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卤铜鹅

湖南武冈特产铜鹅真空整只即食香辣鹅肉熟食卤菜邵阳卤味特产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武冈卤铜鹅,湖南省武冈市著名的小吃,属于湘菜系。成品色美味香、口感独特,有生津止渴、健脾胃养颜护肤之功效。武冈卤铜鹅采用当地出产的名贵中药材,用卤鼎熬制成卤水,将武冈铜鹅肉去骨反复浸煮、凉干而成。

武冈卤铜鹅,湖南省武冈市著名的小吃,属于湘菜系。成品色美味香、口感独特,有生津止渴、健脾胃养颜护肤之功效。武冈卤铜鹅采用当地出产的名贵中药材,用卤鼎熬制成卤水,将武冈铜鹅肉去骨反复浸煮、凉干而成。

 

武冈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也是千年王城。几百年来,武冈形成了独特的“小王城”饮食文化。武冈卤菜风味独特,产品畅销东南亚和美国市场,武冈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卤菜之都”。

 

武冈卤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武冈卤菜属于药卤,其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以产自武冈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谷中的大茴、小茴、桂皮、花椒等20多味药食同源的香辛料熬制成卤水,对豆制品、畜禽及其附件采用卤水反复浸煮等独特方法精制而成。据说,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分封至武冈后,他将武冈卤菜供奉给朝廷,从此,武冈卤菜成了朝廷贡品。


武冈卤铜鹅的秘诀在于卤水。据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专家评审报告显示,“武冈卤菜”卤制原料成分所示药物,均为温热芳香挥发油之类,作为药材具有温热散寒,有治疗里寒证,暖胃,杀虫止呕、止泻等功效。因此,武冈卤菜常卤常鲜,越卤越香,回味无穷,这是其他任何卤菜不可比拟的。


武冈卤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久负盛名,考究其发展沿革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武冈卤菜属于药卤,其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以产自武冈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谷中的大茴、小茴、桂皮、花椒等20多味药食同源的香辛料熬制成卤水,对豆制品、畜禽及其附件采用卤水反复浸煮等独特方法精制而成。据说,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分封至武冈后,他将武冈卤菜供奉给朝廷,从此,武冈卤菜成了朝廷贡品。

 

据1997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武冈县志》记载,1979年,武冈城有卤味门店19个,但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末,武冈一直没有形成上规模的卤菜企业。贵为皇室贡品却一直养在“深闺”,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使卤菜产品受保鲜保质影响,产品一直未能走出远门。2000年以后,武冈卤菜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1年,武冈市提出了“卤菜之乡”“铜鹅之乡”“脐橙之乡”的“三乡”建设设想,从而使武冈赢得了“世界美食看中国,中国卤菜看武冈”的美誉。

 

相传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丹,遣卢、侯二生入东海求仙丹。卢、侯二道自知无法炼出长生不老之丹,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逃居湖南武冈云山。他们深居简出,就地取材,采用宫廷饮食配方,结合炼丹的中药配方,始制豆腐和食品,这便是武冈最早的卤菜,之后由于口味独特,卤制方法逐渐传入民间。

 

武冈,古称都梁。2200多年的古城历史,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美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其中武冈卤菜久负盛名,自唐代中叶其卤制方法经宫廷慢慢传入民间,清代被列入皇家贡品,作为民间和官场相互往下来的礼品历代相传,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武冈卤菜属于“药卤”是原生态绿色食品,其独特的卤水和特殊的制作工艺,是其它卤菜无可比拟的。武冈卤菜工艺非常讲究,均采用大茴、小茴、桂皮、花椒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熬制成卤水,对豆制品和畜禽及其附件采用卤水反复浸煮等独特方法精制而成,具有益气补血,生津开胃,提精养神之功效,常食有益健康,既是宴宾佳肴,又是风味休闲佐餐,旅途休闲食品,更是馈赠贵宜的最佳礼品。武冈卤菜产品主要有卤豆腐系列、卤铜鹅系列、卤猪肉系列、卤牛肉系列、卤蛋系列等10余个系列100多个品种。 

 

从明清时期到29世纪80年代末,武冈市有千家万户养铜鹅的鼎盛局面,但由于受市场冲击,铜鹅养殖曾一度“缩水”。2000年以来,武冈市委市政府为了把这一历史悠久的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07年2月,该市又成立了特色产业开发办公室,主导武冈铜鹅、卤菜产业发展,先后在广交会、珠洽会、全国零售商品对销会等商贸活动中进行广泛宣传,并在经费保障、铜鹅养殖、销售、用地等方面制定了宽松政策,还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武冈铜鹅”商标,向国家技术监督局申请地理标志性产品保护。良好的政策给铜鹅养殖业注入了活力,铜鹅养殖已经成为该市农民增收的一个新项目。2007,全市狠抓卤菜原料基地建设,玉屏种鹅场、曹家塘鹅场、百万铜鹅养殖公司等相继建成。中央七套每日农经栏目也深入该市采访铜鹅养殖。截止当年,该市出笼铜鹅1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有10个,存笼种鹅300羽以上的养殖大户2000多个。并远销罗马尼亚、捷克和黑龙江、广西、宁夏等国际国内市场。

 

由于武冈卤菜配方原由宫廷传出,一直相当保密,传统卤菜作坊采取传男不传女的单传方式传授。造成了卤菜产业发展长期处于无序生产、自发生产的家庭作坊状况。据1997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武冈县志》记载,1979年,武冈县城就有卤味门店19个,但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末,武冈一直没有形成上规模的卤菜企业。贵为皇室贡品却一直养在深闺,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使卤菜产品受保鲜保质影响,产品一直未能走出远门。2000年以后成为武冈卤菜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1年,该市提出了“卤菜之乡”“铜鹅之乡”“脐橙之乡”的“三乡”建设设想。从而使武冈赢得了“世界美食看中国;中国卤菜看武冈”的美誉。2003年以来,该市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旅游活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以基地建设为依据,以地方名优农产品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把卤菜产业作为全市主导产业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年以后,华鹏食品公司、福元卤业公司、亚太食品公司、法新豆腐、云山食品公司等卤菜企业相继成长。随着设备改良,规模扩大,“华鹏”“乡里妹”“金福元”等商标相继问世。“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农博会金奖”“国际著名商标”等殊荣也陆续花落武冈卤菜企业。卤菜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心比重也提升到了重要位置。龙头企业不断增加,产品对外影响力明显增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地理地标】

武冈位于雪峰山东南麓与南岭山脉北缘,属湘南丘陵区向云贵高原隆起的过渡地带。境内有资水和夫夷水两大水系,大小溪流150条,有天子山、照面山等五处海拔千米以上的山系,有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形地貌多样,有独特小气候的山丘岗地平原齐全。武冈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处湘西南五县(市)中心,形成的铁路,公路全方位立体交通,年均气温16.6℃,年均降雨量1396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1%,年均日照时数1520小时,年均无霜期277天,土壤种类多,由山、丘、岗、平齐全,成土母质多样,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紫色砂页岩、花岗岩等土壤类型。适应性广,土质肥沃,优越的土壤环境宜于种植业的生长发展。地理位置优越,水系发达,龙溪江、滔江等资江支流横贯其间,湖面广阔,牧草丰富,无污染源,便于防疫,是武冈铜鹅养殖、孵化鹅苗养殖的有利自然条件。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和湖南省农大有关专家于1982年8月对全省的地方鹅种进行鉴定,武冈铜鹅在湖南四大鹅种中名列前茅。适应性强,抗病耐寒,耐粗食容易饲养,采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等。武冈铜鹅分青、黄两种。青铜鹅的颈部、翼羽、尾羽呈灰褐色,腹下绒毛乳白色,黄铜鹅羽毛全白,嘴、趾、蹼及皮肤均为黄色。武冈铜鹅肉质鲜美、细腻,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文化背景】

“武冈铜鹅”民俗始于唐初,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是民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必备的一种独特的民俗仪式。武冈铜鹅作为一种地方独有的畜禽品种,因喙、蹼呈黄色或青灰色似黄铜青铜,其叫声似打铜锣之音而得名。在南宋初年,武冈铜鹅就有“世之名鹅”的美誉。从明朝起,武冈铜鹅与洞庭湘莲、宁乡猪一起被誉为湖南农业“三宝”。

武冈铜鹅养殖历史悠久,被人们象征为吉祥、康健、子孙发达的物种,因此有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色彩。武冈铜鹅民俗文化分礼仪民俗、养殖民俗、食用民俗三大类。

  • 礼俗民俗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人们对礼仪很讲究,在武冈,把铜鹅作为一种礼仪物体,有贡奉、婚嫁等诸多的礼仪风俗。比如迎娶新娘时,男方必须用抬盒送一公一母两只武冈铜鹅至女方,象征着夫妻恩爱、双方父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子孙发达。

  • 养殖民俗

由于武冈铜鹅属环保低碳草食动物,喂养成本极低,农业养鹅的习俗一直传至现在。比如鹅舍应坐北朝南,采用敞棚式或半开放式;孵化小鹅时,往往要在母鹅草丛里放一具铁器,防止在孵化时遭雷击。

  • 食用民俗

民间的婚、丧、嫁、娶、逢年时节,武冈铜鹅是必备的礼仪和菜肴之一,要置办铜鹅全席。铜鹅烹饪、加工技艺大致有五类,一是清炖汤鹅,味鲜肉嫩,属下酒珍品。二是米粉鹅,香酥爽口,百吃不腻。三是血浆鹅,颜色呈酱色,味辣有嚼劲,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血浆鹅、米粉鹅、清炖鹅在武冈民间又称“一鹅三吃”。四是烤鹅,颜色呈枣红色,脂肪少,皮肉十分酥脆,外焦里嫩,味道更加香美。五是卤鹅,经卤制后,口感香嫩、脆滑,而且更便于储存保鲜。

如今,武冈铜鹅(民俗)已被列入第二批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文化积淀】

古城武冈,古称“都梁”,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古城历史,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美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在这片山青水秀、风景宜人的古老土地上,有着富饶的物产,铜鹅便是其中翘楚。自唐代中叶其卤制方法经宫廷慢慢传入民间,清代被列入皇家贡品,作为民间和官场相互往下来的礼品历代相传,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

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村景》:“黄昏吹角闻呼鬼,清晓持竿看牧鹅。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

戏曲家刘佑民《咏武冈铜鹅》:“铜鹅天地在武冈,资水岸边是鹅乡。浮水鹅群美天地,云山佛像笑口欢。铜鹅精制成卤菜,风味醉人放醇香。喜爱五洲好朋友,多来卤都开眼光。”

 

【品牌建设】

铜鹅产业是武冈市农业主导产业,也是该市唯一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中畜禽品种。从明清时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武冈有千家万户养铜鹅的鼎盛局面,但由于受市场冲击,铜鹅养殖曾一度缩水,物种甚至濒临灭绝。娇气的“武冈铜鹅”因为鹅蛋产蛋量低,孵化难度大而繁殖慢,为将武冈卤菜产业做强做大,提供充足的卤菜原材料,满足卤菜加工业的需要,市委、市政府相当重视,并出台相关的文件与记要,专门成立了特色产业开发办公室,确立了“项目带动、龙头拉动、整体发动”的发展思路,借助良好的政策平台,武冈特色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地方特色产品为品牌,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从2007年起每年从财政拔出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铜鹅保种、养殖发展、产品开发。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联系市内上千家养殖大户,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将公司与农户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广大养殖户结成连利连风险的共同休,使农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服从公司生产安排和指导,无偿获得技术服务和饲料、鹅苗、疫苗药品的低价供应,优先按合同价回收销售其产品,切实解决了武冈铜鹅养殖中存在资金筹集难、技术咨询难、产品销售难的问题,逐步加大了对“武冈铜鹅”产业的投资力度,与多家铜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带动农民增收”围绕武冈铜鹅、卤菜产业,全力建基地、兴加工、促销售,实现了武冈铜鹅产业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增收、公司不断壮大的三大目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知识链接】

武冈卤菜属于“药卤”,是原生态绿色食品。其独特的卤水和特殊的制作工艺,是其它卤菜无可比拟的。武冈卤菜工艺非常讲究,均采用大茴、小茴、桂皮、花椒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与猪骨汤熬制成卤水,采用卤水反复浸煮等独特方法精制而成,具有益气补血,生津开胃,提精养神之功效,常食有益健康,既是宴宾佳肴,又是风味休闲佐餐,旅途休闲食品,更是馈赠贵宜的最佳礼品。

武冈铜鹅制作工艺流程:选料→侯宰→电晕→宰杀沥血→烫毛→脱毛→净膛→内脏处理→预冷→分割→清洗→卤制→拌料间→化验检测→修剪→装内袋→真空封袋→高温杀菌→外箱包装。

它的菜肴加工方法很多,如板鹅、红烧鹅、清炖鹅、米粉鹅等。武冈县城有专门的“铜鹅餐馆”,经厨师烹调,可制作出清炖鹅肉、小炒鹅杂、蒸烹心肝、煎炸脖颈、烧烤鹅蹼、酒喷鹅头等十几种传统名菜,特设的“全鹅席”,五花八门,不离鹅身,品尝者无不拍手称快。


武冈卤铜鹅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材料要求。

1. 原料鹅:选用武冈本地产纯种武冈铜鹅或武冈铜鹅与莱茵鹅杂交一代,生长龄期80天左右,公鹅毛重5.0kg至6.0kg,母鹅毛重4.2kg至5.5kg。

2. 卤汁:采用本地云山产的大茴、小茴、公丁、母丁、香叶、桂皮、沙神以及山奈、甘草、良姜、呈茄子、白子、干松、陈皮、桂子、关桂、八角、橘皮、白蔻、白芷、草果、千里香、排草等卤剂,与猪骨汤熬制成卤水,保持原味卤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二)加工工艺。

1. 工艺流程:选料→侯宰→电晕→刺杀→烫毛→脱毛→净膛→分割→预煮→漂洗→卤制→离心脱水→修剪→装内袋→真空封袋→高温杀菌。

2. 关键工艺:

(1)从宰杀到卤制的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

(2)预煮:水温控制在45℃至48℃之间,时间控制在5至6分钟内。

(3)熬制卤汁:把按比列配好的卤剂放入铁锅中用微火炒制之干燥发出微香,与猪骨汤旺火熬制,猪骨汤按5千克猪骨配50升自来水炖制而成,熬制30至35分钟。

(4)卤制:把预煮好的半成品与卤汁一起沸煮、熬制。卤汁应全部淹没半成品,每次卤制半成品不超过30千克,卤汁与半成品重量比1.5:1,分两次卤制,熬制20至25分钟,颜色至黄褐色。

(5)高温杀菌:温度118℃至122℃的水蒸汽杀菌,时间2秒至3秒。

(三)质量特色。

1. 感官特征:表面美观洁净,呈黄褐色,色泽相对一致;肌肉组织致密,条、块或个体周正,具有武冈卤铜鹅固有的香气与滋味,回味悠长,咸淡适中。

2. 理化要求:水分≤60%;蛋白质≥30%;食盐(以NaCl计) ≤2%;总酸(以肌肉计) ≤1.3%;酸价(以脂肪计) ≤4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12mg/kg;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武冈卤铜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南省武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