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姜豉

阳帆牌阳江姜豉350g广东阳光特产豆鼓原味黑干豆豉自制纯姜汁酱A8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17.9

阳江姜豉产于广东省阳江市。以阳江土产黑豆配以鲜姜经传统方法加工制成,质量松化、味道鲜甜、富于营养、具有无以伦比的绝妙风味,实为馈赠亲友,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流淌不息的漠阳江,哺育了280多万漠阳儿女,也缔造了驰名中外的名优特产,比如阳江豆豉、阳江姜豉。在阳江,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八旬老人还是三岁稚童,都知道阳江有三宝:豆豉、漆器和小刀。

千百年来,兼具智慧与勇敢的阳江人,继承了中国豆豉的优良生产工艺。他们就地取材,以本土种植的优质黑豆为原料,采用有盐常温发酵法制作,历经浸泡、蒸煮、制曲、发酵、阳光晒干等20余道繁复工序,耗时40多天精制而成。阳江生产的豆豉,颗粒适中,外形乌黑油润,皮薄肉多,豉肉松软,味道鲜美。尝一口,浓香醇厚,余味绵长,实乃居家旅行、迎来送往的必备品。

 

地标地理

阳江豆(姜)豉产地阳江,位于北纬21°28′45″-22°41′02″,东经111°16′35″-112°21′51″。高凉故郡阳江,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扼粤西之要冲,依山傍海,山海兼优,是一个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海滨城市。

阳江下辖一市二县三区,即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江城区、高新区、海陵岛试验区,东与江门市的恩平、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及茂名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电白县,南临南海。

由北向南倾斜的地势,依山傍海的环境,使得整个漠阳大地都接受着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浸润。全市长达350天以上无霜期,给阳江带来了年平均1876.2小时的光照。全市全年平均气温保持在23℃左右,年平均降雨量2300毫米左右,日平均气温≥10℃的稳定持续期336天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81%。正是无霜期天数与10℃以上日均温天数的基本一致,使阳江拥有大半年的豆豉生长期,可以避开春、秋两季霜冻危害,热量条件也能满足豆豉正常需求,并使阳江成为了豆豉生长的天然温床。

每一种名优特产,都有其独到的选材方法、严格的选材条件,贵为阳江三宝之一的阳江豆豉,也不例外。作为阳江豆豉主原料的黑豆,阳江地区出产的黑豆,奥妙之处在于,阳江地区属丘陵红土地带,充沛的阳光,充足的雨量,肥沃的土壤,适宜生长周期较长的黑豆的生长。

在阳江,黑豆种植面积约35000亩,年产量约9500吨,黑豆属旱地作物,一年可种植两造,每年春季3月播种,5月~6月份即可收成,第二造8月份播种,10~11月份可收成。每年从3月开始至10月结束的雨季期间,刚好又是黑豆的主要生长期,充沛的雨量和日照使黑豆生长良好。

制作阳江豆豉、阳江姜豉的辅助材料姜,选材也很讲究。阳江、南宁、柳州等地区所出产的姜体形大、质地厚实、风味明显,产量高,是为上选。

 

文化背景

旧时农家寻常物  而今始登大雅堂

阳江豆豉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早在明末清初,阳江就已制造出色、香、味俱佳的豆豉,其历史渊源出自一民间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名叫窦氏娘的妇女,有一年因遇上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而靠乞讨度日。有一天,她把吃剩的熟黑豆放入瓦罐装好,摆在角落里以备饥时再用。1个多月后,窦氏娘发现这些豆子全长出了白色的绒毛,窦氏娘只好将发了霉的熟豆子洗干净,为不让豆子再发霉,她又加了些盐进去。又过了几十天,窦氏娘偶然打开了瓦罐,闻到了一股奇异的香味,于是窦氏娘把它伴着饭吃,觉得越吃越香。从此之后,这种泡制熟豆的方法就流传开来,人们为纪念窦氏娘,就把这种豆子称为“窦氏”。由于它是豆制品,后人又把它称为“豆豉”。时光流转,窦氏的事迹已无从考证,传说给豆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阳江豆豉最早是一些农家自己酿制食用,到了晚清民国时代,经过祖祖辈辈的摸索、完善,阳江豆豉制作和发展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制作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完善,通过制曲、发酵、晒干等特殊工序制作出来的阳江豆豉,色、香、味俱全。

豆豉技艺的成熟,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兴盛,阳江不久就出现了专门生产豆豉的手工业作坊。由于其味道独特、群众乐于食用,豆豉逐渐成为阳江地区有名的特产,产品除畅销本地区外,还远销广东四邑、广州、香港和澳门等地。

熟悉阳江历史的人都知道,阳江豆(姜)豉最早产销量最大的店号是“三德豆豉”,其创始人王庭恕,是原阳江县平冈人,三德是他的别名。王庭恕在阳江豆豉原有基础工艺的基础上,独创出风味独特、别具一格的阳江姜豉,并在原阳江县城甜酒巷设坊制作,取名“三德豆豉”,产品远销广州、香港等地。“三德豆豉”的美名远扬,不仅让别具特色的阳江豆豉继续承传,也为日后阳江豆(姜)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到了1925年后,阳江豆(姜)豉最著名的要数“富记”、“大来”、“发源栈”和“广亨”等店号,其中“富记”生意十分火爆,其每年生产25万斤左右的豆(姜)豉畅销海内外,以至于“在海外,华人多的地方,基本能见到阳江豆豉。”

解放前夕,受战乱影响,阳江豆豉、阳江姜豉的生产逐渐转移到县城以外的乡镇,向北惯墟转移的店居多,其中包括“利深”、“深记”和“公和”三家最大的店号,每户年产豆(姜)豉均超过30万斤。与此同时,阳江县城生产豆(姜)豉的老字号店户仍继续经营,还增开了和发、德盛、大源、富盛、新福源、天和等店户,但外销仍以北惯墟的产品为主。

解放初期,阳江豆豉、阳江姜豉仍是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后来逐步成立了生产合作社。1954年,原阳江县人民政府为了继承和发展阳江豆豉、阳江姜豉传统工艺,便将生产豆豉、阳江姜豉的技术工人集中起来,成立了阳江县地方国营豆豉厂,并开始工业规模化生产阳江豆豉。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阳江豆豉、阳江姜豉的独特风味和制作工艺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在国内外的声誉和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阳江地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于是乎,每每有人走进高凉故郡,一定会有告诉他们:阳江有三宝,豆豉、漆器和小刀。

 

文化积淀

飘洋过海出国门 成为侨胞心头好

豆豉,是我国传统的发酵豆制品。早在东汉时期,经学家、训诂学家刘熙在所著的《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评价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豆豉的书籍。

公元2至5世纪,《食经》一书中记载了“作豉法”。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不但把豆豉作为调味的美食,而且还用于入药,这也无怪乎《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经典之作,均对豆豉的药用价值有详细记载。

阳江豆豉、阳江姜豉,是阳江地区富有浓郁地方传统特色的产品,因为上乘的质量、独特的风味和传统的酿造发酵制作工艺而享誉国内外。上世纪五十年代,阳江豆豉、阳江姜豉带着浓郁的香味,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寻常百姓家,受到国民的喜爱。

当时间流转到八九十年代,阳江豆豉、阳江姜豉不远万里,飘洋过海远销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华人、华侨的心头好,以至于在华人多的地方,基本能见到阳江豆豉。由于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独具特色、品质优良,阳江豆豉、阳江姜豉被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盛誉为“一枝独秀”。海内外游客识得阳江,大多是从接触香醇味美的阳江豆豉、阳江姜豉开始的。

豆豉之于阳江人的重要性,就好比辣椒之于湖南人一般。由于味道鲜美、能和百味,长期以来,阳江豆豉、阳江姜豉是阳江人厨房里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和佐餐食品,即使是在调料品种如此丰富的今天,豆(姜)豉依然为人们所钟爱,“不管做什么菜,添一小把豆(姜)豉,都会使得菜肴变得美味”。阳江豆豉、阳江姜豉在阳江所有饮食餐馆中都被列入主要食谱,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招牌食品。而曾获国家金质奖的广东“鹰金钱豆豉鲮鱼”罐头,就是以阳江豆豉作为主要辅助原料制成的。

久别家乡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见过许多美景,吃过许多美食,但始终觉得菜肴里少了些“味道”。回到阳江,端上一盘豉汁蒸排骨,就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阳江人外出旅行,一瓶豆豉成了必备品。外地的珍馐佳肴也难合胃口,只有拿出一瓶豆豉,才能吃下饭。

药用价值高,是阳江豆豉、阳江姜豉作为佐料之外的又一神奇功效。在中国诸多中医学历代古籍中,有不少关于豆豉治疗疾病的记载。诸如,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桅子豉汤”的药方,方中显示用桅子、豆豉煎汤可以治疗外感风寒、不思饮食等症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则有“豆豉具开胃增食、消食化滞、发汗解表、除烦喘等疗效”的记载。

现代医学也发现,豆豉中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素,可以有效地预防脑血栓的形成,对改善大脑血流量和防治老年性痴呆症很有功效。不仅在国内,豆豉的药用价值也得到海外专家的重视。在豆豉传入日本之后,日本科学家对豆豉的保健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常服豆豉不仅有助于消化,而且还有提高抗病能力、减缓衰老、消除疾劳等多种作用。

 

米曲发酵传千年 阳江豆豉韵味长

阳江豆豉、阳江姜豉作为微生物的发酵产品,与温度和湿度都较高的阳江十分合拍。阳江的湿热环境十分适合豆豉霉菌的生长,所产生的霉菌丝特别旺盛,酶的分解能力也特别强。

阳江豆豉、阳江姜豉是以黑豆为原料,采用米曲型自然微生物制曲发酵方式,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控制、调整制曲温度和时间,发酵30多天而成。在制曲过程中,曲房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保持在26至40℃之间 ,这种温度下产生的菌丝,会特别的洁白茂盛。技术人员根据豆曲情况不断地对其进行翻曲,最终使成熟豆曲水分控制在23%至26%之间,之后便放入陶瓷埕发酵。

阳江豆豉、阳江姜豉的发酵容器发酵埕,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陶瓷埕,它的外形是圆球形,窄窄的口,体积大小适中。球形的外观看似简单,却作用不小。它可以使豆豉在发酵时不会受大重量压迫,所受日照辐射也比较均匀,这有利于豆豉充分吸收太阳温度,促进香味物质的生成。

阳江豆豉、阳江姜豉继承和保持了传统生产工艺,完全采用传统的固态有盐常温发酵工艺。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如何控制和调整是豆豉、姜豉风味特色形成的关键。根据阳江的自然环境条件,冬季应当适当延长,而夏季高温时则要适当缩短发酵时间。

阳江地区传统手工业、轻工业发展较早,具有浓厚的传统特色。自明末开始,阳江豆豉、阳江姜豉制作工艺传承至今,生产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在豆豉制作过程中,控制和调整作业需要具有丰富的豆(姜)豉制作经验和技术的操作者。经过多年的经验技术积累和发展,阳江培养了很多专业人才,使得本地豆豉、阳江姜豉人才源源不断,品质和特色流传千百年。

 

 

品牌建设

重视质量改技术 天下谁人不识君

阳江豆豉、阳江姜豉一方面在外包装上不断推出新颖的设计,注重外形美观、大方得体;一方面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多年来,阳江豆豉、阳江姜豉的品牌逐步打响、销售渠道也进一步拓宽,在国内外豆(姜)豉市场中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改革开放后,随着一批新型的豆(姜)豉生产企业的出现,阳江豆(姜)豉的制作工艺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享誉国内外,成为各大型罐头厂生产豆豉鲮鱼罐头的豆豉原料基地。

近年来,本土企业首创开发了即食阳江豆豉系列产品,有蒜辣型、麻辣型、蒜蓉型、甜酸型、葱香型、姜香型等各种南北风味,香味浓郁、鲜美可口,有卫生方便、开盖即食的特点,是居家旅行的理想佐餐食品和家庭小菜。

广东阳帆食品有限公司和广东阳江豆豉有限公司等几家阳江豆(姜)豉生产龙头企业是广东省农业创新中心,拥有现代化厂房、晒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设有阳江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和科研开发能力。

阳江市政府十分注重企业生产发展和品牌的建设,狠抓质量,致力于打造地方特色品牌,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广东阳帆食品有限公司通过“ISO9001国际际质量管理体系” “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得 “广东省著名商标”、 “广东省(农业类)名牌产品”称号。“中国绿色食品”、以及“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等殊荣,2012年“阳江豆豉酿制技艺”入选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至今,阳江豆豉、阳江姜豉产品远销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国内销售更是遍布全国各地。阳江豆(姜)豉年销量约12000吨、销售金额达1.8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占40%左右,其中,国内销售金额达1.78亿元、出口金额达0.2亿元。由于产品风味独特、质量稳定、物美价廉,一直深受国内外客户一致好评,从而成为豆(姜)豉行业中最突出的代表之一。

 

知识链接

阳江豆豉、

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阳江豆豉,它是用黑豆和食盐、水按传统的酿造发酵制作工艺生产而成。二是阳江姜豉,其使用阳江豆豉和添加几片淹制生姜而成。三是即食阳江豆豉,使用阳江豆豉配上各种辅料经高温(煮熟)消毒杀菌而成。

以上这三类产品,可根据不同包装种类分盒装阳江豆(姜)豉、袋装阳江豆(姜)豉、高级易拉罐即食阳江豆豉、玻璃瓶即食阳江豆豉等系列产品。

豆豉贮存

食物的储存一直是一门学问,豆豉自然也不例外。豆豉应贮存于阴凉、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或高温烘烤,以达到防止脂肪氧化的目的。如果需要放在冰箱里,应用塑料袋包装密封后放在冷藏室内,这样可保存较长时间,香气也不会散发掉。但要避免生水入侵,以防豆豉发霉变质。

豆豉的选购

怎样的豆豉才算上等呢?以黑褐色或黄褐色、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气者为佳。


阳江姜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黑豆:主要采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的黑豆,颗粒饱满均匀,经过风净晒干。 

2.食盐: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规定。 

3.水:水源取自漠阳江,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4.姜:产地阳江,应符合国家质量卫生的标准规定。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豆豉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筛选:将黑豆在筛选机上筛选至无杂质、无砂石。 

(2)浸泡:用清水浸泡,水温10至35℃,一般冬天浸约6小时,夏天浸2至4小时之间,浸泡后豆的含水份应在40%至45%之间为适宜。 

(3)蒸煮:将豆蒸煮到松化率≥85%。 

(4)冷却:使用风扇或自然冷却将蒸煮熟的豆吹凉至35至45℃。 

(5)制曲:自然接种,控制好曲房温度,时间3至4天,使品温达到38至40℃,曲料长满白菌丝,进行第1次翻曲和倒簸箕。翻曲后为常温,5小时后开始升温。曲料品温再次上升到37℃,控制温度,曲料品温下降到34至35℃,保持1天后进行第2次翻曲。翻曲后为常温,第二天出曲,曲料水份为21%左右。 

(6)洗曲:将成熟的豆豉曲经洗豆机用水洗净,直至露出豆曲乌亮光泽且只留下豆瓣内的菌丝体。 

(7)配料:加入食盐,搅匀后氯化钠含量≤15%,装入豆豉埕里,并层层压实,最后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 

(8)发酵:豆曲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发酵,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发酵时间一般掌握在30至38天左右。 

(9)晾晒:将发酵成熟的豆豉从埕中倒出,自然晾干,水分含量控制在35%左右。 

(10)回油:将已晒干的豆豉(表皮粗糙)用竹围囤积堆放,堆放时间5至10天,使其回油后表皮乌黑油润,具有豆豉特有香味。 

(11)挑选:筛除杂质。 

(12)包装:称重和包装,阳江姜豉则在每包豆豉中加入l至2片姜片。 

   2.姜片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清洗:将姜块用清水浸泡、清洗,洗去表面泥土和杂物。要求清洁、干净、无杂物。 

(2)切片:将姜切成片状,厚度约2至3cm,并切除头尾发芽部分。 

(3)腌制:将姜片层层放入缸中,并均匀层层撒放相当于姜片重量约30%的食用盐,压实装满,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腌制。时间约7天左右。 

(4)晒干:将腌制好的姜片用竹窝盛装,摊平后在太阳光下晒干,水分控制在18%至20%。 

(5)包装:将姜片放入密封塑料袋中,入仓贮放备用。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豉肉松化,豉味、姜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 

2.理化指标:水分≤35g/100g,氨基酸态氮(以氮计)≥1.0g/100g,总酸(以乳酸计)≤4.0g/100g,食盐(以氯化钠计)≤14.5g/100g,蛋白质≥20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阳江姜豉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阳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阳江姜豉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