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大搜索
城市概述
景点逐个数
魅力当地
食住玩购
交通指引
百宝箱
 
当前位置 〉 绍兴 〉 魅力当地

绍兴特产

乌毡帽
  是绍兴独特的民间常用帽。明张岱《夜肮船》载:

“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明会稽人曾石卿亦有“鹅黄蚕茧燕毡帽”之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潘尚升从绍兴袍渎搬入城区西营,开设潘万盛毡帽店,年产毡帽约2000顶。1940年,毡帽益盛。绍兴县皋埠镇之红毡业,亦转产乌毡帽。

  绍兴乌毡帽,内外乌黑,圆顶,卷边,前段呈现畚斗形,冬经风雨夏遮阳,除酷暑炎日,四季可用。其制作精细,牢固耐磨,厚实硬邦,湿之即干,经济实惠,为农民及各种工匠所乐于购用。乌毡帽以厚薄均匀、手感松软、质地坚挺为上品。1966年后,绍兴民间戴毡帽之俗渐止,各毡帽厂店相继停业。1978年后,为满足旅游者和老农之需,从山东购入乌毡帽,供应市场。 

绍兴干菜
  绍兴干菜除新昌制作的干菜多采用高脚白菜之外,大多利用油冬儿菜和芥菜。新昌人和绍兴人生产的干菜很容易从它的名称上就加以区别,新昌一般称之为“菜干”,而绍兴人的都称为“干菜”。鉴别干菜属于哪种蔬菜为原料制作而成必须请教内行人,尤其内在质量在市场上很不统一,一般人很难分出高低档次。很多人采用当场品尝的办法,口感较好,特别不能有咯嘴的泥沙,感到比较清爽为上,相对而言,商店规模较大,销售较旺的地方质量相对比较有保障。

  干菜的香味特殊,而且渗透能力非常强,如果同伴中有一人买得绍兴干菜而带进了飞机的客舱中,几乎每个乘客都能享受到你提供的特殊“待遇”。因此,你买了干菜后应单独装在一个手提袋中,避免与其它物品放在一起,尤其是不能同你自己的衣服保管在一起,否则你的衣服将染上干菜味而久久不散。如乘坐飞机,应将干菜包装得相对严密一点。

香糕
  香糕曾是清代绍兴八大贡品之一,历史颇长,原料以精白米、糖为主,辅以丁香、白芷、豆蔻等中药制成的香料,兼有甜、香、脆等特点。品种规格很多,味道有香甜和椒盐之分。 

茴香豆
  茴香豆是一种绍兴的小食用品,常作零食或下酒之用。由于鲁迅小说中的描写,使绍兴的茴香豆身价百倍,成为外地旅游者争相购买的商品之一。为适应游客购买的需要,茴香豆的包装已作了很大改进,因此小小的茴香豆已在绍兴形成了一个大市场。

珍珠
  绍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珍珠产地,尤其以诸暨山下湖最为集中。山下湖又称珍珠湖,不仅是因为该地盛产珍珠,而且山下湖还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淡水珍珠集散地。

  珍珠以大、圆润和有光泽为上等,珍珠饰品、珍珠营养品、珍珠美容品等,一向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的珍珠产品更是琳琅满目,通过能工巧匠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工艺品,成为人们所喜爱的收藏或赠品。如果你去一趟诸暨山下湖珍珠市场,你就有可能被珍珠的如此交易所感染,禁不住场面的诱惑而掏腰包。成堆的原始珍珠、名目繁多的珍珠造型,常使初到市场的人士目瞪口呆。

枫桥香榧
  枫桥香榧是绍兴著名的特产干果,也是闻名中外的特产果品。枫桥香榧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享有盛誉。唐朝宰相李德裕称“木之奇哉有稽山之海棠榧桧”。可见早在1300多年前,会稽山区一带的香榧已闻名全国了。至清朝末期。枫桥镇上已有专业加工香榧的工场和经销香榧的果品商店,成为全国著名的香榧集散地。这里的山货行把收购进来的香榧装入小竹篓、贴上“枫桥香榧”的大红商标,远销各地,从此,枫桥香榧的名气就广为传播了。

竹编
  或许有人难以相信,栩栩如生、精巧剔透的工艺品是用竹编制而成。工艺竹编有模拟动物、漂白、花筋和蓝胎漆四大工艺特色,蓝盘、瓶、盒、罐、屏风、动物、建筑物、人物、家具、玩具、灯具等12个大类,6000多个花色品种,光泽鲜艳,形状逼真。 

绍兴腐乳
  选用优质黄豆作原料,与绍兴黄酒、红曲等辅料配制而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质地细嫩,滋味鲜美,色香味俱佳。

小京生花生
  小京生花生是绍兴新昌县传统的地方优良品种。种植历史较久,品质特佳。据调配新昌小京生花生于清朝末年从北京引进,至今约有80多年的历史。早春民国初期,新昌小京生就驰名于国内和港澳地区。1984年,新昌小京生花生参加全省农副产品展销会,在花生品种中被评为质量最优。1985年10月在全国农产品展销会上,质量列全国前茅。目前,全市小京生种植面积已达万亩以上,年产量近1000吨,主产于新昌、嵊县。多数栽种在海拨250米以下的玄武岩上,年产量近1000吨,主产于新昌、嵊县。多数栽种在海拨250米以下的玄武岩台上。

绍兴大菱 
    绍兴盛产一种四角菱,称“驮背白”,以肉厚、鲜嫩、汁多、甜脆而闻名于全省,与嘉兴南胡菱、吴兴(今湖州)两角菱、杭州水红菱、塘栖青菱及古荡钝角菱,称为浙江六大菱种。驮背白8月底可采摘,老菱则在9月中、下月采摘,一直可采摘到霜降。

绍兴麻鸭
  绍兴麻鸭,毛色与众不同,白灰色的鸭毛上,带有褐色麻点,故而得 名。绍兴麻鸭是我国优良的蛋用型鸭种之一,有“禽中明珠”之称,它具 有体型小、长大快、饲料省、产蛋多的特点,绍虞平原是绍兴麻鸭的起源 地和养殖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绍兴丝绸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作过《线隧》。诗,盛赞绍兴丝绸之精美:“绕经绦续何所似?不似 罗绍纨街,,应做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 、何人次是物越溪塞女汉宫姬。”绍兴作为丝绸之乡,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见诸于记载。其时, 、一起王勾践为实现复国大业,奖励越国父老耕荒和养植蚕桑,重视丝绸生产。至隋唐,绍兴不仅 ’是国内重耍的蚕桑地区,而且成为全国范围内丝绸的主要产地。那时的“越罗”已闻名中外, 而“耀光微例作为珍品进贡皇上。全市现有丝绸工业企业226家,生产的由厂丝、绢丝、打线 丝和各式绸缎被面、丝绸服装,琳琅满目,巧夺天工。绍兴的丝绸产品,以其织纹精巧,手感 柔软,色彩鲜艳,畅销于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