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性博物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金水路和人民路交会处。
该馆前身是冯玉祥于1927年倡导筹建的河南博物馆,馆址在开封市。1928年5月,改名民族博物院,当年10月10日,展出各族人物模型100多具。后陆续接收安阳、开封等处历史文物,其中有很多甲骨、青铜器等稀世珍宝。1930年12月,恢复河南博物馆的名称。当时该馆陈列内容有自然、历史两部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1935年曾选送藏品参加“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到英国伦敦展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将珍贵文物5200多件,分装68箱运往武汉,后转重庆。1938年开封沦陷,日本侵略军以“献铜”、“献铁”名义掠取铜炮、铁钟等文物168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定名为河南省博物馆,其任务以辅助学校教学为主。1953年确定为地志性博物馆。1961年,该馆从开封迁到郑州,新馆建筑面积
2.1万平方米,其中大小陈列厅20个,面积约 1万平方米,库房3862平方米。1976年改为历史性博物馆。现在的新馆是1998年刚刚建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