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至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明孝
陵是南京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陵垣周长达22.5公里。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存的仅为陵园最后部分。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
其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方城明楼是孝陵地下宫城的象征性城楼,中间有一条甬道,穿过甬道可以登上明楼。。
方城明楼 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
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
神道
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
神道石刻为整块石料雕凿而成,体量高大,生动粗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经典之作。
800米长的神道石刻,前半段立石兽6种12对,依次是:狮、獬、骆驼、象、麒麟、马,每种4只,两立两卧。
石兽尽端立石望柱(又称华表)一对,过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躯,文臣武将各四,分立道旁。
朱红大门
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
享殿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供奉朱元璋画像。
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
宝顶 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
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令人不禁而发思古之幽情。位置:它座落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
交通:乘游2、3路、20路车可达。
开放时间:6:30-18:30
门票:70元(包括梅花山、红楼艺文苑、紫霞湖等5个景点)
位置: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