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山羊

隆林山羊是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式熏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地方山羊品种。早在几百年前隆林县就已饲养山羊,据查《西隆州志》,自清康熙五年开始,即有关于马、牛、羊、猪、鸡、鸭等物产的记载。《隆林县志》记载“西南各地,多系石山,石液性碱,羊出入舔之能减少瘟疫,其地宜于养羊,故农民多以牧羊为副业,所在山弄数十群“。1987年收录《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2004年收录到《中国畜牧业名优产品荟萃》。 自明清时期,隆林人即有用山羊血解断肠草中毒之法,古典民间传之”断肠草,人食之立死,羊食而肥,故中毒者,用羊血灌之可解”。自古以来,苗族人民在婚姻接新娘时,常有男方牵羊去迎亲的习俗。凡遇婚丧大事、“跳跛节”、三月三、“偿新节”、“火把节”都要杀羊。一直沿至现在。

(1)土壤地貌情况:产地属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个海拔较高,以中山为主,无平原的山区县,素有“地无三里平”之称。地貌结构有土山区和石山区两类,山岭连绵,山坡与谷地纵横交错,石峰土岭林立,地形起伏不平,地貌复杂,构成山区多,水面少;陡坡多,平地少。 产区土壤中性偏酸,pH值5.5~7.5之间。土壤田较肥沃,土壤有机质较丰富。 (2)水文情况:产区水资源较丰富,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经隆林边界的最大河流是红水河(南盘江),红水河隆林段总长165km,境内有地下河14条,地下总流程为171.84km。 水质pH值在6.4~7.5之间变化,水的物理性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要求。(3)气候情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63.9h。 降水量:年降水量1599.4mm,一年中雨季主要集中在5月份~8月份。 气温:境内差异大,年平均气温为19.1℃,产地砂页岩和石灰岩为主,是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由于这里特殊的土壤地貌、水质条件、气候情况和丰富的牧草,极符合山羊的生态学特性,为隆林发展山羊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人文历史情况:产地饲养山羊历史悠久,早在几百年前隆林县就已饲养山羊。古老县志《西隆州志》——自清康熙五年开始,即有关马、牛、羊、猪、鸡、鸭等物产的记载,《隆林县志》——“西南各地,多系石山,石液性碱,羊出入舔之能少瘟疫,其地宜于养羊,故农民多以牧羊为副业,所在山弄数十成群”。自古以来,产地的苗族人民在婚姻接新娘时,常有男方牵羊去接新的习俗。隆林山羊早已成为当地人民交往的礼品,直至今天,隆林人仍以山羊作为本地珍贵产品赠送给贵客佳宾。少数民族在民族节日如“跳跛”、“三月三” 节时,是日各家宰牛羊,祭祖拜墓,大张宴会,以山羊为上等的祭品。隆林人历来就有用羊肉招待贵客的习俗,羊瘪汤是历史悠久的产地人民上乘佳肴之一,经常喝羊瘪汤能避寒消暑,润胃滋肝,养心益肾,消除疲劳,健康长寿。 自明、清时期,隆林人即有用山羊血解断肠草中毒之法,古典民间传之“断肠草,人食之立死,羊食而肥,故中毒者,用羊血灌之可解”,“羊血熬跌打膏药必用之”,“山羊产于高山中,大者可百余斤,其心血与骨治跌打损伤神效”。当胃肠不适、病者或产妇身体虚弱时,隆林人多以吃山羊肉的方式进行调养,效果较好。 自1980年起,隆林各族自治县持续地开展隆林山羊种羊展评活动,激励了隆林山羊优良种羊的不断发展。1979年,广西区畜牧局组织开展对隆林山羊进行调查、测定,1987年将隆林山羊列入广西地方品种,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1991年起广西区畜牧部门实施隆林山羊保种选育课题三年;2002年隆林山羊载入《中国畜牧业名优产品荟萃》。 上级业务部门每年均划拨专项经费实施隆林山羊地方优良品种保种选育工作;2001年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编制隆林山羊综合标准——“DB451331/T1-2002隆林山羊品种及种羊评定”,“DB451331/T2-2002隆林山羊繁育技术规程”,“DB451331/T3-2002隆林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451331/T4-2002隆林山羊防疫技术规程”等四个标准,并发布实施。2001年至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下达了“50万只隆林山羊农业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项目实施三年饲养总量达50万只以上并通过验收。地方政府出台了激励隆林山羊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隆林山羊生产发展不断壮大,年均增长达8%以上。2007年,广西隆林陆兴畜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兴建隆林山羊保种繁育基地,该基地目前存栏隆林黑山羊已达600余只,有效带动隆林山羊养羊农户发展。2008年全县饲养隆林山羊达8000户,饲养量14.2万余只。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隆林山羊生活在云贵高原边缘桂西北的隆林县境内,气候独特,牧草种类繁多,质量优良,工矿企业少,环境无污染,境内饮用水、大气土壤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隆林山羊耐寒暑,耐粗牧,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繁殖率高,抗病力强。品种选择采取自然交配、个体选择、纯种繁殖和保种选育的生产方式,建立隆林山羊优良种羊核心群和保种区,种羊的品种纯度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定应符合DB451031/T1-2002规定,即种公羊为二级以上,种母羊为三级以上。(3)生产过程管理:①饲养方式: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自然放牧、半放牧半舍饲和完全舍饲圈养等方式,自然放牧采用纯天然牧草,舍饲采用本土农作物及其产品或种植优良牧草,所使用的配方或混合的成品或半成品饲料,要确保原料的纯正,达到无公害饲料品质要求。全面推广“三改三推”综合技术措施。即:一改只放牧不补饲或少补饲的粗放方式,推广日牧与夜补相结合的科学饲养管理新技术;二改群牧乱交配、优劣不分的老习惯,推广优种优配新技术;三改不免疫接种、保健意识差的旧观念,推广定期健康检查、免疫接种和驱虫保健管理技术。 ②种羊饲管:种公羊配种预备期饲养应增加玉米、豆饼、麦麸等精饲料的喂量,配种期种公羊应加强运动,以保证种公羊能产生品质优良的精液。配种后复壮期,精饲料的喂给量不减,增加放牧时间。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适量减少精料,逐渐过渡到非配种期饲养。种母羊的空怀期和哺乳后期需要添加风干饲料,同时应抓紧放牧,使母羊快速复壮,争取满膘迎接配种。妊娠前期营养与空怀期相同,放牧饲养可满足要求。妊娠后期需要足够营养物质,应补给风干饲料、多汁饲料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饲料。哺乳前期应保证母羊的营养,适当增加风干饲料和豆饼、麸皮、鱼粉、食盐、多汁饲料等。 ③饮水条件:水源以山泉、地头水柜、水井为主,符合饮用水标准条件。 ④羊舍建设: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质干燥的地方建造。羊舍为木楼二层结构,羊床离地面50cm以上,每只羊占舍内面积0.5m2~2.0m2。⑤疫病防治:每年都适时进行口蹄疫、羊三防四联苗等防疫注射,实行早春驱虫和夏秋药浴;加强防治羊羔病,提高羊羔成活率。 (4)产品收获、屠宰技术规定:①隆林山羊6月龄即可屠宰,屠宰体重为:6月龄公羊20kg以上、母羊18kg以上;成年公羊48kg以上、 母羊41kg以上。羯羊51kg以上。成年羊屠宰率52.2%,净肉率36.34%。②隆林山羊屠宰,需经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检疫按照按照动物检疫规程进行。 (5)生产记录要求:对养殖户或养殖场所有羊只应准确、可靠、完整进行记录,要求有购入、配种、产羔、增重、饲料消耗记录;种用管理记录;饲料、饲草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记录;疫病防治记录;出栏销售记录等。记录保留2年以上。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被毛:毛色有纯白色、纯黑色、黑白花、麻黄及褐色等,以黑色为主。腹下、四肢上部被毛和公羊的鬃、鬣毛较粗长。 体形特征:成年羊体型硕大,体质结实匀称,体躯似长方型,背腰平直,肋骨开张,后躯稍高,头大小适中,公、母羊均有须、髯和角,角扁平向上、向外、向后螺旋状弯曲,少数羊颈下有肉垂。公羊鼻部稍隆起;母羊鼻梁平直,后跨比较开阔,乳房较发达,乳头较粗长。四肢端正粗壮,肌肉发达。 (2)内在品质指标:隆林山羊肉质细嫩而有弹性,颜色鲜艳,结缔组织少,脂肪坚实、色白,背部脂肪分布均匀。其味鲜美,膻、腥味小。 经检测:羊肉含蛋白质18.5g/100g,脂肪1.71g/100g,水份75.4g/100g,胆固醇72mg/100g,铁48.0mg/kg,锌39.4mg/kg,硒0.0325mg/kg,羊肉是低能量高蛋白肉食品,各种微量元素含量高,胆固醇低。(3)安全规定:产品生产、销售必须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养殖基地的管理,加大保种选育力度,实施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通过引进和吸收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包装规定:
(1)活体运输标识:隆林山羊活体外调运输凭免疫耳标、动物运输检疫证明、非疫区证明等证件运输;种羊外调的,加挂种羊标识、非特定疫病证明等。运输车辆搭层分格装羊(不宜整个车箱混装一大群),每格装5只~10只,车辆装前卸后全面消毒。 (2)肉产品包装:依照羊肉质量分级标准,包装规格为20 kg/箱~25kg/箱,冷冻贮藏,全程冷链运输。贮藏、运输必须符合《家畜屠宰、加工企业兽医卫生规定》的要求。

证书持有人:
隆林各族自治县畜牧品改站

地域保护范围:
隆林山羊产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的德峨乡、猪场乡、克长乡、蛇场乡、介廷乡、岩茶乡、隆或乡、金钟山乡、革步乡、天生桥镇、者浪乡、桠杈镇、者保乡、平班镇、沙梨乡、新州镇等16个乡镇,其中主产区是德峨、猪场、蛇场、克长等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7′~105°41′,北纬24°22′~24°59′,全县总面积3552.96平方千米。年饲养20万只,产量2000吨(按年出栏10万只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