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桑蚕茧

黔江桑蚕茧茧色洁白,色泽均匀,茧形匀整,缩皱匀浅,茧衣蓬松,茧层厚实。

2.1 土壤地貌。黔江区地形特点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向东倾斜,属典型的山地地形,土壤成土母质以石灰岩、砂页岩、第四红土、洪积物、河流冲积物母质为主。耕地土壤分为水稻土、红壤土等5个土类。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中有机质含量(平均值)20.88g/kg,PH值(平均值)5.7,有效磷(平均值)31.1mg/kg,全氮(平均值)1.98k/kg,全磷(平均值)0.355g/kg,全钾(平均值)17.4g/kg;生产海拔高度大多数在400~10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68%,生态环境优良,耕作层土壤深厚,发展桑蚕茧生产基础扎实,土地增产潜力大。 2.2 气候。黔江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具有典型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年均气温15.4℃,年均无霜期273.5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172.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078.3小时,10℃的有效积温超过3000℃;生产季节4~10月份(近三年平均)日照时数753.3小时,降雨量905.6毫米,区内昼夜温差较大,夏秋气候较凉爽,自然气候条件宜桑宜蚕。

3.1产地选择。黔江桑蚕茧选择在生态环境优、通风条件好,海拔400~1000米的区域生产。 3.2 品种选择。桑树品种以适宜黔江气候的“强桑1号”“农桑14号”等优质高产品种为主,桑树种子和苗木质量执行《桑树种子和苗木》(GB19173)标准,桑树萌发温度为12℃,萌发时间为3月初。蚕品种春季、晚秋季以川山×蜀水、芳锈×白春及秋华×平30(雄蚕)品种为主,夏秋季以抗脓、抗高温的华康2号、781×7532等品种为主,蚕种质量执行《桑蚕一代杂交种》(NY/T326)和《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标准,春季蚕卵孵化时间为11天,夏、秋季为10天,温度为25.5℃。 3.3生产过程管理。黔江区在长期的栽桑养蚕生产实践过程中,创建了具有黔江特色的“六化五配套”栽桑养蚕技术路线:“六化”即桑蚕品种优良化、桑园管理标准化、小蚕共育专业化、大蚕大棚饲养简易化、方格簇结茧自动化、消毒防病统一化;“五配套”即一户农户3亩桑园配套1个室外养蚕大棚、1个储桑池、1个消毒池、1个蚕沙坑、培养1个养蚕技术明白人。 3.3.1桑园生产过程管理中严格执行《丰产桑园栽培技术规程》(DB50/T 907)标准,加强水、肥、土、桑树修剪整形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管理。 3.3.2养蚕管理过程严格执行《桑蚕小蚕共育技术规范》(DB50/T 374)、《桑蚕大蚕饲养技术规范》(DB50/T 375)标准,于4月底开始养蚕,10月上旬结束,全年4季7批次养蚕,养蚕前后,做好大、小蚕室、蚕具、环境的消毒工作及桑叶、蚕沙处理,做到合理分批。 3.4产品收获及处理。 3.4.1采茧:熟蚕上簇后,春季和晚秋季7~8天采茧,夏秋季5~6天采茧。采茧时先拾去簇中死蚕和烂茧,清除杂物,双宫茧、黄斑茧等选出单独分装。按上簇先后,先上先采,后上后采。采下来的茧应注意轻放,各类蚕茧分级放置。 3.4.2售茧:出售时装茧容器通风透气;运茧时减少振动,防止日晒雨淋,不同品种的蚕茧,严格区分上茧、次茧,严格执行《桑蚕鲜茧质量检验技术规范》(DB50/T 408)标准。 3.4.3烘炕:为保证全茧质量,烘茧温度高温区115℃~120℃,中温区105℃~110℃,低温区75℃~85℃,严格执行《桑蚕鲜茧烘炕技术规范》(DB50/T 407)标准。 3.4.4储藏:鲜茧、半干茧的储藏场所应通风阴凉,干茧储藏场所应干燥防潮,并保存储藏记录2年以上。

产品特征:
4.1 外观品质描述 黔江桑蚕茧茧色洁白,色泽均匀,茧形匀整,缩皱匀浅,茧衣蓬松,茧层厚实。 4.2 内在品质指标 品名 洁净 (分) 解舒率(%) 万米吊糙(次) 解舒丝长 (米) 黔江桑蚕茧 ≥96.00 ≥75.00 ≤1.0 ≥850.0 4.3 安全要求 黔江桑蚕茧质量符合《桑蚕干茧》(GB/T 9176)标准相关安全要求。

包装规定:
黔江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内的生产经营者,在生产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证书持有人:
重庆市黔江区蚕业管理总站

地域保护范围:
黔江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重庆市黔江区马喇镇、黑溪镇、鹅池镇、石家镇、阿蓬江镇、黎水镇、沙坝镇、白石镇、黄溪镇、中塘镇、濯水镇、石会镇、金溪镇、太极乡、杉岭乡、金洞乡、五里乡、水田乡、白土乡、蓬东乡、新华乡共21个乡镇,涉及131个行政村、居委。桑园覆盖范围东至五里乡五里村、南至鹅池镇鹅池村、西至沙坝乡脉东村、北至黎水镇竹园村,地理坐标:东经108°28′-108°56′、北纬29°04′-29°52′之间,生产海拔高度400~1000米,桑园生产规模为6666.7公顷,鲜茧年产量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