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煎堆

  • 更新日期:
  • 获奖日期:
  • 谁家最正宗: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邹广珍珍记煎堆屋
  • 荣获:
    百味中国(广东)之特色旅游小吃
  • 颁发机构:

1986年,九江煎堆被编入我国第一部介绍中国土特产的大型辞典《中国土特名产辞典》,现在,每到春节,海外的九江乡亲都会想出各种办法,通过邮购或委托亲戚朋友购买“九江酥皮大煎堆”作必备的年货。一个个甘香酥脆的煎堆已经成为九江20万海外侨胞维系浓浓乡 情的一道独特记忆!

在九江,提起“邹广珍”煎堆,恐怕无人不知。作为当地的百年老字号煎堆品牌,“邹广珍”如今已传到了第四代掌门人胡伯伦的手中。



老人家名片上“总管”二字,还颇有家族管理的味道。而事实上,尽管如今制作九江煎堆的厂家早已不止“邹广珍”一家,但也就只有她家,一直坚持家族作坊的运作方式以及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去年更列入了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



据胡老先生介绍,百多年前,煎堆这一地方小吃是当地很多人家在过年过节时做的,一部分留下自家吃,一部分用来馈赠亲朋好友,并未有专人制作售卖的,且形状也是圆球状。


直到光绪末年,九江乡人邹便南觉得圆圆的、硬硬的煎堆不易食用,口感也不算太好,于是潜心研究改进,一是把煎堆的圆球状改为扁圆状,使煎堆容易上口;二是改良了配方工艺,使煎堆酥化脆口。经过这么一改,邻里间对这款新式煎堆大为赞赏。




于是,邹便南便开始做起了扁圆煎堆的生意。到了民国时期,他将名为“邹广珍”的煎堆店开在了九江太平东路,将所产的煎堆命名为“九江邹广珍酥皮大煎堆”。可以说,邹便南开创了扁圆煎堆的先河,以致如今人们一提起扁圆煎堆,就知道它是九江煎堆了。


九江煎堆不仅在外形上与别不同,在馅料上也有革新。据说,最早在煎堆里放入炒花生的,最早在皮面打上芝麻的,都是九江煎堆。



第三代传人的无私传授


后来,邹便南将煎堆店传给了儿子邹日全。邹日全育有3女,后将店传给了二女儿邹珍珠(即胡伯伦的妈妈),正是邹珍珠这位第三代传人,将九江煎堆发扬光大,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


原来,“邹广珍”虽然雇佣了许多工人来制作九江煎堆,但关键的两道制作工序都只有她家独家掌握,到了邹珍珠这一代,其全套制作技巧才得以在当地广为传播。自此,九江煎堆的制作坊涌现,20世纪30年代初,九江煎堆更出口至港澳及东南亚和美洲各地,同九江双蒸、鱼花一道被誉为“九江三件宝”。


当记者问到如今九江有多少家九江煎堆的制作工厂时,胡伯伦说,数不清,“但都是从‘邹广珍’这里走出去的。”在他的言语中,带着无比的自豪。



制   作 


手作之美感受全手工的温度


邹珍珠老人家公开了九江煎堆的全套制作技巧,但并不意味着她家的煎堆就被别家淹没了,反而很多当地人都只认她家的九江煎堆,无他,这么多年来,她家一直坚持用上好的材料全手工制作煎堆。


胡伯伦说,制作九江煎堆的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有人手的参与,有经验的人用手感知面皮的厚度、黄糖与爆谷和花生仁的融合度、油锅的温度,这是任何精密仪器都无法代替的,也是对制作传统味道的感觉。


邹广珍煎堆屋

地址:九江镇新龙龙涌村新元队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