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呈长条形,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叶底绿亮匀整,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爽浓郁,回甘生津。

(1)土壤地貌情况 信阳地处大别山西段和桐柏山区的东段北坡,地势南高北低,是岗川相间、形态多样的阶梯地貌。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周边群山环绕,两山首尾相接,连成一体,蜿蜒于豫鄂边界,是江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信阳山区的土壤类型多为黄棕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PH值在4.0-6.5之间。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1%以上、全氮0.1%、速效磷5.15ppm、速效钾98.33ppm,肥力较高,无污染源,非常适合信阳毛尖生长。 (2)水文情况 境内水资源丰富。信阳河流众多,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淮河横贯全境长309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8%,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支流10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49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126条。境内的淮河支流密集,淮干南部支流大都发源于桐柏山和大别山,源短、坡陡、流急,水量丰富,流程在百千米以上的有浉河、竹竿河、潢河、白露河、灌河、史河,均按西南—东北方向汇入淮河。信阳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903座,总库容50亿立方米以上。全市平均水资源总量75.19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为34.88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3万亩。信阳境内水资源充足,自然环境优良,无大型工矿企业,多年来水质良好,比较稳定,为信阳毛尖生长提供了优质的水源保证。 (3)气候情况 信阳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又兼有山地气候特点。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日照时数1900—2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1—15.3℃,无霜期长,平均220—230天;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1000—1400毫米,多集中在茶季。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4—78%。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季天气多变,阴雨连绵,季均降雨量224—316毫米。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降水量多,暴雨常现,季均降水量478—633毫米。秋季凉爽,天气多晴,降水顿减,季均降水量177—225毫米。冬季气候干冷,降水量少,季均降水量91—120毫米。寒冷期短,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数年平均30天左右。3月中下旬开始,日均温达10℃,可持续220多天,直到11月下旬才下降,有效积温达4864℃。信阳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1产地选择 选择缓坡、土层深厚、易耕作的丘陵山地,海拔300至800米之间。土质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0-6.5之间的黄棕壤土。植被丰富,周边环境不得有污染源。在生产过程中不准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得使用未经发酵腐熟的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防止污染产地环境。 3.2品种选择 信阳毛尖的品种为信阳本地种。小灌木型,树高1-1.5米,树姿旺盛,多为半开展。中叶类,椭圆叶,叶梢渐尖,叶面隆起,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脉明显,成熟叶长7-10厘米,叶宽3.5-5厘米。叶质柔软,叶缘微波,芽叶肥壮,茸毛多。具有持嫩性强,结实率较高,耐寒,抗逆性强等特征。 3.3生产过程管理 3.3.1 茶园生态建设 在茶园四周或茶园内宜植树造林,推荐种植蜜源性植物。对茶园覆盖度没有超过60%的茶园,可间作套种绿肥和植株低矮的经济作物。在茶园四周或茶园的上风口,也可栽植有利于茶树生长的杉木、马尾松、泡桐等树种。林带与茶行宜隔2m以上,中间开隔离沟。 3.3.2 茶园开垦 茶园开垦要注意保持水土,在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至25°以下的,筑等高梯级园地。开垦深度50cm以上。 3.3.3 种植规格和施底肥 采用单条或双条栽方式种植,平地及15°以下的坡地茶园大行距为1.5m,小行距及丛距0.33m,双行双株。15°~25°的坡地茶园,修筑梯带后宜单行3株。种植前施底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 3.3.4 土壤管理 茶园每年要进行春耕、夏锄、秋挖三次耕作。耕作分浅耕(深度不到15cm)和深耕(深度超过15cm)。幼龄茶园和改造茶园的茶行间,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一般一年在茶树行间进行浅耕除草3-4次,浅耕深度为10厘米左右,不使用除草剂。茶树行间用山草、作物秸秆、修剪枝叶等进行铺草覆盖。在茶树幼年和青年阶段,浅耕宜在每次追肥之前进行;壮年茶园浅耕以疏松土壤为主,每年进行2次浅耕为宜。幼龄茶园深耕宜在9月结合施基肥进行;成年茶园宜在10月结合施基肥进行;衰老茶园一般结合低产茶园改造,在秋末冬初结合施用有机肥料深耕。经过多次耕作培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水透气;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率高,病虫害少的茶园可减耕或免耕。 3.3.5 施肥 以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生物肥和无机肥料。农家肥以堆肥、沤肥、家畜烘尿、厩肥、绿肥、沼气肥、秸秆、饼肥为主;生物肥以生物活性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以茶树专用肥为主。 3.3.6 茶树修剪 幼龄茶树应进行三次定型修剪;生产茶园应根据茶树的树龄、生长势等适时进行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或台刈等,修剪后应加强肥培管理。不断复壮树势,塑造高产优质树冠。 3.4 病虫害防治 3.4.1 防治原则 遵循防重于治的方针,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合理修剪、及时采摘、人工除草、秋冬季深耕清园、适当间作、茶园铺草等农业防治;大力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如安装杀虫灯、扦插黄板、保护天敌等。保持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 3.4.2 化学防治 信阳毛尖种植区域为丘陵、山地,人口相对稀少,植被覆盖茂密,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茶树少有病虫害发生,一般不需要使用农药。如需使用农药则执行《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要切实做到绿色防治。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应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3.5鲜叶采摘和处理 遵循采养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及时、分批次采摘。信阳毛尖按开采期分为春茶和夏秋茶。春茶一般3月中下旬分批次开采,5月上旬停采;夏秋茶采摘时间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下旬。采茶应保持芽叶完整、鲜嫩、匀净,采摘后采用清洁、通风性能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鲜叶采摘后需分级分批次用竹筛摊晾1-4小时后开炒,当天鲜叶当天炒完。 3.6 加工 3.6.1 加工条件 生产车间和加工器械应清洁、卫生、无异味,并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从事茶叶加工和包装的人员应身体健康,上岗前应经过生产技术培训。 3.6.2 加工工艺 信阳毛尖的加工制作工艺分为手工炒制和机械炒制。手工炒制工艺流程为:鲜叶分级→摊放→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毛茶整理→再复烘。如采用筛分方法,分级可在摊放后、生锅前进行。机械炒制工艺流程为:鲜叶分级→摊放→杀青→揉捻→解块→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如采用筛分方法,分级可在摊放后、杀青前进行。 3.7 生产记录要求 信阳毛尖生产过程管理、病虫害防治、鲜叶采收及处理要有记录,并加以收集整理,为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加工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要建立加工生产、储运、销售记录档案,必须准确、清晰、工整、完全。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产品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信阳毛尖呈长条形,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叶底绿亮匀整,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爽浓郁,回甘生津。 (2) 内在品质指标:信阳毛尖根据检测结果显示,茶多酚含量≥16%,咖啡碱含量≥3%,儿茶素总量≥13%。 (3) 质量安全要求:种植生产中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条件好的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进行生产,切实保障信阳毛尖质量安全。 信阳毛尖生产执行《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GB/T22737)》;《信阳毛尖清洁化生产技术规程(DB41/T715)》;《信阳毛尖品质标准》;《信阳毛尖茶手工炒制工艺规程(DB4115/T007)》和《信阳毛尖茶机械炒制工艺规程(DB4115/T007)》等标准的规定。

包装规定:
(1)包装标识:信阳毛尖内包装采用复合薄膜袋、纸袋等包装,外包装为金属盒、木盒、纸袋等包装,每小袋/盒装3g-500g,分等级包装。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标志、标签符合GB7718和GB191规定。产品有明确标签,内容包括: 产品名称、商标、产品执行标准、生产者及详细地址、净含量及包装日期,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 (2)标识:信阳毛尖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信阳毛尖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信阳毛尖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信阳毛尖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信阳毛尖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3)贮藏:产品贮存应置于清洁、干燥、无异物异味的冷库内,严防与潮湿地面接触,不得靠近有腐蚀性或易于发霉、发潮的物品,严禁与有毒有害、有污染的物品混存。 (4)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有防潮、防雨、防晒的设施,中转途中不得与潮湿地面接触。装卸时,应轻搬、轻放,防止包装破损。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潮湿、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证书持有人:
信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地域保护范围:
信阳毛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地域保护,覆盖信阳市境内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商城县、固始县、新县、潢川县、淮滨县和息县10个县区107个乡镇1110个行政村。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5′~115°55′,北纬31°23′~32°24′,保护面积为239170公顷,年均总产量稳定在14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