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林蔺草

1954年,周恩来总理指名宁波古林生产的"白麻筋"草席作为国礼,赠送参加日内瓦联合国大会的各国首脑。宁波草席,因此闻名中外。古林蔺草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富有弹性。主栽品种鲜草色泽鲜绿,有效草茎均长约115cm,草茎均粗约2mm;烘干后草泽浅绿,清香浓郁,硬度适中,弹性好,韧性强。

海曙区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境内的大地构造属闽浙地盾的东北部,地层分布以中生代的火山岩居多。境内地貌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东部为宽广的平原,成西高东低之势。 2.1 地形地貌:海曙区西部丘陵山地面积353.98平方公里,属于括苍山系天台山脉的四明山,绵亘数县,从西向东插入本区西部,层峦迭嶂,诸峰雄峙,最高峰奶部山海拔高程915米。中东部为水网平原,这里平畴无垠,绿原广袤,河渠如网,适合古林蔺草的种植。 2.2 气候特征:海曙区地处低纬度带,最大日射角为71.7°,最小为36.5°。年平均日照时2070小时,年平均太阳能辐射量110.2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无霜期238天。年平均气温16.2℃,历史上有 编号:AGI2019-00-0000 公布日期:2019-00-00 纪录的极端高温为40.8度(2003年8月1日),极端低温为-8.8℃。年均降水量1538.8毫米,年均雨日174天,年均相对湿度82.4%,蒸发量894.4毫米。 2.3 土壤条件:境内土壤大体可分两类,中东部平原地区属水稻土,适合种水稻、蔺草等;西部山区多黄壤,缺少有机质,宜种茶叶、竹木、果树、杂粮,不宜种植蔺草。 2.4 生态条件:海曙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濒临东海又带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本地四季分明,3~4月为春季,5~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冬季盛行西北风,较寒冷干燥,但多晴朗天气,光温互补,宜越冬作物生长;夏季盛行东南风,雨热同步,宜水稻等作物生长,其时有台风,年均台风雨1.8次;春秋两季雨量均衡,冷热适中。本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久雨、伏旱、寒潮和霜冻等。

蔺草,俗称灯心草、席草等,为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古林蔺草草茎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纤维长,富有弹性,抗拉性好,色泽鲜艳,清香浓郁,是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之一。 3.1 产地要求: 古林蔺草对环境条件有着与其他作物不同的特殊要求,以生态环境良好、水源充足、排灌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无污染的河田为佳。 3.1.1 对气候条件要求。蔺草喜欢在阴凉湿润的气候下生长,怕高温,较耐寒,需要230天以上的无霜期;草秧期要求无旱涝和无过高的温度,生育前期以温暖、多晴天为宜,生育后期忌高温、喜阴湿,温度在18~23℃最为适宜;蔺草生长过程需水量大,切忌灌溉含盐在0.1%以上的水或工业污水。 3.1.2 对土壤条件要求。蔺草对土壤要求较高,以微酸性到中性反应(PH值6~7)为宜;PH值低于5或高于8 ,则生育显著恶化。一般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多、蓄水保肥能力强的粘质壤土为佳。特别是盐碱地不能种植蔺草。 3.2 品种范围: 现划定区域范围内古林蔺草品种主要为鄞蔺2号,此品种具有“有效草茎率较高,草茎长度长,粗细均匀,长草率高、色泽好”等优点。 3.3 生产控制 3.3.1 留种育苗:古林蔺草采用两代育秧技术,是利用母茎割后基部重新萌发出来的再生苗进行育苗繁殖的,应选品种纯度高、种性优良、无病虫危害、排灌方便的蔺草田作为留种田,一般按种苗田与大田比1:8~10留足,一亩席草种苗,栽插8~10亩大田。 3.3.2 大田移栽:古林蔺草在收割后种植水稻,水稻收后又种蔺草,使土壤一年到头处于还原状态,每种植2~3年后,宜间隔1~2年以上才能再种席草。蔺草移栽前要精整大田,为蔺草根茎生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蔺草生育期长达220余天,需肥量大,且根系发达,必须施足基肥,基肥用量一般占用肥总量的30%左右。蔺草移栽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为宜,如果过早移栽,年内分蘖过猛,年后春发过旺,必然影响优质长草芽的过早分化,导致草茎着花率高,枯梢率和枯梢长度增加,草质下降;过迟移栽,初冬积温利用少,导致成活返青慢,春后基本株不足,减少有效分蘖数量,不利于夺取席草的优质高产。蔺草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移栽早迟、秧苗素质、土质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来确定,一般株行距20×26厘米,亩插1~1.2万蔸,每蔸插足12~18苗,插2~4个分爪,每亩15~22万基本苗。插种时,要确保苗全、苗匀,以利于促进早发、平衡生长、防止倒伏,从而提高蔺草产量和品质。 3.3.3 大田管理:古林蔺草种植要特别注意合理排灌,生育前期(移栽后至翌年2月下旬)水分管理应坚持“深~浅~深”的原则,蔺草越冬期间气温下降,应经常灌深水,阻挡冷空气进入泥层,保护草茎免遭冻害;生育中期(3月初~4月底)应坚持浅水勤灌,既有利于提高泥温,改善土壤通透条件,又利于阳光照射草茎基部,增强抗倒能力;生育后期(5月初~收割)坚持间歇灌溉防早衰,要经常保持田间湿润状态,直至收割前7天。蔺草生育期长,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及早施用追肥,整个生育期一般施五次追肥;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一般在2月底至3月上旬采取药剂进行防除。 3.3.4 蔺草割尖:割尖是蔺草田间管理的一道重要工序,是实现席草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具有促进根茎分蘖,提高根系活力, 促进老茎更新,复发新芽,增加分蘖速度和数量,壮健茎秆,增强抗逆力,减少中后期草茎尖枯,降低着花率,防止早期倒伏,提高整齐度、成草率和长草率等作用。蔺草割尖的适宜时间为3月下旬或4月上旬,最好选择阴天进行,割尖后适当灌浅水,防止草茎过多失水,促进伤口愈合。 3.3.5 蔺草挂网:古林蔺草茎高、茎细、质软,在长高到一定程度时,极易倒伏;特别在遇到大雨暴风袭击后,会产生塌地倒伏。蔺草倒伏后,草茎伸长停滞,有用草茎和长草率明显下降,无效分蘖大量抽生;同时,倒伏使大批草茎被压叠在下面,有的贴附在水面,极易引起草茎发黄或腐烂,诱发病虫,增加黄草和元白,严重影响优质高产。挂网的时间为草茎高度在80厘米左右,即割尖后10~15天进行,宜早不宜迟。网具用聚乙烯纤维制成,网孔30×30厘米,每顶网长18米,宽6米,覆108平方米,每亩6顶;网用木桩固定,每亩需木桩120根,5月初张挂,草尖落网25厘米后,随草茎伸长提网2-3次。 3.4 收割烘干:古林蔺草收割后,需要经过烘干处理。传统的日晒法,是用天然阳光将刚收割的蔺草晒干,这种方法特点是晒干后的蔺草留有天然气味,但是会失去原有的绿色呈现黄色,且人工成本高,时间较长,需时2天完成;现普遍采用的机械烘干法,其优点是速度快,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一次烘干成型,而且能保留蔺草的天然气味与本色。

产品特征:
受保护区内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土质、土壤养分、降雨和光照影响,成就了独特的“古林蔺草”。目前,全国蔺草90%以上集中在宁波,而宁波蔺草90%以上集中在海曙区,海曙区也因此被评为“中国蔺草之乡”。 4.1 外在感官特征:古林蔺草的生长与土地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划定区域范围内的古林蔺草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富有弹性。主栽品种鲜草色泽鲜绿,有效草茎均长约115cm,草茎均粗约2mm;烘干后草泽浅绿,清香浓郁,硬度适中,弹性好,韧性强。 4.2 内在品质指标:蔺草是一种含有丰富食物纤维的植物,蔺草茎中心髓部由无数白色多孔疏松的星状细胞所组成,草茎坚韧且富有弹性、吸湿功能强,通气性能好,具有调节干湿的功能,使用蔺草编织的各类产品具有通气、吸湿、清凉及净化空气等作用,古林蔺草又因具有保温、断热、触感佳的特质,故夏天隔热、冬天保暖,使用时有淡淡的草香散发。 4.3 安全要求:产地环境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产地环境要求》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产品质量安全符合相关国家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均按照宁波市制定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

包装规定:
凡在本规范规定的地域内种植的古林蔺草均可申请使用本地理标志,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标注“古林蔺草”及其农产品地理标志编号和组合图案,标注时可采用耳标、标牌、印刷等方法,但均需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规范手册》的规定和要求。接受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古林蔺草地理标志使用的监督管理,以及对古林蔺草地理标志的地域范围、标志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指导。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古林蔺草地理标志使用进行社会监督。使用本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对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处罚。

证书持有人:
宁波市海曙区蔺草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海曙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中心区域,东临奉化江,北濒余姚江,西与余姚市接壤,南与奉化区连接,全区面积595.5平方公里。古林蔺草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覆盖高桥镇、古林镇、集士港镇、横街镇、洞桥镇、石碶街道等六个镇(街道)的陆地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21°22′41″~ 121°30′26″,北纬29°44′39″~29°55′19″。年种植面积4038.8公顷,年有效草产量395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