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溯源
荆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政权-权县,(公园前106年)
即诞生于此。世界文化遗产、三国遗迹和楚
文化历史使荆门这座城市古色诱人。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帝陵,也是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其最大特殊之处是一陵两冢,整个陵园占地180公顷,由30余处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组成,气势恢弘,风格独特,其布局之妙,石雕工艺之精美,是明清以来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精品。三国文化在荆门也有很深的积淀,武圣关公治理荆襄九郡,扼守荆襄古道时,屯兵掇刀,留下了“大架槽”、“响铃岗”、“关公坡等众多的三国遗迹。楚国在纪南城(荆门市城南纪山之南10公里处,因名纪南)建都400多年,王公贵族死后均葬于荆门纪山一带,其中最大的一座王陵即是著名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墓。1993年在郭店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郭店楚简”轰动海内外,其记载的《老子》曾一度改写中国思想发展史,被誉为中国人文历史的大发现。荆门境内的最古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新时期时代(距今4600多年前)长江流域人类的聚集地屈家岭文化和沙洋马家院文化遗址。最具影响的历史遗迹是唐代新罗国(现朝鲜半岛一带)太子墓、西汉绿林起义遗址。荆门市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精品近万件,有“中国第一湿尸”的郭家岗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郭家岗楚墓丝绸,中国最早的漆绘人物画-包山《迎宾?出行图》,世界上最丰富的先秦楚简-郭店楚简等十余件中国第一的文物。荆门人杰地灵,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贤。春秋时期(公元前6-5世纪)道家创始人老莱子隐居荆门,躬耕讲学,斑衣娱亲;楚国神射手养由基百步穿杨的神奇故事,楚辞赋家宋玉、民间歌舞家莫愁女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千古绝唱,宋代(公元12世纪)理学大家陆九渊曾任荆门知军,并在荆门度过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岁月,民族英雄岳飞曾在荆门筑城抗金,唐朝陈子昂、刘禹锡、杜牧、宋代苏氏三父子、欧阳修以及后来的许多文人墨客也在荆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
地理简报
位于湖北省北部,北部为荆山大洪山余脉,中部为丘陵岗地,南部为江汉平原,处于古三国旅游线和三峡旅游线的交汇处。跨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人口300余万,面积1.24万平方公里
气候点评
荆门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为亚热带温暖季风型气候。全市年平均气温16.9摄氏度,降雨充沛。7
、8月气温最高,3--11月都比较适合观赏当地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