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地处酒泉盆地西缘,南临祁连山,北依马鬃山,地势险要,景色雄伟,是以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命名的城市。

嘉峪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起初,只有关城,无楼。后于明代补建。当年,嘉峪关的修建,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古代简陋的建筑设备条件下,能建起如此雄伟的关城,实在不易。昔日的古嘉峪关,如今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新兴的城市:雄伟的高炉直指蓝天,巨大的建筑群错落有致,一排排白杨浓荫蔽日,眼前钢城流光溢彩,滑翔基地盛况空前……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迄嘉峪关,至此,终于在这里打了个漂亮粗实的句号。
工业、旅游业和农业为嘉峪关市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逐步发展而成一座新型工业城市、旅游开放城市,亦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基地,有“西北钢城”“戈壁钢城”之称。市域东西最长40公里,南北最宽35公里,总面积293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已建成27平方公里。市辖五一、新华、前进、胜利、建设、镜铁山矿区6个街道办事处,和嘉峪关、新城、文殊3个乡。总人口
13万人。全市有汉、回、蒙、藏、满、东乡、裕固、朝鲜、壮、土、保安和维吾尔等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47%。嘉峪关是个以移民为主的城市,居民来自全国各省区,以祖籍山东和东北者居多。
嘉峪关市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除却著名的“天下雄关”外,嘉峪关市还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位于嘉峪关南讨赖河岸的“万里长城第一墩”(又名“讨赖河墩”),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的66座烽燧墩台的南路十墩之首,墩台地势险要,立于墩上,河川山地便可一览无余,嘉峪关险要的地理位置便一目了然;还有发现于1972年的魏晋墓群,出土砖壁画七百余幅,色彩鲜艳,风格独特,有“地下画廊”的美誉;还有距关城不到七公里处的“悬壁长城”,被称为“西部的八达岭”;还有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关城博物馆等。距离市区一百多公里的七一冰川,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嘉峪关的旅游热点。
最佳旅游季节:
嘉峪关之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脉,之北则是苍凉的戈壁滩,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间,市区中心海拔为1462米;嘉峪关境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荒漠型,年降水量只有8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只有6摄氏度左右,全年无霜期为130多天,冬季平均年气温都在零摄氏度以下,初春寒冷,因此,每年的春末到秋季则是出行嘉峪关的最好时间,另外嘉峪关的正月也很热闹,但天气较为寒冷,需要此时出行的游客必须做好防寒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