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山梨

黄花梨:果实较大、近圆球形,果皮薄、黄褐色。果肉白色、石细胞少、汁多、酥脆、味浓。果心小。 黄冠梨:果实较大、椭圆形,果皮光滑、浅绿色。果肉白色、细嫩、松脆、汁多、味甜。果心小。

2.1地貌及土壤:黄瓜山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其海拔在400-650m之间;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其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1.2g/kg,交换性钙平均值为11.4cmoL/L,交换性镁平均值为2.6cmoL/L,有效铜平均值为2.2mg/kg,有效锌含量平均值为2.9mg/kg,有效铁含量平均值为109.1mg/kg,有效锰含量平均值为57.3mg/kg,土壤呈微酸性,pH值为5.5-6.2,微量元素丰富,生产性高,黄瓜山得天独厚的地貌和土壤条件造就了黄瓜山梨果型美观、果型较大的特定品质。 2.2气候: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并因地形原因,低山丘陵气候特征明显,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春季气温回暖早;夏热伏旱早多,降雨集中;秋季降温快,晚秋多阴雨;冬季较暖,阴多寡照;湿度大。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无霜期312d,年均降雨量1036mm,其中夏季(5-10月)降雨量892.9mm,占全年的80.9%,全年日照1306.7h,年均相对湿度81.67%,年平均风速1.6m/s。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黄瓜山梨味道浓甜、细嫩化渣。 2.3水源:黄瓜山顶部地势比较平坦,分布着8座小二型水库和1500余口三坪塘,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保证了灌溉用水。整个保护区内无任何工矿企业,生态环境良好,水源无污染,为黄瓜山梨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保障和基础,同时使得黄瓜山梨汁水多,石细胞少。

3.1园地选择:海拨高度400~650m,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5%,地下水位1m以下,土壤pH值为5.5-6.2,土壤含盐量小于O.2%,背风向阳,水源和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3.2品种选择:以特早熟、早熟和中熟品种为主,特早熟品种以翠玉为主,早熟品种以黄冠梨为主,中熟品种以黄花梨为主,其中以黄冠梨和黄花梨为主要栽植品种。 3.3定植时期:在冬季苗木落叶后至春季苗木发芽前进行。 3.4栽植密度:保护区栽植标准为2mx4m或1.5mx4m,亩栽83株-111株。 3.5苗木准备:选用苗高80cm以上,干径0.8cm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优质壮苗,苗木根系注意保湿。 3.6定植方法:先在定植点上挖定植坑,将苗木根系舒展均匀放于坑中,然后回填细表土,边填土边提苗,再踏实,使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灌足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再盖一层干细土,用稻草覆盖保湿。 3.7土壤管理:果园进入结果期后实行自然生草覆盖,去除果园内的恶性杂草如洋蒿、茅草等高杆和深根性杂草,留下生长一致的矮杆(30-50cm)杂草。一年对果园杂草进行两次处理,不得使用除草剂,果园生草覆盖,既可保湿降温抗旱,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伏旱期效果尤为明显,也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果园也可进行人工种草覆盖,如黑麦草、三叶草等。 3.8施肥管理:l-3年生幼年梨树应少量多次施肥,全年施肥6-8次,每次每株施0.5公斤的有机肥和复合肥;4年后的成年梨园全年施肥三次,要求开沟施用后及时覆土,在秋季亩施农家肥2000kg或有机肥500kg的基础上,进行追肥。整个施肥管理过程应符合《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9灌水与排涝: 3.9.1灌水:灌水方法除采用地面灌溉外,采用管灌、穴灌和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 3.9.2排涝: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果园或园片,要挖好四边沟和厢沟,下大雨时要及时排水防涝。 3.10整形修剪: 3.10.1整修:保护区以“Y”字型为主,干高40-50cm,树高2.5m,培育两大主枝,角度拉成70°,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 3.10.2修剪: 3.10.2.1培养小型结果枝组:利用平斜中短枝缓放,对直立中、短枝要破顶修剪,促进成花;对细弱中、长枝短截,促进分枝缓放成花,结果后再回缩,培养成小型枝组。 3.10.2.2培养中型结果树组:对发育健壮的长枝或徒长枝先截后放,促进分枝,缓放后成花结果,连续分枝后即形成中型结果枝组。对平斜下垂枝轻剪,促生中短枝,成长结果后回缩,形成中型结果枝组。 3.10.2.3培养大型结果树组:对中庸枝或旺长枝短截,在选留延长枝并不断扩大的同时,促生中、短枝,然后去强留弱或去直留斜,对留下的中庸枝和偏弱枝再进行“先轻剪缓放,成花结果后回缩”,即可培养成大型结果枝组。 3.11花果管理: 3.11.1人工授粉:花粉采用90%商品花粉与10%自制花粉配合使用,待开花时用毛笔等工具进行点授中心花,每蘸一次花粉可授5-10朵花。 3.11.2疏花疏果:疏花于花序分离后7天开始,疏果于落花后15天内开始,1个月内分批疏除,留果时选择果形端正、果面洁净、果个较大、无病虫害、无虎皮、无药害的幼果,中长果枝和果梗向下的果为主,去除果形不正的果及虫果。 3.11.3产量控制:亩产量控制在1500kg以内,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 3.12套袋技术:梨套袋在疏果之后,果锈和主要病虫害出现之前进行,在4月底5 月初完成。袋的大小为20cmx15cm。选用双层果袋。 3.13病虫防治: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要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贯彻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基础,优先选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措施,注意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禁止使用剧毒农药、高毒和高残留农药。采收前一个月不喷药,重点抓好冬季病虫预防。农药使用原则应符合《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13.1清洁园地:许多病虫都在枯枝落叶及周边杂草越冬。落叶后,把梨园及其附近枯枝、落叶及杂草清除干净,并集中高温沤肥,消灭越冬病虫害,并采用浓度为5的石硫合剂对树体全面喷射一次。 3.13.2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用粘虫色板、套袋、糖醋液、太阳能杀虫灯和防虫网等方法诱杀害虫。 3.13.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以虫治虫: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物,利用性诱剂(悬挂诱芯)诱杀害虫,果园周边种植陈艾和苦蒿等驱离害虫。 3.14适时采收:黄瓜山梨特早、早熟、中熟梨在6月底至8月底采收。采在采收时,应轻摘轻放,单果包装,分级装箱,减少腐损,以提高果实商品价值。 3.15贮存:采收后及时入库保存,库房干净、卫生、通风,并观察库内温度、湿度,保证储存安全。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 3.16生产记录要求:黄瓜山梨生产全过程,要建立详细的田管、投入品使用情况记录以及其它栽培管理措施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特征:
4.1外在感观特征 黄花梨:果实较大、近圆球形,果皮薄、黄褐色。果肉白色、石细胞少、汁多、酥脆、味浓。果心小。 黄冠梨:果实较大、椭圆形,果皮光滑、浅绿色。果肉白色、细嫩、松脆、汁多、味甜。果心小。 4.2内在品质指标 黄花梨:可溶性固形物≥13.5%、可滴定酸≤0.1%、维生素C≥4.2mg/100g。 黄冠梨:可溶性固形物≥12.4%、可滴定酸≤0.2%、维生素C≥4.5mg/100g。 4.3质量安全规定: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包装规定:
黄瓜山梨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证书持有人: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黄瓜山村果业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黄瓜山梨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永川区南大街街道的代家店村、黄瓜山村,吉安镇的尖山村、铜凉村、寒泸村、金门村,五间镇的合兴村、友胜村,仙龙镇的巨龙村、牛门口村,来苏镇的石牛寺村、五根松村,共5个镇(街道)12个行政村。东至南大街街道的代家店村,南至仙龙镇的巨龙村,西至吉安镇的寒泸村,北至南大街街道的代家店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3′21"~105°54′6",北纬29°7′59"~29°19′26"之间。生产规模6667公顷,年产量1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