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豌豆

  • 更新日期:
  • 保护日期:
  • 保护范围: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 特产分类:
  • 颁发机构:
  •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

同仁豌豆豌豆呈乳黄色,颗粒大饱满,味美、炒后味道香、脆。

2.1 土壤地貌情况 同仁豌豆保护区域土壤类型以栗钙土、灰钙土和灌淤土为主,质地壤土,微碱性,平均有机质总含量为16.5g/kg,地下水资源丰富,耕性和肥力较好,通气透水,供肥保肥能力适中,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为同仁豌豆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根系发达,根状茎贮藏养分,因而孕育了品质优质的同仁豌豆。 2.2 水文情况 同仁豌豆保护区域主要河流有隆务河、达那河及其支流等19条等河流,水资源较为丰富,是豌豆的主要灌溉用水来源。发源于黄南山地夏德日山,是黄河在青海东部的一级支流,水质清澈优良。同时,种植区域无化工等污染性工矿企业,无“三废”排放和空气污染,也没有重金属污染历史,使得同仁豌豆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 2.3 气候情况 同仁豌豆保护区域温度垂直变化明显,地区差异显著,光照充足,日射强,平均气温5.5℃,年日照总时数达2634.9小时,无霜期约150天,气温较差13.7℃。生长期的积温可达2500℃,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该气候有利于豌豆的生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果实营养物质积累多,因降雨量小,降低了豌豆受有害生物侵染的几率,所产豌豆颗粒大饱满,产量高,品质好。

3.1 产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 3.1.1 整地 在头一年前茬收获后及时秋翻,耕深15-20厘米。未进行秋翻的土地,播前要进行翻耕(深度20-25厘米),耕后要及时耙耱碎土,清除残茬,整平待播。 3.1.2 施肥 播种前对耕地进行施底肥、翻耕、耙、耱等工作。在翻耕前施商品有机肥400公斤。 3.2 品种选择 同仁地区主要品种为:大青豆。 3.2.1 选种 豌豆种子质量符合规定的大田用种。 3.2.2 种子处理 豌豆种子采用隔年的种子,播前晒种2天-3天,根据土壤的湿度进行直播或者泡种。 3.2.3 播种时间 播种期为3月下旬-4月上旬 3.2.4 播种方法 采用撒播方式,播种深度3-4厘米。 3.2.5 播量与播量密度 播后要镇压、耱地。按照质量进行播种,豌豆播种量每亩为55-67千克。 3.3 除草 中耕进行人工除草1-2次。 3.4 灌溉 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进行一次苗期灌水,其它地区以雨水为主。 3.5 收获 青豌豆开花后15-18天子粒育葵时采收,干豌豆于豆荚枯黄时收获。

产品特征:
4.1 同仁豌豆外在感官特性 豌豆呈乳黄色,颗粒大饱满,味美、炒后味道香、脆。 4.2 内在品质特征 同仁豌豆为高原优质产品,钾≥1060mg/100g,膳食纤维≥20.5g/100g,蛋白质≥25.4g/100g,维生素E≥5.9 mg/100g,钙≥69.5mg/100g,磷≥408mg/100g,铁≥0.59mg/100g。 4.3 安全要求 同仁豌豆严格按照NY/T 5208无公害食品豌豆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按照GB/T 10460的要求进行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

包装规定:
在同仁豌豆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同仁豌豆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同仁市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明确表述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证书持有人:
同仁市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地域保护范围:
同仁豌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范围包括:隆务镇、保安镇、兰采乡、双朋西乡、扎毛乡、黄乃亥乡、曲库乎乡、年都乎乡、多哇乡、瓜什则乡、加吾乡2镇9乡7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5°01′~35°47′,东经101°38′~102°27′之间,种植豌豆面积为2400亩,年产量为45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