施肥,结合病虫害防治,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采收后追肥,利于贮存养分,使枝条充实。 3.2.3.3水分管理:脆红李虽然抗旱,但仍需充足的水分供应,一般花期不宜灌水,否则会引起落花落果,正常年只需浇一次水,一般在秋施基肥后浇水沉实,3-9月用作物稿杆覆盖树盘,可防止土壤干燥。脆红李树耐旱不抗涝,雨季注意及时排水。 3.2.4花果管理 3.2.4.1保花保果技术:花期放蜂,调高产量和品质。在盛花期、新梢旺长期4月底到5月初、6月底到7月初均可喷叶面肥以提高产量。 3.2.4.2提高果实品种的技术: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亩产量控制在2000公斤左右为宜。根外追施肥,可结合喷农药一并进行。 3.2.5病虫害防治:以推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病害:细菌性穿孔病、李炭疽病、疮痂病、李实蜂、李小食心虫,李蚧壳虫等。 3.2.5.1物理防治: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提高抗病力。采用黄板、杀虫灯等进行防治。 3.2.5.2生物防治:保护天敌诱虫,采用性诱剂进行防治。 3.2.5.3化学防治:选择低毒、高效农药,禁止使用国家禁用药品。 3.3收获:采收过早或过迟,不仅降低产品质量,而且造成经济损失,应根据本品固有的品质特征并结合市场需求适时采收。宜选择气温凉爽的晴天采果,采前喷施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要求,一般采前二十天左右不灌水不喷施化学农药。脆红李收获后,通过人工或者选果机筛选分为大、中、小果分级包装运输。 3.4生产记录要求:丹棱脆红李生产全过程要求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生产技术措施和投入品使用情况,特别是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使用目的、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生育期及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3.5生产与销售的磨合:通过以上不同的在考虑果品质量安全前提下的生产模式,以提高产量与品质的生产技术相结合(如连续多年举办脆红李技术大比武),同时在包装上下文章,以适应市场不同的销售模式(如采用1.5公斤手提箱适应小规模食用人群,采用15公斤塑框装适应大卖场销售客户等)以满足网购或者大卖场,超市等不同的销售群体,在运输上采用冷库与冷藏车结合以延长货架期等方式,同时在品牌上下文章以区域品牌与小众品牌相结合以打造该区的脆红李产业.

产品特征:
4.1独特的外在感官品质特征: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5~33g;果皮底色绿黄色,着片状紫红色,果粉厚;果顶浅凹,缝合线浅,较对称;果肉绿黄色,肉质脆,离核;果汁中等;果实酸甜适度,风味浓,品质上等。 4.2内在品质指标:花青素≥40mg/kg,可溶性固形物≥11%,抗坏血酸≥5mg/100g,可食率≥95%。 4.3质量安全要求:丹棱脆红李生产符合国家最新相关标准。

包装规定:
地域范围内的丹棱脆红李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丹棱脆红李名称和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形式)。

证书持有人:
丹棱县农业局多经站(丹棱县蚕桑管理站)

地域保护范围:
丹棱脆红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范围为:丹棱县的顺龙乡、石桥乡、双桥镇、张场镇,4个乡镇、22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9′45″~103°30′59″,北纬29°59′35″~30°08′35″。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岷江以西,青衣江以东,与成都市蒲江县,眉山市东坡区、洪雅县,乐山市夹江县和雅安市名山县相邻。保护面积8896公顷,年产量51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