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秦艽

精选中药材内蒙野生正品秦艽个秦艽秦艽片金川秦艽500克包邮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金川秦艽主产于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秦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其喜湿润、凉爽气候,耐寒,怕积水,忌强光,是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

  秦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名医别录》称“秦艽能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秦艽生飞鸟山谷”,弘景曰:“今出甘松、龙洞、蚕陵,以根作罗纹相交长大黄白者为佳。”苏颂曰:“今河陕州郡多有之,根土黄色而相纠,长一尺已,粗细不等。枝干高五六寸…六月中开花紫色,似葛花…每于春秋采根阴干。”根据本草植物形态记载,中国学者夏光成先生考证后认为秦艽是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植物。根据《证类本草》所附秦艽图可知古代所用秦艽为今龙胆属植物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所规定的秦艽原植物为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小秦艽(G. dahurica Fisch. )、麻花艽(G.straminea Maxim.)。但是陕西和甘肃两省的主流秦艽商品均为大叶秦艽的根。另外从本草记载:“今出经州、娜州、岐州者良”可知秦艽佳品产自陕西。李时珍也指出“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相交者为佳,故名秦艽,秦纠”。所以四种正品原植物中以大叶秦艽最为重要,作为秦艽药用历史悠久,并且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甘肃两省是其地道产区。秦艽是中药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物种中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生长习性

 

  生于河滩、路旁、水沟边、山坡草地、草甸、林下及林缘,海拔400-2400米。喜湿润、凉爽气候,耐寒,怕积水,忌强光。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生长;积水涝洼盐碱地不宜栽培。种子宜在较低温条件下萌发,发芽适温20℃左右。通常每年5月下旬返青,6月下旬开花,8月种子成熟,年生育期100d左右。种子寿命1年。

 

  药用价值

 

  金川秦艽性辛味苦,归胃、肝、胆经。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药性润而不燥,无论寒湿、湿热、痹证新久,皆可应用。在配伍方面常与防风、羌活、独活、桑枝等同用。此外,秦艽还常与祛风解表药同用,治疗表证枝体酸痛之症。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茯苓、泽泻等配伍。治疗骨蒸潮热,常与鳖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


金川秦艽质量技术要求

 

(一)植物种源。

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Pall)。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2000m至3500m,pH值7.0至8.0。

(三)栽培管理。

1. 种子选择及处理技术:选择无病,健康的植株建立品种资源圃,播种前必须沙藏处理,千粒重 0.22g至0.42g。

2. 育苗: 4月初播种,用种量每公顷13kg至15kg,一年后方可移栽。

3. 移植: 4月初移栽,用苗量每公顷25至30万株。

4. 施肥: 每公顷每年施农家肥﹥45000kg。

5. 越冬管理:一是放冬水防冻(即在入冬前放水1次);二是覆草,盖草厚度10 cm至15cm,春季3月除去即可。

6. 采收:移栽后五年方可采收,采收时期为每年9至10月。

7. 加工:采收后,直接晒干或阴干至半干时堆置成堆,经自然发热,直至根的内部变成黄白色时,再摊开晾晒直到水分达到要求。

8.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芦下直径在0.6cm以上,断面为棕红色或棕黄色,有清香气味,质坚而脆。芦下直径在1.2cm以上为一等品;芦下直径在0.6cm至1.1cm为二等品。

2.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2%,龙胆苦苷≥5%。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金川秦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金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金川秦艽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