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酱油

温江滴窝油非转基因纯天然手工古法酿造酱油成都特产部分地区包邮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温江酱油,又称为窝油或滴窝油。产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清光绪年间,由郑全盛开办的“全盛号”酱园所创。产品具有色鲜味美、香气浓郁、开胃健身的特点。抗日战争时期,经入川的外省人士食用后广为介绍而名传四方。与酥糖、肥儿粉并称为“温江三绝”。其独特工艺与温江所处的地理、气候、水源紧密相连。是其它地域所不能使用的工艺。因此独具地域和环境特点。

  温江生态环境优越,是大成都的“都市绿肺”,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球国际花园城市。全区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优质,为温江酱油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温江酱油采用的生产工艺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酿造工艺与温江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环境有机结合,生产的酱油具有体态清亮,色泽鲜亮,挂壁,深红棕色,无沉淀,酱、酯香气浓郁、口感鲜美醇厚,余味绵长,咸甜适口的特征。    

  温江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于温江酱油制曲、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繁衍和生长,而在成都冲积平原的土壤之下的地下水资源是温江酱油酿造的关键。经检测良好的温江地下水水质,富含多种矿物质,尤其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锶、硒、偏硅酸等,正是优质的水质和各种丰富的矿物质的存在,才给温江酱油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丰富的矿物质养料和水分,使其充分生长并产生大量的酶类,促使大豆等原料分解,从而造就了温江酱油色鲜味美、香气浓郁、质浓味淳、开胃健身、久储不变的特点。
 

  历史悠久

 

  温江酱油历史悠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大约1744年)就已开始生产,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它的历史超过德阳酱油(清朝同治年间大约1867年)、中坝酱油(清朝道光年间大约1849年)这两个传统酱油100多年。温江是有记载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调味品产地之一。
 

  工艺独特

 

  温江酱油的酿造工艺迄今已有二百年余的历史。“温江酱油”选用上等黄豆、小麦为原料,经过天然发酵,日晒夜露8个多月制成酱坯,装入木桶内,成熟酱坯遇冷回润产生汁液,顺着木桶缝隙滴入油窝内,故又称为窝油或滴窝油。其独特工艺与温江所处的地理、气候、水源紧密相连。是其它地域所不能使用的工艺。具有不可复制性。
 

  一滴上好的温江酱油要经过十多道工序,从最初的精选大豆到最后的成品,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执行安全卫生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只有严格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酱油才是纯正的‘温江酱油’。”从事温江酱油酿造多年的师傅说道,即便是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温江酱油的制作工艺也只是在清洗、浸泡、蒸熟等工序上部分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关键工序上仍然采用传统工艺,而温江酱油的制作工艺流传至今已有了200多年的历史。

 

  品质优良

 

  经检测使用温江酱油的传统酿造工艺生产的酱油中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糖份、和B种维生素等17种有益成分。具有营养丰富、酱香醇厚、色鲜味美、香气浓郁、质浓味淳、开胃健身、久储不变的特点。是面食和烹调的优在自然条件下储存一两年不变质等特点。其它同类产品无法超越。
 

温江酱油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大豆: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规定。

2.小麦:产自产地范围内,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规定。

3.食用盐: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规定。

4.水:产地范围内的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规定。

二、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大豆清洗→浸泡→蒸煮→冷却→拌生麦粉→制曲→露晒发酵→翻醅→成熟→压榨提取→灭菌→成品灌装。

2.工艺控制

(1)原料处理大豆浸泡10小时,蒸煮1.5小时至2.5小时,冷却至45℃至52℃,与小麦粉拌和,大豆、小麦粉比例6:4。

(2)制曲接种温度38℃至40℃。料层厚度≤30cm,48小时后成熟。

(3)发酵采用高盐稀态露天常温发酵,加入18%的盐水,加曲料后搅拌,每天搅拌,发酵时间6至8个月。

  (4)酱油取:压榨取汁。

  (5)灭菌间接蒸汽法灭菌。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鲜亮,挂壁,深红棕色,酱酯香气浓郁,口感鲜美醇厚,余味绵长,咸甜适口。

2.理化指标:

名称

全氮g/100ml≥

氨基酸态氮g/100ml≥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g/100ml≥

特级

1.6

0.8

15

一级

1.5

0.7

1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温江酱油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温江酱油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