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黄鱼

温州大黄鱼条形修长,肥满度要求≤1.25,背、侧面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唇橘红色,胸鳍尖长,鳍条黄色或灰黄色。蒸煮后肉质呈蒜瓣状,肉质细腻,口感鲜甜,具有温州大黄鱼固有的滋气味。

(1)地域特点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全境介于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之间。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3~19.4℃,最低平均气温4.9~9.9℃,最高平均气温26.7~29.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受亚热带海洋季风、较强太阳辐射、海洋水体调节和地形影响,冬季冷空气因西北群山阻挡而减轻侵袭强度,夏季暖湿气流活动因地形抬高而多云雨,形成这种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温州海域面积8649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247.6千米,其中大陆岸线长575.90千米,海岛岸线671.71千米。拥有海岛711.5个,其中无居民海岛676.5个,港湾与岸线众多,集河口型、海岸型和岛屿型为一体,海洋渔业开发条件良好。 (2)海洋资源与水文特点 全市近岸海域有浮游植物172种、浮游动物221种、底栖生物226种、潮间带生物254种。拥有鱼类424种、虾类80余种、蟹类134种、贝类425种,大型藻类178种,主要经济品种包括大黄鱼、鲳鱼、梭子蟹、荔枝螺、泥蚶、紫菜等,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南麂列岛被称为世界贝藻王国,有36种贝藻目前在中国沿岸仅见于南麂海域,如黑叶马尾藻、头状马尾藻和浙江褐茸藻。 温州境内的瓯江、飞云江、鳌江及众多溪河等水系注入,夹带着大量泥沙和有机营养物质,为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沿岸径流、黄海冷水团南缘部分和台湾暖流三个不同性质的水系交汇,这是形成温州传统渔场的重要因素。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水系含沙量高,因受潮汐顶托作用,河口区海域特别混浊。台湾暖流常年保持高温、高盐特征,春、夏自南而北楔入,夏、秋盘踞在渔场东侧,逐渐向西侧沿岸靠拢,冬季影响势力则向南退缩。黄海冷水团冬季在西北风吹送下,以舌状伸向东海,每当春节以后,随着台湾暖流势力的增强及西北风的减弱逐渐向北退缩。海区年平均水温18.7℃,月平均最高水温27.8℃,最低9.6℃,极端最高水温32.1℃,极端最低水温5.7℃。海水盐度28.8~33.5,年平均30.51。温州境内有三湾多岛,即乐清湾、大渔湾和沿浦湾,洞头列岛、北麂列岛、南麂列岛和北龙列岛,近岸海域受浙江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及上升流共同影响,生物资源丰富,为温州大黄鱼在生殖、育肥、越冬等各生活史阶段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1)产地要求 养殖海区的pH7.5~8.5,盐度18~32,水温大于7.5℃(8~30℃),溶解氧4mg/L以上。其它水质指标应符合NY 5362。周围环境远离河口湾,没有工业污水和农业、生活污水等污染源注入。鱼种培育区流速小于0.2m/s,成鱼养殖区域流速0.2~0.5m/s,不得大于1m/s。围网养殖区应选择风浪较小,潮流畅通,滩涂平坦且能避台风,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大潮汛最低潮位时,围网内的水位大于3m,流向平直,最大流速每秒1m/s,经挡网后流速在0.2m/s左右。网箱设置海区低潮位水深8m以上,确保网箱底部与海底距离2m以上。 (2)苗种质量要求 选择由自然海区采捕的岱衢族大黄鱼亲鱼并由省级及以上原、良种场培育的苗种,质量应符合《SC/T 2049.2大黄鱼鱼苗鱼种》的规定。 (3)养殖方式 ①第一阶段:规格为6m×6m的小网箱养殖,将苗种养成体重200g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②第二阶段:水体10000m3以上的大型深水网箱或围网养殖,将大规格鱼种养成体重600g以上的上市产品,养殖时间不少于6个月。 (4)养殖管理 ①放养密度:一般为5尾/m³~15尾/m³为宜,可少量混养鲷科鱼类、蓝子鱼等苗种,具体可根据鱼种的规格大小进行调整。 ②饲料和投喂:养殖过程以天然饵料为主,补充投喂配合饲料。使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应符合《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日投饵率在1%~3%。捕捞前一个月停止投喂。 ③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选择药物、防治措施应符合《NY 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 ④其它日常管理:按照《GB/T 20014.23良好农业规范第23部分:大黄鱼网箱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执行。 (5)产品起捕和包装 ①起捕:上市产品应在开放性海域中养殖时间不少于4个月,且达到上市规格。起捕作业宜在夜间进行,捕上的产品应立即装入容器,压实后覆膜遮光,以利于温州大黄鱼呈金黄体色。 ②包装:分活体鱼产品和冰鲜鱼产品包装。活体鱼产品可用海水冲氧运输;冰鲜鱼产品用泡沫塑料保温箱包装,先在箱底铺一层碎冰,再铺上一层塑料纸,将温州大黄鱼单条整齐排列,然后复盖一层塑料纸将鱼包住,再复盖一层碎冰封面,最后用胶带密封箱子。

产品特征:
(1)外在感观品质 温州大黄鱼条形修长,肥满度要求≤1.25,背、侧面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唇橘红色,胸鳍尖长,鳍条黄色或灰黄色。蒸煮后肉质呈蒜瓣状,肉质细腻,口感鲜甜,具有温州大黄鱼固有的滋气味。 (2)内在品质指标 上市的温州大黄鱼应符合肌肉粗脂肪≤8.4g/100g;肌肉粗蛋白≥16.5g/100g;氨基酸≥15.0g/100g。 (3)质量安全规定 温州大黄鱼质量安全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要求。

包装规定: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有关规定,对温州大黄鱼地理标志的使用作如下规定:凡在标志范围内生产经营的温州大黄鱼,并按照温州大黄鱼生产控制技术规范养殖、加工和销售的企业(户),在产品和包装上使用已获得的温州大黄鱼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签订相关合同,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温州大黄鱼地理标志负有监督管理职能,定期对登记的温州大黄鱼地理标志的地域范围、标志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鼓励单位和个人对温州大黄鱼地理标志使用进行社会监督。使用本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对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处。

证书持有人:
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地域保护范围:
温州大黄鱼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主要涉及龙湾区、洞头区2个市辖区,瑞安市、乐清市2个县级市和平阳县、苍南县2个县,具体界定为:北纬27°~28°之间海区,向东延伸至东经125°58′06″、北纬27°00′00″和东经127°15′06″、北纬28°00′00″的连线范围内海域,以及乐清市管辖的乐清湾海域。保护区域面积652万公顷。现有温州大黄鱼养殖总面积75万平方米,年产量10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