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大搜索
城市概述
景点逐个数
魅力当地
食住玩购
交通指引
百宝箱
 
当前位置 〉 北京市 〉 食住玩购

文化休闲

四合院:

中国北方的住宅以北京的四合院最具有代表性。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在元代就已出现了。不过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数是清代到20世纪30年代所建的。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里面的建筑布局,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四合院是个统称,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讲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这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北京市的市政规划中特意保留了一些小胡同和四合院,以反映老北京的特色和北京人的生活情趣。这些在大规模的改建扩建中幸存的四合院,已被钉上了镌有“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牌子。

胡同: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都是“因井而成巷”。直到明清,每条胡同都有井。北京胡同名字的成因,以寺庙命名的,以衙署、官府机构命名的,以工地工场命名的,以府第、人名命名的,以市场命名的等等。但是,为数最多的,是以井命名的,光“井儿胡同”就曾经有过十个;加上大井、小井、东西南北前后井、干井、湿井、甜水井、苦水井……不下四五十个。这说明,胡同与井是密切相关的。北京还有不少“ 帽胡同”。“帽胡同”蒙古语是坏井、破井的意思,前面加上一姓氏,表明这个坏井是属于某家私有的。胡同里特有的悠长叫卖声勾起无数老北京人的童年心怀,胡同里穿梭的黄包车也常常让人联系到过去的时光。

茶馆:老舍的话剧《茶馆》使得北京茶馆名传世界。北京是五朝古都,其茶文化当也集"天下之大成"。各种茶馆种类繁多,功用齐全,文化内涵极为深邃。清代时,饱食终日的八旗子弟经常泡在茶馆中,消磨时光,而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各式茶馆又成了官僚政客、有闲阶层经常出没的场所。北京的茶馆中大多供应香片花茶,兼售红绿茶。茶具则多为古盖碗茶。馆中备有象棋、谜语等供人消遣。而当代北京的高档茶馆则装潢考究,陈设华丽。清一色的红木八仙桌,室内悬挂名人字画,服务小姐身着旗袍。茶客们边品茗边尝京式小吃,同时也可欣赏京剧、曲艺等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节目。

当代北京的“茶艺馆”:位于地安门大街的京城“五幅茶艺馆”,早在1994年就开门迎客,是京城文化茶社的先行者,也是北京第一家引进潮州功夫茶和台湾功夫茶的茶艺馆。茶馆分二层。一层售茶,二层品茗。环境布置均极为幽雅,室内装饰是融入了日本茶室风格的古典中式布置。进门即见高悬着日本茶道精神的"和、敬、清、寂"的茶道匾,并不时地播放清幽淡雅的背景音乐,呈现一般浓郁的文化气息。五福茶艺属南派、南方的饮茶习俗。茶具茶叶与北方不同。服务小姐一律身着中式旗袍。茶馆内供应中高档茶叶,用现代纯净水烹沏。茶客一边品茗,一边可欣赏服务小姐那揉和了日本、台湾和潮州功夫茶的茶道表演。茶馆的氛围显得温馨高雅,别具一格。而其“康宁、富贵、好德、长寿、善终”的五福观即使在当今,也颇具韵味。

著名的北京“老舍茶馆”,环境典雅,陈设古朴。漏窗茶格、玉雕石栏,顶悬华丽宫灯,壁挂名人字画,清式的桌椅,充满了传统的京式风味。茶馆一侧的廊沿设置专门的雅座。男女服务员身着长衫、旗袍,提壶续水、端送茶点,穿梭不停。在上下午还售卖饭菜。入晚茶馆还有北京琴书、京韵大鼓、口技、快板。京剧昆曲票友彩排等文艺表演,为茶客添兴助乐。老舍茶馆的茶客来自全国各地,甚而外国友人,也纷纷在老舍茶馆领略传统的中华茶馆风情。据说,老舍茶馆是从前门售”二分钱一碗“的北京“大碗茶”起家发展而成的。故至今该茶馆经理还在"老舍茶馆"的金字牌匾旁立一“老二分”的铜牌,意曰不忘二分一碗的大碗茶。该馆至今仍在前门设摊售卖“大碗茶”,以方便群众。京式小茶馆在茶馆应运而生的当今,位于北京和平门外的一条陋巷里还开设了一家地道的“京式小茶馆”,颇有特色。该茶馆按旧北京书茶馆的样式布置,陈设较为古朴。在窄小的屋内挤放着六张八仙桌,还在屋角一隅设置了演双簧的专用案子。馆内供应三个等级的茉莉花茶,分别为三元、五元和十元一杯。该茶馆的特色是身处陋巷,幽雅僻静。顾客入内点茶后可不受时间限制随意品斟,随饮随续开水;而来客则大都为在京的老外和在校的大学生们。除品茶外,可欣赏北方曲艺表演以助茶兴,文化气息浓厚,有旧京式风味。

酒吧街:提起北京的酒吧街,你的脑子里想到的是三里屯和后海。

三里屯: “风吹三里屯,雨打哈瓦那,身在芥末坊,心系苏茜娅。对酒藏酷,当歌豹豪,纵横明大,吟唱乡谣。在幸福花园寻找隐蔽的树,让男孩女孩躲进戴茜小屋。在白房子畅饮黑加仑,在地平线把太阳喝晕。喝完科罗娜,再上塔克辣,要完富士达,又喝伏特加……”泡吧大仙是这样描绘三里屯的酒吧街。

三里屯酒吧街出名好多年了,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的标志。在北京东三环的长虹桥以西,临近第一、二使馆区,仅在长约260米的主街上就“串集”了28家各色酒吧。三里屯酒吧街时尚“鼻祖”的地位毋庸置疑,但人气却在“皮条客”伤人、赌球风波等事件中屡遭重创,一些新的酒吧街更分走了三里屯不少的客源。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目前,仍有不少老外钟情于三里屯。除了“男孩女孩”等老店魅力不减以外,“九霄”等新店快速崛起,声名远播,给这里带来许多新气象。,新三里屯规划面世,酒吧街将专攻异域文化风情,与目前三里屯酒吧街的异域文化风情正好吻合。

什刹海:与三里屯酒吧街的声色浮华相比,什刹海输在了气势上。但后海星星点点起来的酒吧还是越来越火,蔓延到了前海,来逛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人说,什刹海真正动人的是“细节”。市井的喜气与飘香的红酒相安无事,古老的院落与时尚的潮流各得其所,的确是一种“北京特色”。来什刹海的吧客讲究的是个闹中取静。来这里喝酒是假,换心情才是真,所以不少酒吧装潢颇为讲究,“帅府”寻常院落中有金戈铁马之气;“佛吧”的方寸之地却别有宗教韵味;前海“小王府”更有个性,“我们是给那些拿银子来找感觉的人开的。你再有钱,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也不伺候”。什刹海酒吧街最动人之处,还在可以观景:站在“银锭桥”上,听船上二胡悠悠,最是销魂滋味;更有水上蜡灯,伊人倩影,令人心醉。

随着星吧路、元大都等一条又一条新的酒吧街的亮相,可以让你“泡并快乐着”地度过某个夜晚的地方迅速N多起来了。如果你是一个老吧友,新街某个小店或许正是你百转千回的寻觅所在;如果你是一个新泡客,那里曾被渲染的繁华过往,你更不应该错过。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