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地瓜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即墨区地瓜种植面积每年都稳定在近百万亩,曾是即墨人民的“救命粮”“饥荒粮”。特别是东部乡镇沿海多山、旱地面积大,适合抗干旱、耐贫瘠的地瓜生长。当地群众素有种植地瓜的传统,生产经验比较丰富。即墨地瓜以其香、软、粘、滑闻名胶东,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1 土壤地貌条件 即墨市受崂山山脉与胶潍河谷盆地的影响,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了低山丘陵与平原洼地相结合的三大类地形:东部低山丘陵区:面积为626km²,占全市总面积的35.2%。地面高程在海拔0~327m之间,区内山岭、沟壑、阶地、梯田层叠交错,山前平地分布在河谷间和沿海一带,丘陵梯田和山前平地,土层较厚,适宜大多数农作物 生长;中部平原区:面积631km²,占全市总面积的35.4%。地面高程在海拔50m以下,是东部低山丘陵区和西部低洼区的过渡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耕层深厚,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生长;西部低洼区:面积523km²,占全市总面积的29.4%。地面高程多在海拔20m以下,地势平衍,土层深厚,素有“西北洼、粮油囤”之称。 即墨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沙姜黑土、潮土和盐土4个类型。即墨地瓜生产区域以棕壤、沙姜黑土和潮土为主,分别占耕地面积的60%、31.3%和8.3%。棕壤主要分布东部低山丘陵区,沙姜黑土分布西部平原洼地,潮土分布河流两岸及入海处的滨海地带。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6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74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22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71mg/kg,pH为6.2~7.0;土壤肥力较高,各种养分含量都比较丰富,团粒结构好,通气性良好,土壤条件适宜地瓜生长。 2.2 水文条件 历史常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95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3.373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579亿m3。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过境河道客水,即墨市境内共有河流50余条,多为宽浅季节性河流,其中较大河流有14条,包括内河11条,界河和过境河3条,总长度331km,流域面积1588km²平方公里,覆盖全市89.2%区域。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东部低山丘岭区地下水水量相对匮乏,西部沿三河(大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区域地下水以河水补给为主,储量丰富。农田灌溉水水源充足,水质优良,能够满足生产灌溉需求。 2.3 气候条件 即墨地瓜生产区域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部,黄海西岸,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加之海洋环境的影响,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气温回升慢,空气干燥,多旱;夏季湿热多雨,但持续时间短,约集中全年60%的降水,灾害性天气较多;秋季温和凉爽,降水渐少,蒸发强,常受旱灾威胁;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长。常年平均气温12℃,年际变化在11℃~12.7℃之间;无霜期196d~234d,农耕期279d~290d,年平均日照时数2663h,东部少、西部多;年平均降水量667.9mm,东部为773mm、西部为613mm,年平均蒸发量1772mm;年平均风速2.2m/s,以西南风为主导风向;地温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且均与降水量变化呈现一致性,水温同季,对地瓜生长十分有利。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大风、干热风、暴雨、冰雹、霜冻等。

3.1 地块选择 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工矿企业、公路、车站等交通要道,空气、灌溉水、土壤没有污染,产地应符合DB37/T274.3的规定,产地农田空气、农田土壤必须符合DB37/274.1的规定,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理化性状良好,土壤肥力较高,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应避免薯类作物连作。 3.2 茬口安排 即墨地瓜栽培茬口安排分春季、夏季两个茬口,以春季露地栽培为主。 以气温稳定在15℃~16℃栽春地瓜为适期。五月上旬开始栽,夏瓜力争越早越好,即5月中旬和6月下旬前分别结束春、夏地瓜栽植。 3.3 栽培技术指标 3.3.1 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孔隙度50%以上,其中非毛管孔隙在20%以上,毛管空隙在30%以下;土壤耕层20cm~30cm,土壤容重1.1g/cm3~1.3g/cm3。 3.3.2 土壤化学性状: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全氮含量0.07%以上,水解氮40 mg/Kg~5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120mg/Kg,土壤pH值6.5~7.5。 3.3.3 温度:地瓜生长温度范围为16℃~35℃,即墨常年无霜期为216d,全年可满足地瓜230d的有效生长时间。 3.3.4 供肥指标:每生产1000kg薯块,全株吸收纯氮4.9kg,五氧化二磷1.34kg,氧化钾11.5kg。营养诊断指标为叶片中含氮3.8%,含磷0.36%,含钾4.1%。 3.3.5 病虫害防治指标:按控制指标进行防治,做到预防为主。 3.4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登记的品种,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栽培品种,即墨市种植的地瓜主要品种为普薯32。 3.5 生产过程管理 3.5.1 育苗技术 3.5.1.1 育苗时间 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7℃~8℃开始育苗。 3.5.1.2 种薯精选与处理: 种薯选用脱毒的具有本品种特性,薯皮光滑、皮色鲜艳、薯块均匀、大小适中、无病害和破伤的薯块做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浸种10min,防止种薯带病。 3.5.1.3 苗床建立 苗床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靠近水源,无薯病的土壤和管理方便的地方,苗床类型根据生产规模、基础条件选用回龙火炕、酿热温床和冬暖式温室进行育苗。回龙火炕优点是保温好、省燃料、管理省工、出苗早、出苗多而匀、受外界气候影响小;酿热物温床覆盖塑料薄膜优点是做法简单,苗壮。 3.5.1.4 苗床施肥 每平方米施有机肥5kg,硫酸铵50g,过磷酸钙60g,硫酸钾40g,以保证充足的养分。 3.5.1.5 苗床排种 春薯一般在栽插期前一个月育苗,即3月下旬到4月上旬,夏薯采用采苗圃育苗。每平方米床面排种20kg~25kg,根据薯块大小进行分类,分别排薯,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排种要上齐下不齐,使薯块上面覆沙一致利于出苗均 匀整齐,用斜排法,种薯头尾相压不超高三分之一,分清头尾,切勿倒排。 瓜种排好后,撒一层细土填充瓜种间隙,浇水至床上完全湿润,上面再盖3cm~5cm厚的细沙,然后喷水浸润,最后盖膜、草苫等覆盖物。 3.5.1.6 苗床管理 从种薯上床至种薯薯苗发芽出土萌芽阶段,主要任务为高温催芽,主要管理措施是增温保温,床土温度掌握在33℃~35℃,催芽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后床温控制在30C左右至出苗,出苗前一般不浇水,过干时选在晴天近中午时适当喷水保湿;在齐苗到薯苗长成的长苗阶段,主要目标是保证薯苗健壮生长,管理上以催为主,催控结合,床土温度掌握在25℃~30℃,湿度控制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保持床土湿润,除进行换气、浇水外,要使薯苗充分接受阳光;采苗前的炼苗阶段,薯苗生长到15cm以上,采苗前2d~3d,停止浇水、升温,降低苗床温度,进行炼苗,保持床土温度在20℃~25℃,揭去覆盖物日晒夜晾;苗高达20cm以上时,及时采苗。采苗后管理:采苗后继续转入以催为主,促使小苗快长,床温迅速升到32℃,采苗当天不浇水,第二天浇一次大水,并随水适量追施尿素等氮肥,按每平方米苗床一次追施尿素不超过20g为准,施肥后用清水淋洗叶面。 3.5.1.7 壮苗标准: 百株重500g以上,顶叶三叶齐平,叶片肥厚较大,叶色绿,茎粗节匀,株高20cm左右,剪口浆液浓,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害,苗龄30d~35d。 3.5.1.8 秧苗处理 采下的秧苗要在潮湿阴凉处存放,勿使烈日曝晒,栽种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苗基部10min,晾干后栽插。 3.5.2 夏地瓜采苗圃育苗技术 育苗时间应在用苗前40d~50d进行。育苗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小垄式,垄距50cm~60cm,株距15cm;二是朝阳沟式,行距40cm,株距10cm。这两种方法,苗期多划锄,缓苗后打顶尖,促扩杈,麦收前半个月浇水追肥促伸蔓;三是畦式,每m²可栽400株,栽后加强管理,按每1/15hm²建采苗圃66.7m²进行育苗。 3.5.3 土地耕整 3.5.3.1 施足基肥,增施钾肥。1/15hm²施入优质土杂肥2000kg以上,复合肥30kg~50kg,硫酸钾20kg~25kg。有机肥耕前撒施,随耕地混施土中,复合肥和钾肥混合,于起垄时作包馅肥施入。 3.5.3.2 耕地作垄。甘薯田栽秧前进行深耕,深度25cm~30cm,起垄,做到垄直、垄面平、垄距匀、垄土实落、垄内无硬心、垄形高胖、垄沟深窄。春薯垄距70cm~80cm,垄高30cm,株距23cm~25cm;夏薯垄距60cm~70cm,垄高25cm,株距22cm~24cm。 5.3.3.3 黑膜覆盖。盖膜要做到拉紧、贴实、压严,使膜边与贴坡压牢,不鼓泡。盖膜后每隔3m~4m压一道土带,以防大风揭膜。 3.5.4 栽植技术 3.5.4.1 栽植时期:春薯栽插时间以气温稳定在15~16℃,5cm~10cm地温稳定在17℃~18℃时为宜,即墨市以4月底至5月初为地瓜栽植始期, 立夏前栽植完,覆膜地瓜可提早10d~15d;夏薯在搞好育苗的前提下,越早越好,宁早勿晚,力争在夏至前栽插结束,保证夏薯全生育期积温在2700℃以上。 3.5.4.2 栽秧方法:从顶端第一片展开叶算起,将第3节~5节栽入结薯的土层。秧苗外露2节~3节、3片~4片叶,其余叶埋入窝内泥土中,栽深6cm,深插斜栽,平推一把土,压住基部。夏地瓜要栽育苗圃蔓子头,带叶深插,上露顶叶,以利成活和提高门瓜率。 3.5.4.3 栽秧密度:春薯每667 m²3500株~4500株;夏薯每667 m²4000株~5000株。 3.5.4.4 浇窝水:窝水要浇足,窝水渗下后,施少量苗肥,最后封窝,封窝要严,用窝外细土覆盖,使苗头直立,保全母叶。即使墒情充足情况下也应浇水,但水量不要过大。 3.5.5 田间管理 3.5.5.1 生长前期 从栽苗到分枝结薯为生长前期。春薯从栽植到6月下旬,历时60d。夏薯从栽植到7月下旬,历时30d,此期以促苗早发早结薯为主攻方向。 3.5.5.1.1 查苗补苗:栽苗后6d,抓紧查苗补苗,选壮苗补栽,偏施少量氮肥,促苗平衡。 3.5.5.1.2 浇还苗、促苗水:遇天旱,苗子萎蔫,浇一次还苗水或促苗水,浇水量不要过大,采用分段浇水或隔沟浇水的办法,浇后锄地,防止土壤板结并消灭杂草。 3.5.5.1.3 追肥:肥料不足,在封垄前每亩追施硫酸铵5kg. 3.5.5.2 生长中期 从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量达最高峰为生长中期。春薯大约从6月下旬到8月下旬,历时60d,夏薯从7月下旬到8月下旬,历时30d。此期应保持茎叶的正常生长,争取较大而适宜的叶面积,为薯块膨大奠定基础。同时控制茎叶生长过旺,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关系。 3.5.5.2.1 排涝防旱:田间有积水及时进行排涝,增加土壤透气性。此期是雨季,不浇水。久旱不雨,适当轻浇。 3.5.5.2.2 拔除杂草:茎叶均匀布满田面后,少量杂草,用手拔除,避免茎叶损伤。 3.5.5.2.3 追肥:此期不再追肥,如表现缺肥,除追氮外结合追钾,促进薯块与茎叶同步增长。 3.5.5.2.4 禁止翻蔓:翻蔓易损伤茎叶,造成减产,禁止翻蔓。 3.5.5.3 生长后期 从茎叶生长高峰到收获为生长后期。不论春、夏薯均是从8月下旬到10月下旬历时50d,此期应保护茎叶,促使瓜块快速膨大为主攻方向。 3.5.5.3.1 防旱、排涝:此时需水量减少,不必浇水。干旱严重时浇小水。如有田间积水,尽快排除。 3.5.5.3.2 追肥:利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追施液态肥,或根外喷施氮、磷、钾溶液,防止茎叶早衰。 3.5.5.3.3 保护茎叶:后期茎叶基本停止生长,瓜块膨大快慢,很大程度上决定茎叶数量多少,此期禁止采叶、翻蔓,保护茎叶。 3.5.6 病虫害防治 3.5.6.1主要病虫害 甘薯的主要病虫害有甘薯茎线虫病、黑斑病、根腐病、小地老虎、黑绒金龟、蝼蛄、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卷叶虫。 3.5.6.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优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生态等防治措施,适当运用化学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地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甘薯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的标准范围。 3.5.5.3 农业防治 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脱毒技术来预防病害。 3.5.5.4 物理防治 采用温汤浸种,预防黑斑病。 3.5.5.5 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害虫的发生。 3.5.6 收获 当地温降到9℃以下时,时间过长会造成地瓜的冷害。即墨市常年初霜期在10月下旬,故10月下旬是地瓜收获的最佳时期。留种地应10月中旬开始收获,保证在霜降前收完,以免受到冷害。 收获应选择无风、晴暖天气,上午收获,下午入窖。作到轻刨、轻装、轻运、轻放,以免破伤。入窖地瓜严格选择无病、无破伤、无冻害,确保质量。 3.6 贮藏技术 3.6.1 窖址选择 地瓜的窖址要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和运输方便的地方。根据地势、土质、水位高低不同,选择不同窖型。即墨地区的主要窖型有高温大屋窖、发券大窖、深井窖、棚窖、崖头窖。 3.6.2 入窖 地瓜入窖前,对窖消毒和清扫。高温大屋窖和发券大窖采用石灰涂刷窖壁或每平方米用20g硫磺点燃熏蒸,窖底填干净细砂10cm厚,洞四周用麦穰或谷草围好,防湿保温。崖头窖和井窖要刮土进新,清扫干净。 3.6.3 贮藏期管理 前期:入窖20d内为贮藏前期。窖温达到18℃以上,开门窗、窖口和气眼,通风散热排湿降温,待窖温稳定在14℃~15℃时,逐渐关闭窖门、窖口和部分窗口。 中期:入窖后20d到次年2月上旬为贮藏中期。注意保温防寒,把薯窖温度控制在12℃~14℃之间。 后期:2月上旬以后,气温回升,温度控制在11℃~13℃之间。 3.7 生产档案 即墨地瓜生产的全过程,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妥善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阅。

产品特征:
4.1 外在感官特征:即墨地瓜主要种植品种普薯32,表皮光滑,颜色纯正,营养丰富,口感具有香、软、粘、滑四大特点。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 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癌、保护心脏及预防肺气肿、糖尿病等功效。 4.2 内在品质指标:据农业部委托的检验机构(青岛谱尼测试有限公司)检验,“即墨地瓜”淀粉含量15.8—18.6g/100g、膳食纤维2.4—2.53g/100g、维生素C28.9—36.2mg/100g、钙27.0—45.5mg/100g。 4.3 质量安全要求:即墨地瓜生产严格执行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NY 5221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的规定。 即墨地瓜上市前进行严格质量检测。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

包装规定: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即墨市农业技 术推广站申请使用即墨地瓜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地瓜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即墨地瓜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2)即墨地瓜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 (3)地理标志使用人应按要求使用产品标识。即墨地瓜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即墨地瓜”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即墨地瓜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按照生产经营年度签订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并按照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即墨地瓜”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即墨地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5)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证书持有人:
即墨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地域保护范围:
青岛市即墨市所辖田横镇、金口镇、鳌山卫街道、温泉街道、龙泉街道、龙山街道、北安街道、大信镇、蓝村镇、段泊岚镇、移风店镇、灵山镇共计12个镇(街道)81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7′~121°23′,北纬36°1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