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宜昌,古称夷陵,有2400多年的历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 |
宜昌历史名人: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楚国诗人、政治家。民族和亲的使者王昭君: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今兴山县)宝坪村人。昭君为了民族团结出塞和亲,实为巾帼壮举,影响非凡。为了纪念昭君出塞和亲,汉元帝将这年改元“竟宁”。 |
宜昌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集峡、水、山、洞于一体,三峡之中著名的西陵峡自西至东全部位于宜昌市境内1994年开始兴建的世界第一大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内。三峡工程、屈原祠、三峡大坝、神农溪、小三峡(龙门峡
巴雾峡 滴翠峡)、巴东神农溪、白帝城、巫山十二峰、神女峰、登龙峰、刘备托孤堂、东西碑林、悬棺陈列室、明良殿、石宝寨 张飞庙
丰都鬼城等景点。 |
历史溯源
宜昌历史悠久,早在10、20万年以前,“长阳人”就在清江流域一带活动;4、5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宜昌繁衍生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和万人传颂的王昭君就诞生在宜昌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宜昌市(城区)古称“夷陵”,因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伐楚,烧夷陵,置南郡
而得名。至今已有2280余年历史。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宜昌人民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下饱受战乱之苦,1949年7月,这座千年古城获得新年生,成为鄂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宜昌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举世闻名的三峡水电工程的新建,给宜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宜昌市(城区)一跃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旅游、水电明星城市。
一、历史上的宜昌之名
宜昌,远古称西陵,是西陵部落分布的中心地区。夏商时,宜昌为古“荆州之城”。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史称“楚之西塞”,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从战国时楚设城邑算起,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曾经使用过夷陵、西陵、峡州、宜州、拓州、东湖等名。其中,使用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是夷陵和峡州两个名字。夷陵,一是《汉书・地理志》所说:"因西北有夷山"而得名(古有夷山,今宜昌市三游洞所在地);一是旧志所说:"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势而得名,又因其地扼长江三峡之口,故有峡州之称。
清顺治四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第二年改夷陵为彝陵。顺治十三年,清置彝陵镇。康熙三年,市域各县均属湖北省。雍正十三年,彝陵州升为宜昌府,改彝陵镇为宜昌镇。
二、远古居民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宜昌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有“长阳人”,“长阳人”的发现,给人类本身分布与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说明长江流域也是我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宜昌市点军区李家河、紫阳河一带发掘出新石器时代后期遗址。近年又在西陵峡地带秭归、兴山发现距今约30万年前的人类旧石器时代遗址10多处。三峡宜昌已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100多处,三峡坝区中堡岛等夏商文化遗存30多处。
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
宜昌市旅游资源丰富,它集历史文化与现代工程、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三峡被评为全国旅游景点40佳之首。境内还有清江风光、三国遗迹、巴楚文化、民族风情等
自然、人文景观。随着三峡工程实现“蓄水、通航、发电”,宜昌正逐步成为三峡旅游的中心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
地理简报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处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上扼巴蜀,下引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之称。地跨东经110度15分-112度04分,北纬29度56分--31度34分之间。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宜昌东西最大横距174
.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 总面积达21171平方公里。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处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上扼巴蜀,下引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之称。宜昌人杰地灵,特殊的地理环境,亚热带季风性暖湿气候,造就了宜昌-这块闻名于世界的“风水宝地”。
面积:21084万平方公里 人口:392万 所属省份:湖北
行政区划:宜都、枝城、当阳市;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V亭区、夷陵区;远安、兴山、秭归县;长阳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旅游佳季:春秋两季。
气候点评
宜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较长。
雨水丰沛,多在夏季。年平均气温约17摄氏度,去宜昌旅行的最佳时间是春季。
特产
宜昌处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加上特有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小气候环境,为名优特产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宜昌丰富的林、果
、药资源。椐不完全统计,宜昌林、果、药品种多达760余种。驰名省内外的林木有银杏、水青、连香、珙桐、兴山榆等;药材有天麻、贝母、当归、黄连、党生、茯苓等;土特产有核桃、香菌、生漆、木耳。还有前坪的李子、秭归的脐橙、窑湾的蜜橘、五峰的“龙井”、夷陵区的“峡洲碧峰”等名果、名茶更是誉满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