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报国寺游览区中心,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铜亭,也是游客步行入山的起点。游客
进入“天下名山”牌坊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气势雄伟的“第一山亭”,亭上“第一山”三个大字熠熠生辉。亭高16.1米,重檐翘角,精工巧构,
气宇轩昂,金碧辉煌。
“第一山亭”展示了峨眉山文化丰富而深厚的底蕴,表现了峨眉山宏大气势与宽阔胸襟。亭四匾分别为米芾书“第一山”,联:“昆仑伯仲高出五岳,震旦第一秀甲天下”(沈鹏书);王羲之书“峨眉山”,联:“一峰插入三辰上,万里眺之五岳卑”(曹宝麟书);赵朴初书“大光明山”,联:“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华人德书);黄庭坚书“皇人之山”,联:“天真皇人论道之处,楚狂接舆隐逸之乡”(周德华书)。“第一山”出自宝掌和尚语:“高出五岳,秀甲九州,震旦第一山也”;“大光明山”出自佛教《华严经》“善财童子伫立妙高峰上,观此山如满月,大放光明”;“皇人之山”出自《山海经 西山经》和《三皇经》,是道教对峨眉山的称谓。这几种称法代表了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佛教和道教中的显著地位。
亭子中间屹立着全铜铸造的标志物,高2.5米,宽2米,为“水浮莲花托起的晶莹宝石”。整个标志分三层:宝石、莲花和基座。宝石为水晶,内含铜铸“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志,晶莹透明,星光璀璨。莲花与基座均为铜铸,六个莲花瓣上雕有峨眉山著名的新旧景观(生态灵猴、四面十方普贤、双桥清音、九老仙府、万年寺)。基座图案则以峨眉山的自然和人文为内容,凸起部分选取了峨眉山著名的七个人文故事(海通开凿第一大佛、宁太宗赐金像普贤、轩辕受道天皇真人、蒲公追鹿显真身、宝掌点化造祖殿、李白歌咏峨眉月、楚狂接舆求仙迹),凹进部分则以峨眉山的自然资源为内容,主要有桫椤、灵猴、桢楠等。整个标志喻意是大自然的赋予和历代为峨眉山贡献过的人们,造就了这颗“世界之星”。亭柱内四侧雕有峨眉山著名景观图八幅(生态猴区、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金顶祥光、双桥清音、白水秋风、瑜伽幽径。
图片来源:峨眉山旅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