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夏布

宜春夏布以苎麻为原料生产的夏布,更是名扬海内外,其中以袁 州、万载、上高生产的夏布更为精良。 夏布,又名苎布、生布,系由纯苎麻纤维纺织而成,过去因专用于制作夏令服装和蚊帐,故而得名。 宜春手织夏布有上千年的历史,影响甚广,技艺流传到新余,萍乡,湖南等地。宜春夏布一向以“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绡”而饮誉全国,二十世纪末期,日本、韩国等国家又首先开辟了夏布的新用途,他们将夏布加工成手工艺品销往全球。于是宜春的夏布生产再度兴盛。


万载夏布是纺织品里的活化石,是最古老的布料。史载:“古者先布以苎始,棉花至元始入中国,古者无是也。所为布,皆是苎,上自端冕,下讫草服。”在上千年的封闭自然经济里,农户种麻织布一方面是用来解决自家衣被帐料之需,一方面是作为朝庭赋税和贡品。


万载夏布是一种将天然苎麻纤维通过手工纺织加工而成的平纹布,俗称“鸡鸣布”,也叫“扁纱”、“生布”,为江西传统特产。宜春周边地域多县有产,尤以万载产最为著名,故统称万载夏布。其生产可追宗溯源至东晋后期,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2009年《万载夏布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苎麻纤维细长,质轻,强力大,光泽好,其构造中的空隙大,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是天然纤维之王,有“中国草”之美称。这些特性使其制作的【夏布茶席】具有古雅质朴、绿色环保、耐水防霉、清洗方便的特色。


(一)原料要求
1.苎麻。产地范围内种植的宜春苎麻,主要品种选用赣苎 3号、赣苎 6 号等。
2.米浆。用稻米等做原料。
(二)工艺流程
苎麻采收→原麻漂白→撕片→浸麻→劈纱→捻纱→绕纱→排纱→上浆→上机→织造。
加工要点:
1.采收。宜春苎麻一年收获三季,纤维成熟后及时收获,原麻晾晒干燥,打捆收贮。
2.漂白。原麻编排铺晒于露地,反复洒水漂洗,干湿交替,2—4 天即成洁白苎麻。
3.绩纱。漂白后原麻经撕片、浸麻、劈纱、捻纱、绕纱五道工序,绕成麻纱团。要求接头过渡平滑,均匀,细密,保存于阴凉、干燥的场所。
4.排纱上浆。择晴天,将排好的经纱喷上清水,待其略干后,刷上米浆。均匀地来回刷,反复 2 次。晒干后,用木架将麻纱卷好待用。
5.上机织布。将刷好浆的麻纱,卷到织布机羊角上。按规格要求,调整产品扣数、幅宽、确定总经纱及纬纱数量,开机织布。
(三)特色质量
1.感官特色。经纬适宜、编织均匀、色泽纯正、平整挺括、古朴自然。
2.理化指标。内在品质要求:长度偏差率绝对值≤2.0%,幅宽偏差率绝对值≤2.0%(对于幅宽<40cm的空虚幅手工夏布,允许其宽度偏差绝对值≤1cm。),回潮率≤13.0%,经向断裂强力≥300N、纬向断裂强力≥260N,经向密度偏差率绝对值≤2.0%、纬向密度偏差率绝对值≤1.5%。布面疵点要求:允许限度均为不超过(上限),通常约定 24.6 米一匹,非约定匹长的疵点允许限度参照以下评判标准执行。经向密度在 244 根/10cm(31 对)及以上的疵点允许限度(1~4)项加倍执行,经向密度在 173 根/10cm(22 对)及以下的疵点允许限度(1~4)项减半执行。
(1)连续长度为 2.5~5.0cm 经纬向明显疵点,优等品允许2 处;5.0~10.0cm 经纬向明显疵点,优等品不允许;10.0cm 以上经纬向明显疵点,优等品不允许。
(2)杂物织入分散性疵点,优等品允许累计不超过 4 处;麻皮麻根分散性疵点,优等品允许累计不超过 7 处(花色夏布中特意织入麻皮或麻根形成花纹图案的除外);色丝织入分散性疵点,优等品允许累计不超过 3 处。
(3)污、油、水、色渍块状疵点,优等品允许累计不超过30cm2;色泽不匀块状疵点,优等品允许 4 处。
(4)一处经纬单断或共断 2~3 根存损性疵点,优等品允许2 处;一处经纬共断(单断)4~5 根存损性疵点,优等品允许 1 处;一处经纬共断(单断)6 根及以上存损性疵点,优等品不允许。
(5)稀弄,超过 6 根/5.0cm 不允许。
(6)幅宽偏差,超过 2.0cm 不允许。
3.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证书持有人: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宜春夏布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西省宜春市知识产权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西省知识产权局审核,报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宜春夏布的检测机构由江西省知识产权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