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海盐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 “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 “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盐城市区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阜宁的三灶镇、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洋港、黄沙港镇107.37平方公里滩涂,滨海县滨淮镇东罾村、玉华村78.5平方公里滩涂,响水县陈家港镇、黄海农场210平方公里滩涂。

盐城海盐质量技术要求

一、生产过程控制

1.制卤:

(1)纳潮、扬水:利用水库和蒸发区,充分沉淀海水中的泥沙,通过海水中泥沙悬浮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和絮凝沉淀作用净化海水。

(2)养殖:通过贝类、卤虫的自然养殖滤食海水中的藻类,减少海水中的氮磷含量。

2.结晶:

(1)深水结晶:利用防雨设施,深水结晶,深度常年保持在20cm以上。

(2)分晒:一、二级池面积比例达到6:4。

(3)灌池换卤:灌池或换卤用漂花卤,卤水清洁、透明度不低于15cm。

(4)活碴:从每年3月份开始活碴,一般连续蒸发量20mm至30mm活一次,盐碴要活透、活均匀,活碴一直至扒盐。

3.收盐、堆存:采用水力管道收盐,纯新卤洗盐、一次洗涤不循环,每吨盐用洗盐卤水2.0立方以上,一、二级池盐分廪堆放。

4.加工:原盐生产必须在本地完成,经粉碎、洗涤、脱水和干燥等物理方式精制而成各种食用盐。

二、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颗粒均匀、透光度高、不溶物少。

2.理化指标:

 

原盐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氯化钠,%            ≥                  

94.50

水分,% ≤                              

4.10

水不溶物,%          ≤                           

0.25

钙镁,%              ≤                             

0.40

硫酸根,%            ≤                             

0.70

 

加工盐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白度,度             ≥                             

70

氯化钠,g/100g       ≥            

97.00

水分, g/100g        ≤              

0.80

水不溶物,g/100g     ≤          

0.10

水溶性杂质,g/100g   ≤         

1.0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盐城海盐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苏省盐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盐城海盐的检测机构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