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于赢秦置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合肥,古称庐州,早在夏商时期已有
"淮夷族"人在此居住。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自东
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合肥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合肥地理位置优越,被视为军事重镇,具极高战略地位,因而成为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并以之为省会。
市名由来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
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名人:
合肥历年来名人辈出,当中包括正直不阿的北宋清官包拯、五代十国的吴王杨行密、"东乡才子"
的徐南阳、一代书法家沈石翁、备受争议的清朝大臣李鸿章、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李经羲、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段祺瑞、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宝森、国棋好手张之仁、世界船王包玉刚及著名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