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大搜索
城市概述
景点逐个数
魅力当地
食住玩购
交通指引
百宝箱
 
当前位置 〉 十堰 〉 城市概述

城市概述

十堰市域在商、周时属绞、庸等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东汉、魏时属锡县;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元代始设郧县。现今的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十堰又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汽车城,是东风汽车集团总部所在地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厂家建立了贸易联系。

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郧县曲远河畔发掘的两个完整的南方古猿头骨化石,定名为“郧县人”。人类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亚洲人类发展“链条”上空缺的一环,被列为当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首。它们的特徵与北京人相似,说明郧县人属于直立人。代表的地质年代要比北京人的动物群要早,因此郧县人存在的时代可能要比北京人早,可能为早更新世。

十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鄂西北的旅游中枢城市。她东有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南有“野人谜踪”的世界绿色宝库神农架、野人洞及房县温泉;西有竹溪楚国古长城和奇美秀丽的十八里长峡及竹山驴头峡堵河探险漂流风景;北有郧县猿人遗址和世界罕见的白垩纪恐龙蛋遗迹。

历史溯源   
十堰市地处鄂西北,是鄂、豫、川、陕毗邻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旅游中心。饮誉中外的武当山和闻名遐迩的神农架傍依两侧。这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郧县曲远河畔发掘的两个完整的南方古猿头骨化石,定名为"郧县人"。人类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亚洲人类发展"链条"上空缺的一环,被列为当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首。十堰,古属郧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郧县青龙泉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龙山文化,兼有屈家岭文化,是我国远古三大文化的交汇区。先秦时期域内有麋国、庸国、绞国,战国时属楚地。秦属汉中郡、南阳郡,汉沿秦制,以后历代略有辖域变更。秦统一中国,废分封立郡县,十堰东部小部分属南阳郡,西部大部分属汉中郡,汉沿秦制。明代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设郧阳府,十堰域属湖北省,1948年十堰解放后属陕南行署,1950年3月17日回归湖北建制。1967年,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在此兴建,划郧阳地区郧县的十堰、黄龙两个区和土门公社成立十堰办事处,196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堰市(县级市),1973年升格为省辖市,成为湖北省继武汉市、黄石市后第三个地级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与郧阳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实现以市带县的管理体制。现今的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

十堰市是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城市,全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东风汽车公司就坐落在这里,十堰市因此以"新城、山城、车城"而闻名全国,被誉为中国的"底特律"。 十堰旅游资源丰富,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古隆中"大游览线上,是必经参观游览之所和中转站。武当山是我国著名道教圣地,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观光、朝拜。此外,赛武当风景区、四方 山植物园、回龙寺、黄龙水库、房县温泉、黑龙洞、郧县烈士陵园等都是知名度较高的旅游胜地。

地理简报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跨东经109°29′至111°16′,北纬31°30′至33°16′,在中国"雄鸡"型版图中正处于"鸡心"部位,在历史上曾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她东与湖北襄樊接壤,西与陕西安康为邻,南与湖北神农架和重庆万州交界,北与陕西商洛和河南南阳相连,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是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

气候点评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834�L,平均气温15.2℃,年日照总时数1655至1958小时,无霜期244-255天,空气质量和水质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夏季炎热,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两季。

以鄂菜和川菜为主,均属中国七大菜系之一,而武当山特有的道家斋菜也颇具独到之处,它取佛道两家素菜烹饪的精髓,注重本色、口味鲜醇,在柴油霄宫和太和宫中都可品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