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溯源
海拉尔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以市区北部的海拉尔河而得名,
自建城260多年来,一直是呼伦贝尔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海拉尔”是因
城市北部的海拉尔河而得名。海拉尔是由蒙古语“哈利亚尔”音转而来,意为“野韭菜”,因海拉尔河两岸过去长满野韭菜,故取名为“海拉尔”。据史料记载,海拉尔城建于1734年,当时称为“呼伦贝尔城”,也称“呼伦城”。
2002年3月20日,海拉尔正式撤市设区成为呼伦贝尔市首府,辖三镇六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30万人,有蒙古、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6个民族在这里和睦而居。
海拉尔周边地区景致极佳,以草原、湖泊、冰雪风光为主要的旅游景观。这里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目前仍保持没被污染的草原之一,在天高云淡的季节里,在草原上信马由缰或策马急驰,惬意十足。呼伦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鸟类资源丰富,在赏鸟之余,呼伦湖日出也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冬季的呼伦贝尔草原则是滑雪爱好者向往的地方,这里的滑雪场不仅有多条天然雪道,草原上清静幽雅的欧式小屋更令你生出些许避居世外的轻松感受。
海拉尔地区历史积淀雄厚,自古以来这片土地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场之一。东胡、匈奴、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渔猎、畜牧业生产,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明,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古迹。
地理简报
海拉尔地处大兴安岭西麓,位于东经119°32′―120°35′,北纬49°06′―49°32′。东邻牙克石市,南接鄂温克族自治旗,西部与北部同陈巴尔虎旗相连。总面积达144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
气候点评
海拉尔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1℃。无霜期一般为11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350.9毫米,年日照时数平均约为2800小时。这里夏季凉爽,空气清新,是避暑的胜地;冬天银装素裹,是开展冰雪活动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