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谣《阳温暾小引》又名《吹烟调》,约成于清道光年间,流传于腾冲市和顺镇一带。和顺古名阳温暾,地处腾冲通往缅甸的交通要冲,是有名的侨乡。旅居国外的和顺人在外拼搏奋斗,企盼落叶归根,对故土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阳温暾小引》是后人实录...

    腾冲市是东南亚珠宝玉石的集散地和加工地。来凤山明朝蔺山墓中出土的玉带钩和《徐霞客游记》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的细致描述,均说明腾冲玉雕历史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腾冲1949年前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曾一度达到100多家,工匠超过3000人。...

梁河县舞蹈“蹬窝罗”        阿昌族舞蹈“窝罗舞”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的湾中、勋可、内盖、横路、关璋、弄别、动来等阿昌族村寨,各地的动作风格大同小异。        阿昌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是“窝罗蹬嘎”,“窝罗”是曲调主...

    皮影戏是在腾冲市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俗称皮人戏、皮戏、灯影子。相传明洪武年间由中原传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经过本地文化的不断渗透和融合,创新出“西腔”和“东腔”两大流派,唱腔多样,剧目丰富,对白风趣,深受当地民众和...

    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乡是布朗族聚居地之一,布朗族山歌曲目繁多,内容丰富,歌词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浓郁。     布朗族山歌唱腔圆润委婉,明亮清晰,有特殊的颤音和滑音,尤其在女声中最为明显。一般有独唱、对唱、群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