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产

普洱咖啡

随着电影《一点就到家》的热映,以普洱咖啡为代表的云南咖啡一度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熟悉了我们身边“远山树林的味道”,也为“中国咖啡出云南”再加了一把火。

马关草果

草果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的一种姜科香料植物的成熟果实,其味道辛辣清香,素有“滇香翘楚”之美誉。草果在马关县13个乡镇(场)均有分布,种植历史近300年,因出产的草果数量多、品质好,马关被誉为“中国草果之乡”。

建水酸石榴

建水酸石榴酸甜爽口,籽粒饱满、晶莹剔透、似玛瑙、赛珍珠,品质优。2004年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在新疆举办的全国优质鲜食石榴评选中荣获优质奖、2010年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在山东举办的石榴产品评比中荣获金奖、2011年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在西安举办的石榴产品评比中荣获“石榴王”称号。

普洱茶

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多经普洱运销各地,普洱茶即因此而得名。属于黑茶。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楚雄滇撒猪

在云南楚雄,有80%的农家,都饲养着一种名叫滇撒猪的猪,给它们喂一半青草、一半饲料就能正常生长。当地人用“长肉像洋猪,吃草像土猪”的顺口溜,来形容这种猪的优良性能。撒坝猪,被滇西北的彝族人饲养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具有野性强、抗病性强、肉味好等特点。(除了大家熟知的云南斗牛大赛,楚雄地区的滇撒猪每年也有各种比赛)

楚雄撒坝猪

撒坝猪原产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撒营盘镇,分布于昆明市的富民县、安宁市和东川区及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各县、市,养猪历史悠久但形成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能适应低热河谷和高海拔(海拔556m-3000m)环境,适应性强,耐粗饲,肉香味美(肉的氨基酸含量高),是云南的一个高原特色优良猪种。

富源魔芋

“富源魔芋”是富源县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富源民众世世代代有零星栽培魔芋的历史。据2011年《曲靖文史资料》(第十辑)富源魔芋—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品牌和2004年《富源文史资料》(第九辑)富源魔芋,同时记载“富源县人工集中连片种植魔芋,或者说商品魔芋的发源是从1978年,原老厂乡黑克村委会红砂石村村民复员退伍军人梁奇伍开始的”。 富源魔芋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已形成了深厚的产业文化根基。县文学文艺联合会在“胜境文艺”刊物上,从2010—2013年连续4年以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形式专刊介绍富源魔芋;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神奇的魔芋》一书。 富源魔芋已形成一大品牌, 2007年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获云南省著名商标,2013年获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获日本AFAS有机产品认证,2012年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13年经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富源魔芋”品牌价值为11.55亿元。 富源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魔芋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成立了县魔芋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从2003年开始至2014年连续12年每年都出台魔芋生产意见,出台扶持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为解决科技支撑,2003年富源县人民政府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了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研究所成立以来,制定了曲靖市农业地方规范“富源花魔芋综合标准”8个(DG5303/T5.1-8—2013),研发了“两年制垄作免耕”等4项发明专利。形成了6项科研成果,其中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的“生物多样性防控魔芋软腐病”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曲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富源魔芋”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方特色产业,境内有3家较大魔芋加工企业。光华公司和金田原公司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光华公司还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金地魔芋种业公司被曲靖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富源魔芋”基地建设,2014年被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评为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基地县(全国9个县之一),富源魔芋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2013年魔芋种植业收入4.2亿元,30127户芋农,户均收入13941元。魔芋种植人口127936人,人均收入3518元。

富源大河乌猪

据《富源县农牧志》记载,“大河猪”是我国西南三省的优良猪种之一,系“乌金猪”的一个重要类型。猪种的形成,从有记载的公元前116年算起,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因盛产我县大河一带而得名。1978年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猪种资源调查,将其定名统称“乌金猪”。 “富源大河乌猪”是在乌金猪(大河猪)基础上导入杜洛克半血杂交育成的国家级新品种。而“大河猪”是云南省地方优良品种,因盛产富源县大河一带而得名,它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是生产加工“云腿”等肉制品的优质原料猪种,享有“大河猪种甲滇东”之称。 “富源大河乌猪”于1992年至2000年间在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遗传育种学专家连林生教授的指导下,由曲靖市畜牧局、富源县畜牧局、富源县大河种猪场经过9年6个世代培育成功。2000年8月22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30号公告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之一,“富源大河乌猪”于2002年12月14日被国家农业部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审定为国家级新品种,2003年2月27日正式获农业部批准。富源大河乌猪成为继“苏太猪”之后云南省第一、中国第二育成猪新品种,2007年9月“富源大河乌猪”成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11月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2009年被认定为曲靖市知名商标。2009年10月26日,云南省农业厅第15号公告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1年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大河乌猪2011年10月在云南省农业厅等部门组织的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活动中被评定为云南“六大名猪”之一。 目前,已开发出大河乌猪鲜肉、火腿、发酵肉制品、低温肉制品及酱卤制品四个系列40个产品。富源畜牧开发公司生产的“富雲”牌火腿于1999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上荣获“中国名优食品”称号、富源信发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滇乌”牌火腿于2011年在中国(重庆)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中国名优食品”称号。

马龙苹果

马龙苹果是马龙县当地农民种植面积最大而且栽培历史最早的品种,据滇东风物志记载:1954年马龙县县委书记谢兴方从山东引进旭、金帅、富士、国光等苹果品种试种,取得成功,从此结束了马龙“杨梅当水果”的时代。1973年随着苹果新品种的增加,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马龙县被云南省定为“优质苹果出口生产基地”,一九九五年,农业局从日本、新西兰引进皇家嘎啦、藤牧一号等品种,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龙县再次被云南省定为“早熟苹果生产基地”,2000年马龙县加入中国现代苹果产业体系,从国内外引进苹果品种30余个,极大地为丰富了马龙苹果的种质资源。马龙苹果因成熟早、果个大、具有果面光滑细腻、色泽光亮、果肉细腻、甘甜味厚、汁多无渣,硬度适中,清香可口,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果胶营养物质等,深受消费者喜欢,目前市场供不应求。

武定鸡

武定鸡是武定人民在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饲料条件和饲养习惯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具有身躯高大、羽毛华丽、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和肉嫩味鲜等特点,早已被载入《云南省畜禽品种志》。据武定县志记载:“武定鸡的特点有四:一是体大,成鸡活重3公斤左右,阉鸡可达7公斤;二是肉嫩,刚产蛋的母鸡和刚开叫的公鸡,煮沸12分钟即可食;三是骨酥,齿健者,食用时可连骨嚼咽;四是味鲜,据省有关人士品尝,武定鸡味最鲜,尤其是乌骨鸡既香又 鲜”。武定阉母鸡香味更醇厚,肉质更细嫩,“清代为进贡上品”。武定地区山高坡陡、交通相对不便,又接近省城昆明,农民与城市的商品交换多以畜禽产品为主。据记载:1958年收购家禽数量楚雄州占全省的65.1%,为第一位,其中楚雄州的家禽又以武定鸡为主。可见在历史上武定鸡的数量就很可观。 武定多属峡谷地形,气候复杂多样,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 候”显著。境内山场辽阔,林木繁多,草山茂盛,饲料来源丰富,粮食作物中又以玉米、荞子为主。群众饲养雏鸡有饲喂碎玉米的习惯,并采取自由放牧,使其在山场、林木中得到充分活动,获得较多的矿物质、青绿饲料、虫类等天然良好饲料,当地的传统习惯是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好以鸡作为礼物相送,一些优良基因得到扩大、发展;加上山区村寨有“只能向外卖鸡,不能向外买鸡”的习惯,进行自繁自养,经过长期选育,一些优良性状得到遗传和纯化。于是在漫长的饲养过程中,在武定特有的地理气候以及饲养环境下,通过当地长期的自然和人工的选择,最终形成了武定鸡这一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据《新篡云南通志》记载:“武定鸡为全省优著,明末即驰名全滇”。

文山他披梨

他披梨的栽培历史悠久,经过人们长期种植的改良和文山独特的生态环境,逐渐演变为今日文山特有的一种优质梨;因个大匀称,果形正。果皮碧绿;肉厚核小,肉色玉润,肉质脆嫩多汁,风味清香,酸甜爽口;深受大众及外来游客的喜爱,每年都有大量的他披梨远销两广和香港地区。

老姆登茶

老姆登茶干茶外形美观,条索紧实,紧卷多毫,整碎匀齐纯净,芽叶纯整,有锋苗,色泽嫩绿匀润,光泽油润,芳香浓郁。

尼西鸡

有人这样形容藏香鸡:“草原鸡的自然,乌鸡的滋养,珍珠鸡的玲珑,取之精华,集之大成,世界脊梁上,孕育出这鸡界的珠穆朗玛。香格里拉藏香鸡它比普通鸡营养更丰富,品质更高,是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藏香鸡素以觅食能力强、肉质细嫩鲜美而著称。

罗平黄山羊

罗平黄山羊是在罗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由自然选育和人为选育相结合而形成的地方优良肉用品种,有体型较大、繁殖率高、抗逆性强、耐粗饲、善攀爬、喜登高、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 罗平黄山羊品种来源无据可查,但是翻阅罗平周志可看到,据康熙二十四(公元1685)年《罗平周志(卷之二)》赋役志 物产 毛部 “牛、羊、鹿、虎……”,整个牲畜的物产记载中“羊”排列在第二位,这说明我县历史上羊的数量已经很多。我县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区域,除汉族外,彝族为较多的少数民族,彝家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时都要杀牛宰羊进行祭祀活动。通过代代相传和民族混居的相互交流,“火把节”已经成为我县全民族的主要传统节日,到了这一天,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吃牛羊肉都成一个传统,因此,在我县养羊较多的地方也就是彝家人居住较多的地方,其养羊的历史十分悠久。 1992年曲靖地区行署畜牧局组织开展的曲靖地区种畜资源普查发现该品种,数量已上万只,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和优良的生产性能,属地方优良品种,具有很大的保护价值和开发意义,并取名为“长底山羊”,集中分布于我县的九龙、长底、钟山、鲁布革、大水井等乡 镇。该地区属湿热河谷地区,河谷幽深,山势险峻,悬崖峭壁多,是野山羊出没的地方,由于其多栖息和出没在悬崖峭壁上,也称为岩羊,其体型外貌、生活习性都跟家养黄山羊很相似,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和 生活习性吸引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关注。1996-1997年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罗平县畜牧局牵头,在我县的旧屋基彝族乡开展科学养羊综合试验示范推广工作。1997年动物遗传育种专家盛志廉和连林生两教授视察后,因鲁布革电站及其库区一带分布数量多、体型好,建议改为“鲁布革山羊”,1999年建立保种选育场。2008年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县黄山羊的知名度,早日唱响我县黄山羊品牌,才将“鲁布革山羊”更名为“罗平黄山羊”, 2009年7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鉴定及评审,2010年1月15 日农业部发布公告,罗平黄山羊成功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滇陆猪

陆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养猪业在当地是传统产业,老百姓家家户户把养猪作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之一,历史悠久。由于陆良本地猪产仔数少、初生个体小、生长速度慢等不利特点大大制约了我县的畜牧业发展。据《陆良县畜禽疫病志》、《云南省曲靖地区畜禽疫病志》记载:“为了提高本地猪的生产性能,1956年由华侨农场、畜牧和食品部门分别从北京等地引进优良猪种,对本地猪进行杂交改良” 。 滇陆猪就是在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及各级政府的关心重视支持下,于1992年—2008年历经17年在陆良县种猪试验场培育成功的国家级新品种。滇陆猪新品种选育先后于1999年、2005年和2008年荣获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云南省农业厅一等奖。于2009年3月通过了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定,证书编号:“农01新品种证字第16号”,2011年被评定为云南省“六大名猪”之一。滇陆猪的保种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于2010年实施了财政部下达的“滇陆猪良种扩繁与推广”项目、2011农业部下达的“云南省陆良县滇陆猪良种场扩建项目”和2011年云南省下达的“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滇陆猪标准化养殖项目”。 滇陆猪具有繁殖性能好,适应性、抗逆性强,耐粗饲,肉质好(肌内脂肪含量高、肉质鲜嫩可口),生长速度较快等优点。极大地丰富了我县的种质资源。为我县及周边县市的优质商品猪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种源,促进了我县养猪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和农户的增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普洱瓢鸡

瓢鸡是普洱市的一个地方鸡种。据镇沅县志记载“民国30年(1941年)全县养鸡10万余只,其中有少量瓢鸡。”、“瓢鸡数量少,主要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区”。

红河棕榈

红河县棕榈种植历史悠久。据《红河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境内山区已有棕树种植,本世纪(20世纪)20年代有所发展”。红河县哈尼族、彝族棕榈种植和利用历史源远流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棕片与棕板已成为山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并形成了种棕、采棕、食棕、歌棕、舞棕、颂棕的独特棕榈文化。 很久以前哈尼族的祖先就会用棕片缝成蓑衣,是人们外出劳作理想的防潮防寒必需品,更是红河人南下“走坝子”的行装之一。后来,棕片在哈尼族的生产生活中用途极广,也就开始人工驯化、培育和大面积栽培种植了。所以,红河县境内哈尼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习俗都与棕榈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吃、穿、住、行都离不开棕榈制品,至今流传有“年青人不砍棕榈树,只有老年人才能砍棕榈树”的习俗,人们歌颂棕榈树说“不吃你的饭,不穿你的衣,每年还送上一层皮”,也就有了“千年桐,万年棕,世代儿孙吃不穷”的美名,当下,用棕片加工棕丝做成高档床垫,是人们享受健康保健睡眠最理想的绿色家居产品,深受消费者青昧。? 阿扎河是红河县棕榈树的原产地。据说远古时候,在红河洛孟和哈普后山经常有老虎出没,曾有人被老虎紧追不放,危急之时,穿上蓑衣,老虎大惊,以为怪兽,竟落荒而走。后来蓑衣就成为圣服而受到山里人的崇拜和爱戴,人们出入皆披之,一避风雨、二防凶兽。 红河县棕榈种植源远流长,采剥棕片加工棕丝是哈尼族、彝族传统的产业和重要经济来源。在哈尼族、彝族居住的山区就是一片棕榈林园,如今,棕榈树成为了哈尼族、彝族一种富贵、祥和、幸福的圣树,并把棕榈树称之为“红河哈尼梯田卫土”。平时,哈尼族和彝族老人都会讲“蓑衣圣服”、 “年青人不吹棕树”的故事;每逢哈尼族、彝族六月年和十月年,无论男女老少都去街上跳“棕扇舞”,唱“棕榈山歌”;每年冬春季节可尝棕笋、棕苞、棕花菜果等美食,四至五月可品棕米饭或棕米粥等有机食品。每蓬街天,可欣赏和采购琳琅满目的棕榈工艺品作纪念。勤劳朴实的哈尼族、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一系列的棕榈文化,我县《棕煽舞》舞蹈、歌曲《棕榈情愫》已成为红河流域哈尼族聚居地区民族节日活动不可缺少的民族特色表演节目。散文《棕榈》、《棕榈情》、《棕榈林间也耕田》《棕榈树与哈尼族》等文献是红河县棕榈文化之乡的代表作品。 世界上可产纤维的棕榈科植物超过16个属100余种,但红河棕榈纤维是自然界最耐腐蚀的天然纤维,品质优良,用途极广,广泛用于工业、农业、渔业、交通运输、建筑、海产养殖、民用等方方面面。云南省80多个县(市)出产棕片中,红河县棕榈种植面积、棕片及棕丝纤维产量及质量均居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位,是全国最大的棕丝纤维原料生产基地县。红河县是有名 “棕榈之乡”。“红河棕榈”已成为红河县的一张名片。对此,中央电视台在农业综合频道(《每日农经》栏目)于2011年4月对我县的棕榈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报道。 近年来红河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红河棕榈”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为组长,农科、林业、棕业公司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红河县棕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红河县棕榈产业科技开发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的棕榈产业发展和科技开发。到“十一五”末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县林业局统计数),县内棕榈企业有棕丝加工、棕丝软垫加工和棕机械加工三种类型。据不完全统计,至2012年12月,全县棕个私企业有1800余户。在此基础上红河县制定了《红河县棕榈产业发展规划》,计划最终使全县棕榈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年产棕丝30万吨左右,棕丝软垫系列产品10万立方米,建成全国棕榈纤维原料种植基地、产品加工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努力把棕编工艺产品技术开发培育成为红河县、红河州乃至云南省民族区域特色的优势旅游产品名牌之一。我县现已申请和批准的棕制品商标有“红榈”、“红河迤萨”、“阿姆山”和“棕榈之乡”4个。下一步我县还要加大对红河棕榈棕花、棕果的食用及红河棕榈药用的利用开发。 红河棕榈纤维用途广泛,可用于编织各种工业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用于生产垫、毯、刷、帚以及绳索,如棕榈床垫、座椅靠垫、地毯、棕榈绳、棕榈扫把、棕榈衣等,红河棕榈出丝率高,棕片出丝率达70%以上,棕板出丝率达30%以上,纤维长而粗细不一,纤维长度在15~60cm,最长达100cm以上,外观呈棕色、红棕色或褐色。纤维不蛀虫,具有拉力强,耐磨擦,耐腐蚀,耐水湿等特点。生产出来的坐垫、床垫、枕头等产品,具有舒适性、透气性、无污染、不受虫蛀等特点,深受人们青睐,产品远销昆明、贵州、重庆、成都、广州、深圳、苏州、杭州、上海等地。

香格里拉青稞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是云南藏区农牧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又据《中甸县志》记载,青稞约有1500年的种植史。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云南迪庆州、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香格里拉青稞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维西县和德钦县,原名为“中甸青稞”,是以原中甸县冠名,2001年12月经国家民政部同意撤销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而得名。 香格里拉青稞是高寒缺氧藏区少数民族主要食物和膳食纤维,主要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地区。香格里拉青稞是当地藏族人民的基本口粮,可以用青稞酿制酒类、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漫长的冬季里,青稞秸秆是畜牧的主要越冬草料。因而,自古以来,香格里拉青稞在高原藏区人民群众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是藏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香格里拉青稞正由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香格里拉青稞选择当地藏族人民祖祖辈辈、历史上长期种植的青稞老品种。品种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性强、便于加工、适合本地栽培和市场需求的长黑青稞、短白青稞、青海黄、云青1号、云青2号、玖格等优良青稞品种。 香格里拉青稞营养成分丰富全面,含有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多种微量元素等多种生理功效成分。青稞具有御寒增力、强身健体的功效,具有预防糖尿病、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节生理节律、清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等作用。是高寒缺氧藏区群众主要食物和膳食纤维。也被现代医学确认为21世纪最理想的保健粮食作物。随着迪庆经济的发展,以青稞为原料生产的各种青稞酒、青稞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因此,香格里拉青稞已成为迪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作物。

巍山红雪梨

巍山红雪梨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据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林业》记载:“巍山红雪梨是县内特有的晚熟耐储藏的优良品种,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 因成熟于冬季,群众又称之为“冬雪梨”。 据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科技局整理的资料《红雪梨王》中记载:“在巍山县海拔2400米的鼠街新家村上对生长有一株自然杂交而成的红雪梨,据有关专家认定该树至今已在这片土地上巍巍挺立了两百多年”。据巍山县地方旧志丛书(清)《蒙化志稿》第十四卷物产志记载:“梨(一名快果,一名玉乳,一名蜜父,有雪梨、蛮梨、香酥、早白、火把、花红、水扁数种)”。据县《林业》、《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志》及《巍山年鉴》记载:“1983年至1984年,由县政协牵头,组织了县科委、民委、经协办、农业局、国土办等有关单位进行红雪梨资源调查,获得巍山县1984年科技成果二等奖,并于1985年4月在《云南科技报》进行了报道。1986年,经有关专家鉴定,巍山红雪梨为云南罕见品种,具有开发价值。1987年巍山红雪梨开发被列为云南省‘星火计划’项目之一。1989年底统计,全县挂果红雪梨6万多株,年产量100万斤。1990年,巍山红雪梨被云南省温带果树专家评委会评为省晚熟梨第一名,并颁发了证书。1993年获得云南省农牧渔业厅优质水果产品证书,1995年获得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产品”。 巍山红雪梨晚熟、耐贮藏、外观艳丽,富含氨基酸,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2009年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绿源林果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红雪梨获得了“绿色食品A级”认证。2011年,巍山红雪梨被云南省列为农业地方标准示范项目。

火红黑山羊

会泽县火红黑山羊属云岭山羊短毛型,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发性本品种选育而形成的地方品种,是云南省的地方优良山羊品种之一,饲养历史悠久。会泽黑山羊养殖历史已有300多年,据东川府续志记载:清乾隆.檀萃《滇海虞衡志.志蛮》:“黑罗罗:其俗男子挽发,以布带束之;耳圈双环,披毡佩刀。妇人头蒙方尺青布……然披黑羊皮于背,饰以金银铃索。男事耕牧,高冈硗陇,必火种之。顾不善治水田,所收荞稗无嘉种。其畜马、羊,多者以谷量。女子能织羊毛为布,……最巧捷。”

会泽大洋芋

会泽大洋芋即当地人称本地产的马铃薯为“大洋芋”,一是因种植面积大、单产和总产量高,上市期间到会泽采购的外商络绎不绝,调到外地后都称为“会泽大洋芋”。二是因民国时期护国运动和云南重九起义的发起人、云南省都督唐继尧“唐都督”系会泽县城三道巷人,酷爱吃家乡的洋芋,且会泽产的洋芋个大、味鲜、口感好,因而当时的人们即熟知会泽大洋芋,同时也叫唐继尧为“唐大洋芋”、“会泽大洋芋”,唐继尧还自创了一道用“会泽大洋芋”做的菜叫“都督汤”,至今在会泽当地的餐馆、酒店都是有名的“特色菜”。会泽栽培马铃薯的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期就有农户分散种植,民国时期开始大面积种植,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据清《东川府志》记载:咸丰年间“遗氓饥莩,依岩壑以居,拾橡粟、种薯芋为生”。 会泽大洋芋是当地传统种植的优良品种,经农业部门多年的选育推广,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性马铃薯品种:米拉、红大眼睛、小乌洋芋、老家洋芋等三十多个地方性品种,近年来当地农科部门选育推广的“会-2号、合作88号”两个品种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品质优良,商品率高,常年种植面积达4.5万公顷,总产142万吨。

香格里拉牦牛肉

据传有报道,公元2500年前牦牛最早驯养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或我国的青藏高原,驯养时间传说在公元2500年,与水牛驯养的时间相近,比黄牛(普通牛)驯养的时间晚4000年(1980—1981年科学家报道),说明了牦牛的驯 养历史比较短,或驯育程度降低。在西藏及祖国各地的藏民和香格里拉藏民中,把性情凶猛、力大易怒、成群集队、东奔西突的野牦牛驯养为家畜,不知经过了多少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多少人的牺牲和辛勤劳动。把野牦牛驯养为家畜的这一成就,应归功于古代羌人。所以说牦牛是我国古羌人,及以后的藏族、纳西族、部分彝族等长期驯养的产物,是高原地区特有、素有“高原之舟”之称的优良畜种,为伟大祖国作出的宝贵贡献之一,至今仍是我国青藏高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畜牧资源。1980年4月,香格里拉县兽医站首次开展全县畜禽品种资源普查工作,根据有关规定命名为“中甸牦牛”。1983年“中甸牦牛”被录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迪庆州境内牦牛饲养场及三县14个乡镇养殖的牦牛品种均为中甸牦牛,所养殖(放养)的牦牛均为中甸牦牛种群内自配繁殖。 1997年,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40周年暨第二届滇藏川青毗邻地区文化艺术节庆典上,云南省政府向世界郑重宣布,人们寻觅以久的“香格里拉”就在云南省迪庆州。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随着称谓的更改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所有原含有“中甸县”或“中甸”称谓的地域地名、标识也随之更改为“香格里拉县”或“香格里拉”,如:原“中甸青稞”称为现在的“香格里拉青稞”,原“中甸牦牛”称为现在的“香格里拉牦牛”。

昭通天麻

昭通天麻系天麻中的上品,其独特的品质享誉海内外,主要得益于本地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不可复制。古代《 神农本草经》 记载:天麻“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延年”,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记载:天麻“治风虚、眩晕、头痛”、被古代医家尊为“珍品”。昭通天麻个大质优、外形紧凑饱满,是同类中的翘楚,其镇静、健脑、增智作用,特别适合现代生活中的脑力劳动者。

文山三七

三七,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因其播种后3至7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为中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自古就有“止血神药”的美称,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红河灯盏花

红河灯盏花在民间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苗族中医就用红河灯盏花植物全草来治疗中风和偏瘫,在民间被传为神话。红河州少数民族地区几辈人以前就经常用野生灯盏花来炒鸡蛋或煮鸡蛋汤吃,有的直接用红河灯盏花熬成汤后热敷眼睛。为了方便红河灯盏花植物资源的利用,祖辈们都是用简单的方法把野生红河灯盏花移栽到自家的房前屋后或庭园里,以便随时可用来直接冲泡后代茶饮用。传说这样能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心口病和眼病。在现代医学中称为心脏病和青光眼。

洱源梅子

遐迩闻名的大理洱源被誉为“中国梅子之乡”,盛产鲜梅,洱源梅子产量高,品质优,梅树生长在2200——2800米高海拔无污染的山区,出产的梅果个头大、肉质厚、色泽美、酸脆可口,可作为水果直接食用,又可加工为话梅、苏裹梅、雕梅、炖梅、果醋及梅子饮料等多种产品。

保山小粒咖啡

“浓而不苦,香而不烈,香味醇和;含油丰富,果酸浓厚,回甘持久;此乃咖啡中的上品。”这是国内外咖啡专家对保山小粒咖啡杯品鉴定的评价。保山小粒咖啡具有轻淡的茉莉花、柑桔花和桂花香味,带给饮用者清新淡雅的香味体验和入口难忘的美妙感受;表现出轻柔的苦感,给人予丰富的味觉享受;醇香饱满,浓郁爽滑,回甘持久;具有爽口不刺激的果酸味,令人神往。

东川面条(东川挂面)

东川面条(东川挂面)加工、生产历史悠久,是当地传统名特优产品,被誉为“东川三宝”之一。东川面条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生产环境及水资源的特殊性,具有筋骨好、久煮不烂、面汤清亮的特点。

路南卤腐(路南腐乳)

石林卤腐以豆腐为原料,用食盐、辣椒面、八角面、花椒面等精心配方,经传统工艺腌制而成。石林卤腐,形状整齐,色泽红艳,内里金黄,细腻醇厚,鲜香可口,堪称色、香、味俱佳,为佐餐上品。石林卤腐的品种有:酒卤腐、油卤腐、鸡纵卤腐、干巴菌卤腐等,各具特色,有各种包装可供选择,品牌不一。在石林土产杂货店内及商场内均可买到,为馈赠佳品。

漾濞核桃

五朵金花的故乡——大理,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风花雪月的四季美景,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宛如一颗明珠闪耀在祖国的西南边陲。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出仁率高、营养丰富而誉满中外的漾濞核桃。

腾冲红花油茶油

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e Lindl.)又名滇山茶、野山茶、红花油茶,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常绿乔木。腾冲红花油茶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云南山茶是世界山茶科植物的发祥地,腾冲是云南山茶的故乡,腾冲红花油茶是云南山茶的原生种,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植物资源,有“东方神树”之称。

芒市石斛

芒市石斛产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石斛的生长提供了先天条件,石斛还具有不可小觑的药用功效,采用恰当的食用方法可以很好的利用其药用价值。

龙陵紫皮石斛

横亘于高黎贡山南端的龙陵,青山相连、绿水环抱、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正是这诗画山水让龙陵享有“森林之城”、“滇西雨屏”“天然氧吧”等诸多美誉。在这得天独厚、无法复制的生长环境中,龙陵紫皮石斛聚天地之灵气,汲自然之精华,造就其无可比拟的内在品质。龙陵紫皮石斛茎呈紫色,茎节长、茎节重、茎直径大,干物质、多糖和水浸出物含量高,内在品质上乘、口感极佳。“聚天地之灵气,汲自然之精华,山中人间仙草,紫皮名扬天下”。

鹤庆乾酒

鹤庆乾酒产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云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始创于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在滇西传播了几百年,并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获得多项荣誉,目前已成为云南白酒行业的领军名酒。

维西百花蜜

维西百花蜜是云南迪庆维西县的特产。维西百花蜜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傈僳族先民迁居县地后即与当地野生土蜂(东方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学会了采集野生蜂蜜过度到家养中蜂以供生产、食用。以杜鹃花为主的野生花卉名目繁多,形成维西独具特色的固定养殖蜜蜂的养殖方式,生产的蜂蜜具有“野生百花蜂蜜”的美誉。

墨江紫米

“墨江紫米”,产于北回归城、世界双胞胎之乡的墨江紫米,生长在无任何污染的哈尼胶泥梯田上,原生态梯田种植,不施肥,不打药,是一种难得的自然、健康、无公害、无残留绿色米食,已列入云南省农村名特产品行列,第十一届亚运会上被定为专用食品。墨江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认定为“中国紫米之乡”;

福贡云黄连

福贡云黄连因主要药用有效成分小檗碱含量(6.55-7.24%)明显高于其它黄连,被称为黄连中的“极品”。福贡云黄连是福贡县最具独占性的地道药材,为云南省大宗名贵地道药材品种,二〇〇二年云黄连被云南省创新办列为30个“云南省重点发展稀缺药材品种参考名录”之一。

富民杨梅

富民杨梅种植、生产历史悠久,是本地传统名特优产品。富民杨梅成熟期比浙江、福建等地提前20天到40天,具有果大核小、色泽艳丽、汁多、酸甜适度、有香气,成熟早,较耐贮运,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因其树大,故当地人称之为“大树杨梅”。

屏边荔枝

屏边荔枝果形近圆形或卵圆形,果皮青绿带淡红,肉厚核小,肉质细嫩,多汁,酸甜适中,甜而不腻,回味厚重,清香爽口。消费者认可度很高,远销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需求量呈上升趋势。屏边荔枝与省外其它地方产出的荔枝相比,果实糖酸比合理,甜而不腻,果肉多而果核小,肉质柔软、口感极佳。屏边优良的气候条件为形成屏边荔枝品质特色提供了必备条件。

宾川柑橘(宾川柑桔)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 宾川栽种柑橘 (柑桔)有数百年的历史。宾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悠久的种植历史,所产的宾川柑橘(宾川柑桔)个大、皮薄、色艳、味美引来历代骚人墨客的称颂。

朱苦拉咖啡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因得天独厚的地貌、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朱苦拉咖啡独特的品质,朱苦拉咖啡以其独特的风味、优良的品质赢得消费者的钟爱,远销欧美等世界主要咖啡市场,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楚雄牛肝菌

楚雄牛肝菌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牛肝菌鲜美,菌香芬芳,是人们极喜食用的野生菌类。富含多种维生素,深受国外市场欢迎。除出口鲜牛肝菌外,山区群众还将鲜牛肝菌切片烘干,交外贸部门大宗出口。

南华松茸

南华松茸历史悠久,以高品质、风味独特而闻名遐迩,具有分布范围广、生长周期长、产品质量好等特点。南华松茸的生长几乎是遍及所以的乡镇村委上,面积达到70多万亩,是云南省松茸的主要产区,每年的5月开始到12月的上旬,都是南华松茸的出菇期,生长周期也是云南省最长的地区之一。南华松茸在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很高,而且价格昂贵,一般来说所卖的都是干片,价格分为三个等级的,葡萄烘干的在800-1400元不等,而超低温冻干的南华松茸价格则要3500元以上一斤。不过这必须是正品,保证不掺假的、野生的才值这个价格。

永德芒果

永德芒果产于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因其果肉细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所以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 。

庙坝白酒

庙坝白酒素有盐津的“五粮液”之称,主要以玉米、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而制成,它清纯明亮,名扬四方,浓香醇厚,回味悠长。

博尚菜籽油

博尚是云南省三大油菜种植基地之一。随着早春和煦暖阳,每年的二三月间,博尚就成了金黄色的花海,一年一度的“油菜花杯龙舟赛会”如期举行,许多游客争相前来,为小镇增色不少。到了四五月份油菜收割的季节,成串饱满的油菜籽煞是惹人喜爱,菜农们把它割倒晒干,然后用一块篾巴平放在田里,将晒干的油菜籽摆放在上面,再用一头弯似镰刀的木棍或竹棍敲打,每家每户都是这样。

东川大洋芋

开花薯1号:扁圆型,红皮深黄肉,顶端芽眼凹陷,蒸煮表皮开裂(开花),洋芋风味浓香,口感酥沙。 开花薯2号(绿树洋芋):扁圆型,黄皮黄肉,顶端芽眼凹陷,蒸煮表皮开裂(开花),洋芋风味香,口感沙面。

溪洛渡白魔芋

溪洛渡白魔芋获地理标志农产品,有其特殊的地域气候特点,孕育了高品质的白魔芋。历史上著名的“五尺道”便是运输魔芋的通商古道,而今在各族群众的婚丧嫁娶中还保留一道魔芋豆腐菜品。

临沧坚果

临沧坚果果形呈圆球形或椭圆球形,种皮呈绿色韧质状而表面光亮;果仁壳坚硬光亮而呈棕色或褐色。果仁呈白色或乳白色,可生吃,经烤制后质细而脆,香酥可口,风味极佳。

石林人参果

参果成熟的特点:颜色发黄,带有紫色条纹,(发白的一般是为非常成熟,需要放置一周左右的时间);颜色更深一些,熟透之后皮就很容易剥下来,果肉鲜嫩多汁,有清香之气,其中营养价值也是十分丰富的。石林人参果是来源于农家大自然绿色的水果,可口香甜,清脆,因为人参果喜光、耐旱,所以可口香甜,为石林位于云南·昆明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含丰富的矿物质,生态环境非常适宜人参果种植。

马厂当归

马厂当归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马厂当归的地理标志保护区域范围为鹤庆县所辖草海镇、松桂镇、金墩乡共3个乡镇。经过100多年的种植发展,现以个大、肉肥和挥发油含量高而居全国当归之首。 马厂当归味甘微辛、气味芳香、性温,具有补血、活血、润燥滑肠、破淤生新、调经止痛和治疗血虚头疼等功效。

玉龙滇重楼

滇重楼为百合科植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重楼的基源植物之一,也是云南省道地中药材。重楼具有一定的功效,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同时具有止血、免疫调节、抗肿瘤、细胞毒、抗炎、心血管、抗菌抑菌、镇静镇痛等作用。像国内目前以重楼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就有很多,如云南白药系列、宫血宁、热毒清、抗病毒颗粒、季德胜蛇药片、重楼解毒酊等。其中滇重楼的药用价值最佳,在世界24种重楼中,以滇重楼质量最好。通过测定,“玉龙滇重楼”皂苷含量平均达1.0%以上,是目前国内较好的滇重楼品种。

抚仙湖抗浪鱼

抗浪鱼是云南独有的鱼种。它的个头不大,只有五六寸长,和其他鱼类比较起来,她像一个苗条美丽的少女,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公主。抗浪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原名鱇浪白鱼,属鲤形目鲤科白鱼属。云南四大名鱼之一。全长124-186毫米。体细长而略侧扁,整个身体轮廓犹如 一狭长的纺锤形;背部平直,腹缘呈浅弧形,头长显着长于体高。

诺邓黑猪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有这样一种美食,它与宣威火腿、鹤庆圆腿并称为云南三大名腿,这种火腿可以煮着吃、可以炒着吃、甚至可以生吃。这就是诺邓火腿,据说,一千年前,它曾经是南诏大理国的皇家贡品。《舌尖上的中国》把诺邓火腿做了一次最生动的广告,以至诺邓村所在的云龙县广告也与此息息相关:你若回眸,我便还你一生不舍的味道!这是我看到最煽情的政府广告了!诺邓火腿远近闻名的第一奥秘在于,它选用的是一种特有的黑猪,这种猪就是诺邓黑猪,是云龙县大山深处生活了1000多年的地方品种。

溪洛渡花椒

永善县种植溪洛渡花椒历史悠久,1953年全县总产量达5.4万公斤,1979年总产量为5.5万公斤,1988年总产量达14.5万公斤,1990年国家“长防”、“水保”工程启动,加上“绿色扶贫”、“以工代赈”等项目投入,我县溪洛渡花椒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县种植面积达5万亩,投产约3万亩,总产量达50万公斤以上,为充分发挥这一传统优势产品,利用我县资源和区位优势、把溪洛渡花椒产业做大做强,县委、2002年成立了花椒产业领导组,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实现2010年前,“溪洛渡花椒”种植规模达到十万亩,产值达亿元的目标;2007县委、政府成立了花椒产业办,突破“分户经营”模式,以“抓大户、建协会、带散户”为重点,积极推行“公司+科研+协会+专业合作社+业主农户”的运作模式,组建花椒协会服务产业,严格执行?溪洛渡花椒生产基地管理制度?,使溪洛渡花椒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6.08万亩,挂果面积8万亩,产量达4120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效果显著。

石林乳饼

养殖户素用鲜羊奶制作乳饼的习惯,在石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石林乳饼一直以来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是享有盛名的地方土特产品。据民国《路南县志》(路南县于1998年更名为石林县)记载,“乳饼,用羊乳酸化为之,为此方之特产,较宜良所产者为多,年出境约万余斤”。由石林恒晟乳制品厂、石林朋成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分别生产的“羊奶妈”牌、“朋成”牌产品,2005年取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第一届至第三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奖、银奖、金奖殊荣。产品畅销省内外,部分销往港澳、台湾等地。

云龙茶

云龙茶的种植历史悠久,据云龙县志记载,“民国八年(1919年)县令段韬由顺宁(今凤庆)购运茶籽100斤,发交实业员长及三区实业员分别试验。云龙茶汤色和叶底黄绿明亮,芽叶嫩匀完整,其形状为螺形和条形,螺形茶紧结重实,卷曲成螺显亮,光滑匀整,色泽绿润,条形茶紧实匀整,灰绿上霜。

底圩茶

底圩茶 (Dixu cha),云南省广南县特有的地方优良茶树品种,原产于驮娘江和西洋江发源地的“九龙山”山脉,200多年历史,因最早出产于底圩乡而得名,是优质中国名茶之一。

勐库大叶种茶

双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 距今约3540万年的宽叶木兰是茶属近缘,其分布区域被北回归线平分,横跨澜沧江水系,正好与云南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相重叠,而澜沧江是双江自治县与景谷的界河,北回归线横穿双江自治县境,证明了双江属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目前,双江自治县境内已经发现多处野生古茶树群落。据考证,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1.27万亩,海拔2200-2750m,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原生自然植被保存最为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同时境内还存有百年以上栽培古茶园19822.7亩,它与周边地域一起,构成了茶树起源、演化,被人类发现利用、驯化栽培的完整链条。 双江是茶祖居住的地方 根据詹英佩著《茶祖居住的地方—云南双江》记载,当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时,澜沧江两岸的大山上已有人群活动,这些族群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濮人”。生活在茶树原产地的云南古濮人是最先发现茶、采集茶、吃茶、种茶的族群,他们以茶汤、茶水去油腻、去腥膻、助消化,是真正的茶祖。双江布朗族是云南古濮人的后裔,至今仍保持着远古时候留下的食俗,用大竹筒煮茶叶(或茶花)水加野蜂蜜喝的习惯。 勐库大叶种茶属国家良种 勐库大叶种茶,又名勐库大叶茶、勐库种、勐库茶,属山茶属普洱茶种,根据叶片形态可分黑大叶、卵形大叶、筒状大叶、黑细长叶、长大叶5种类型,原产于云南省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在云南西部、南部各产茶县广泛栽培,为云南省主要栽培品种之一,被我国茶叶界专家誉为“云南大叶种茶的代表”、“云南大叶茶的英豪”、“云南大叶茶的正宗”。1984年11月21日—26日,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在福建厦门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认定勐库种等三十个传统茶树良种作为全国第一批茶树优良品种;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勐库种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2-1985。 双江栽培茶的起源 勐库大叶种茶的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傣历946年),据史料《双江傣族简史》记载,公元1484年,双江勐勐土司始祖罕廷法派勐库冰岛村傣民岩庄4人,到缅甸莱弄(驻缅中地区)学习茶叶栽培加工技术和引茶种,归来后,罕廷法即命岩庄等4人于新建的冰岛村佛寺周围首次试行培育茶苗,第一代培育成功150余株,茶母树长大,开花、结果,再继续繁殖发展,成为当今勐库大叶种茶之祖,并在本地陆续传播种植。公元1980年,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派员对尚存的茶母树进行考证,最大的一株树龄鉴定为500年,这就是岩庄等4人从缅甸莱弄学习归来后,公元1485年春末夏初所培育移植的茶母树。目前,勐库镇冰岛村尚存500年以上树龄的栽培型古茶树4954株。 勐库大叶种茶被广泛引种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双江傣族第十一代土司罕木庄发送给顺宁府茶籽数百斤分发种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顺宁知府琦磷派人到勐库采购茶籽1500公斤在凤山种植。清光绪23年(1897年),云县茶房人士石俊从勐库运回茶籽30驮分给当地农民种植。民国6年(1917年)和民国9年(1920年)云县分别两次引种勐库大叶茶100驮和2.5石。宣统元年(1909年)缅宁通判房景东购买勐库茶籽数百斤推广种植。1923年封维德到勐库购买茶籽数百驮,运至腾冲窜龙、蒲窝两乡种植。新中国成立后,勐库大叶种茶被广泛引种至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昌宁、保山、腾冲等地,1950年—1980年30年内,茶籽被外引种300多万公斤,形成广阔的种植区域。 茶叶是双江的传统支柱产业 根据地方丛书双江自治县《农牧志》记载,“民国初,勐库年产茶万担,民国24年(1935年)9月至民国25年(1936年)8月,双江国税中,仅茶叶一项每担收银3元,完税茶叶7000担,收银2.1万元。根据双江自治县《茶叶志》记载,茶叶税是双江历史上的主要税收源,1958年征收茶叶税20万元,占工商税的42%;1972年征收茶叶税38万元,占工商税的54%;1993年征收茶叶税185.1万元,占工商税的33%。 2014年末,全县茶叶面积160976亩,其中采摘面积117108亩,毛茶总产量9419.2吨,实现茶叶农业产值(毛茶)5.37亿元,增幅达147.48%,全县涉茶人13万人,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128元。通过有机茶园认证1220公顷,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茶叶产地认定5388.7公顷。 全县有茶叶加工企业808户,其中:精制加工32户,初制加工776户,仓储能力4000多吨。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3户,销售收入上500万元的5户。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获QS认证32家茶叶加工企业;全县在国内外共设有销售网点127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43个。主要产品4类80多个品种,系列产品主要是普洱茶、绿茶等。注册商标74个,目前使用59个,其中:“勐库”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勐康”获云南省著名商标。产品销往国内20多个省区市、港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中亚、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双江处于茶马古道南支道 茶马古道南道从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四川甘孜→西藏的昌都→祭隅→波蜜→林芝→拉萨→进入场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夷方地”属历史上茶马古道南道支网,包括临沧、双江、沧源、耿马、镇康、永德、凤庆、云县等自然地理相连接的网络式“茶商联络”中心。双江自治县处于南道“夷方地”交易区支网。 勐库大叶种茶北路通过泰恒镇茶市(今博尚镇)远销康藏,有时西藏马帮直接到双江驮运茶叶;南路通过沧源、耿马与缅甸通商;也有当地马帮直接营销茶叶。春茶期间,各地客商组织大批马帮云集到勐库等地收购青毛茶,以驮来的货物交易后的钱采购茶叶,也有以物易物交换茶叶的,最后,各路马帮驮走大宗茶叶。成千上万的马锅头赶着马帮,一代又一代走在茶马古道南道上,唱着永不衰竭的《赶马调》。虽然现今茶叶营销以现代运输方式替代了茶马古道,但县内勐库镇那赛驿道桥仍然保留至今,古道神韵依存。 浓郁的茶文化 双江是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种主体民族杂居。佤族和布朗族是土著民族,世代与茶相依相伴,以茶为饮、引茶入药、用茶做菜,视茶为经济支撑、友谊纽带、健康良药,孕育出各民族底蕴后重,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布朗族的植物传说《茶神传说》和采茶舞均列入双江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文化渗透在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交友、节庆、婚丧、建房、祭祀、赕佛、议和结盟都离不开茶。如起房盖屋时,都要包上四小包茶、盐、米祭在房基及四棵外墙柱脚,从示敬天地,通四面八方,财源旺盛;每年农历三月初六和五月十九傣族寨子的祭弄日,全村老少由寨子头人领到弄(榕)树旁跪拜,寨主(头人)讲寨史,完后将茶叶等祭品贡在树下,用各颜色的丝线、棉线环绕大树,以求平安。 在茶道茶艺方面,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拉祜族的“雷响茶”和“丁香茶”,佤族的“煮苦茶”和“石板烤茶”,布朗族的“竹筒蜂蜜茶”和“糊米香茶”,傣族的“糯米香茶”和“竹筒茶”。 在第二届中国云南普洱国际博览会举行的2007年“云茶杯”茶艺大赛中,《布朗族糊米香茶》获金奖,《拉祜族丁香茶》获银奖。 同时,茶也派生了许多的茶歌、茶舞。如:拉祜族的七十二路打歌,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拉祜人民的茶心;佤族的鸡枞陀螺,不仅是飞旋的使者,更是佤族人民的茶性;布朗族的蜂桶鼓,不仅是生命的方舟,更是布朗人民的茶灵;傣族的象脚鼓,不仅是节日的祈福,更是傣族人民的茶魂。

保山烟叶

保山烟叶种植历史悠久。在明代著名药物学家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中记述了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明正统十三年(1448)明军西征麓川(今瑞丽)期间,有明军“吸烟避瘴”情形,可知当时滇西(含今保山)已种植烟草,吸食草烟。随着美洲烟草逐渐向欧亚大陆的传播,缅甸、印度在1599年后引种成功。当时腾冲等县种植的“濮子烟”即由南方丝绸之路从缅甸、印度等地引入。据《腾越州志》记载,从明万历末年(1620)至清亁隆元年(1736)的一百余年间,腾越各县的烟草已发展到“夷地皆种树”,并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一项“常年产物”。到清光绪年间(1875~1908),腾冲等地的凉晒烟除农民自种自吸外,已能加工成具有特色的烟丝投放市场,并出口缅甸、泰国。 民国35年(1946),保山茂恒商号经理回家乡施甸创建保山殖边合作农场,引进美国烤烟品种大金元,试种成功,面积300亩。民国36年推广种植1000多亩,民国38年发展到2000亩。民国37年,省政府将保山(含今 施甸县)、腾冲、龙陵3县列为烤烟种植推广区,当年全区烤烟面积发展到4000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烤烟种植面积曾一度迅速扩大。1958年后,因大跃进时期受“五风”和“以粮为纲”的影响,烤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至1961年全区基本停种。1985年,中共保山地委决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视发展烟草生产。1985年~2005年,保山烤烟生产历经了试种推广、快速发展、稳步发展三个阶段,烟草业被逐步培育为保山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1986年在保山、施甸、腾冲等县(市)设置试范点,共试种烤烟718亩,收购烟叶6.18万千克,其中上中等烟叶占65.5%。1988年,推广种植烤烟51 217亩,收购烟叶310.57万千克,其中上中等烟叶占74.40%,烤烟生产进一步发展。至1990年,全区种植烤烟7.61万亩,收购烟叶354.5万千克,其中上中等烟叶占70.87%,为保山烤烟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世纪90年代,保山烟区烤烟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增长。1992年,烤烟种植面积突破35万亩,收购烟叶3 514万千克,种植户由上年6.04万户增加到10.68万户,区域化连片种植面积17.96万亩,种植田烟7.23万亩,实现财政收入占全区财政收入的20.8%。1997年,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53.5万亩,全区有75个乡(镇)、31万户、106万人种烤烟,烟叶收购量达4806万千克,单产90千克,农特税1.74亿元,烟叶收购量、单产、农特税均创历史纪录。 进入21世纪是保山烤烟稳定发展阶段,2000年种植23.61万亩,收购烟叶2614.5万千克,平均单产110.7千克,烟叶综合等级合格率78.02%。2005年烤烟种植31.99万亩,收购4148.5万千克,平均亩收购129.69千克,其中上中等烟比例占87.89%,评吸结果得到省内外厂家的认可,与昆明、常德、长沙、南京等20多个厂家建立了稳定的烟叶购销关系,保山烤烟生产走上了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轨道。 保山烤烟种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保山烟叶“清甜香润”风格特征突出,烟叶外观金黄、桔黄、叶片正面与背面颜色差异较小,叶尖与叶基部的色调基本一致,光泽鲜明,组织疏松,油份适中,叶片厚薄适中,烟叶醇化潜力好,是烤烟型卷烟制品主配方的原料。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湖南中烟集团、云南中烟集团、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等综合质量评价:“保山清甜香润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处于适宜的范围之内,烟叶安全性较好”、“保山清甜香润烤烟香气明快、清新,底韵厚实、丰富,香气质感较好,烟气浓度较厚实饱满,透发性较好,有一定甜润。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感官质量总体较好,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具有作为主料烟叶的质量特征“。2007年-2011年保山烟区累积为全国卷烟工业企业生产清甜香润烤烟536.2万担,烟农累计销售收入达40.04亿元,五年创烟叶农特税8.81亿元,清甜香烤烟已成为全市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山市人民政府指出保山农村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和关键点就在烤烟产业,烤烟兴,产业兴,烤烟发展,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烤烟发展,农民增收有保障。

永平白鹅

永平白鹅起源于野生鸿雁,是鸭科雁属鸿雁的一个变种,据《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记载,1263年永平回族纥氏开始驯养鹅(鸿雁),迄今为止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永平白鹅是当地回族农民在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饲料条件、饲养习惯下,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经精心选留、驯养培育和自然选择,逐步形成了独具特性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遗传力强,喙、羽毛、肉瘤、颈、肉色、肤色、体型、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遗传稳定,毛色纯净、繁殖力高、就巢性强、早期生长速度快、耐粗饲、饲养成本低、抗病力强、肉味鲜美、鹅肥肝大、油脂含量高等特质。1980年收录于《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1987年收录于《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10年7月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将永平白鹅地方优良家禽品种确定为云南鹅,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并将永平县定为原产地中心产区。永平白鹅曾在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作过专题报道,加工产品在昆明国际旅游节商品展销会上评为“名特优旅游商品奖”;“永平白鹅”曾连续三年获得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展销产品“金花奖”。 永平县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海拔和地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境内河流众多,水源较好,自然生态条件为永平白鹅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永平海拔1800m以下的江河流域、湖泊、池塘、水沟、沼泽地等水资源丰富的亚热带地段都有大规模的饲养。当地群众饲养雏鹅有饲喂碎玉米的习惯,种鹅和雌鹅饲养粮食作物中又以玉米、麦子为主,多采取自由放养,使其在河流、池塘、沼泽地、水沟边得到充分活动,并可获得较多的矿物质、青绿饲料、虫类等天然良好饲料。白鹅是永平回民的主食品之一,鹅油亦是当地回民摄取脂肪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地的回民传统习惯是每年10月陆续宰后腌制成腊鹅,作为访友待客或礼品相送。加上回族群众宗教信仰的原因,有“只是回民中可买卖或外卖,但却不与汉人买”的习惯,进行自繁自养。经过长期选育,一些优良基因得到扩大、发展、优良性状得到遗传和纯化。于是在漫长的饲养过程中,在永平特有的地理气候以及饲养环境下,通过当地长期的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培育,最终形成了永平白鹅这一特有的优良地方品种。在当地广泛养殖,全县发展规模较大,回民户均常年养殖白鹅在200只以上。由于鹅是草食水禽,方便饲养,鹅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本县水源较好的汉族村庄也大量仿效饲养,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年存栏15万只。

盐津乌骨鸡

盐津乌骨鸡因产于盐津县而得名,民国《盐津县志》载“盐津各乡无论滨河居山,素重饲畜之习。所有畜牲多系于宅傍隙地或饲于厩与圈,极少放于原野,以为可免践踏禾黍,又可收集粪料,不需专人照料,觉为便益。其种类以猪、鸡为最多,不辨贫富,俱各饲养,以供庖厨或积蓄之资。”说明盐津县养鸡历史悠久,加之产区地处偏僻,沟谷纵横,对保持纯种繁育极为有利,在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自然选育和精心饲养而形成了今天的盐津乌骨鸡品种。 二00九年六月二十六日被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二0一一年十月十二日被评选为“云南六大名鸡”;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证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盐津乌骨鸡体型较大,近方型,头尾翘立,羽毛紧凑,体格坚实,躯体结构匀称,肌肉发育良好,单冠直立,质地细致,冠峰5-7个。以乌皮、乌肉、乌骨及内脏均乌黑为显著特征,羽毛为黑色居多、占80%以上,呈孔雀绿;其余为黑红色、白色、灰色和黄色,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易管理,喜觅食,适合自然放养与人工补饲的生态饲养方式,盐津乌骨鸡属于肉蛋兼用型鸡,汤清味香,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家禽品种资源和宝贵的基因库,需要加强保护。

迪庆藏猪

迪庆藏猪,简称“藏猪”是典型的高原型猪种,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优良猪种之一,系“藏猪”的一个重要类型。由于迪庆藏猪肉吃起来非常香,当地人都叫它为“藏香猪”,关于藏猪形成的历史记载很少,“猪、羊、猫、犬、类型骡驴诸山及人家悉有之”(南诏史事的史书《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多畜马牛羊及琵琶猪为富,头目倍蓄之,冬日屠豕去骨足腌令如琵琶形故云”(乾隆年间余庆远《维西见闻录》),琵琶猪的特点似现在的迪庆藏猪,因产于迪庆而得名。1978年,云南省农业大学,云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以及中甸县、维西县、德钦县畜牧兽医站联合,对迪庆州猪种资源进行调查、将其定名为“迪庆藏猪”。 迪庆藏猪是在迪庆高原高寒的地理自然环境气候和饲养条件下,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与当地藏民生活息息相关,是藏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畜种。当地藏族人民一直流传有腌制琵琶肉的传统习惯,把养主藏猪作为一项主要家庭生产活动,饲养管理粗放,主要以放牧为主,早晚适当补饲,迪庆藏猪,简称“藏猪”是典型的高原型猪种,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优良猪种之一,系“藏猪”的一个重要类型。由于迪庆藏猪肉吃起来非常香,当地人都叫它为“藏香猪”,关于藏猪形成的历史记载很少,“猪、羊、猫、犬、类型骡驴诸山及人家悉有之”(南诏史事的史书《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多畜马牛羊及琵琶猪为富,头目倍蓄之,冬日屠豕去骨足腌令如琵琶形故云”(乾隆年间余庆远《维西见闻录》),琵琶猪的特点似现在的迪庆藏猪,因产于迪庆而得名。1978年,云南省农业大学,云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以及中甸县、维西县、德钦县畜牧兽医站联合,对迪庆州猪种资源进行调查、将其定名为“迪庆藏猪”。 迪庆藏猪是在迪庆高原高寒的地理自然环境气候和饲养条件下,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与当地藏民生活息息相关,是藏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畜种。当地藏族人民一直流传有腌制琵琶肉的传统习惯,把养主藏猪作为一项主要家庭生产活动,饲养管理粗放,主要以放牧为主,早晚适当补饲,的保种与开发利用都十分重视,迪庆藏猪作为地方优良品种,深受群众喜爱和消费者欢迎。迪庆藏猪抗逆性强,耐寒、耐粗饲,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因放养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肉鲜嫩,风味独特有野味口感,深加工产品烧烤肉、烤乳猪、琵琶肉、腊肉等具有浓郁的地方藏民风味食品、餐饮,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目前年出栏10万头以上,销售鲜肉、加工产品6000吨以上。

昭通苦荞

鞑靼荞麦是苦荞的汉语译名,荞子、蛮荞子、土三七、格罗姆等均是苦荞的俗名。史书记载,华北、西北、东北地区以种植甜荞为主,而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以种植苦荞为主。——《苦荞举要》 一、昭通苦荞种植史 《朱提文史》介绍:昭通古称朱提。朱提至迟从周代得名,西汉始称县后,经东汉、三国、两晋、南朝而唐,共历约2000年时间。宋代以后,“朱提”名称为“乌蒙”取代,至清代改土归流后,易“乌蒙”为昭通。苦荞在昭通种植历史悠久。据《苦荞举要》第一章苦荞概述部分介绍:《西南彝志》记载:彝族先民利用野生苦荞变为栽培家生苦荞是在原始部落时期进入奴隶社会之前(公元113)。那时,彝族就种植苦荞。彝族是最早种植苦荞的民族。苦荞品种都是用彝语命名的,直至现今,在苦荞品种中,还有“额阿母”之名。彝族民间流传的诗歌是:“世间最伟大的是母亲,庄稼最古老的是荞麦。” 远古的彝族有象形文字,下部代表土地,上部代表荞麦的花,就是“荞”字,发音“额”“阿卡”“荞子”“蛮荞子”。《浅析昭通彝族文化的起源及其影响》一文中讲述:昭通地区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开始创造孕育着彝族文化的萌芽,西汉时期的文物《昭通哇纽彝文铜印》印面系阴印阳文,有 7个彝文。《彝族简史》记载:早在唐代以前,在今四川凉山及滇东北地区就居住着许多彝族先民部落,凉山自治洲北部的勿邓与滇东北的彝族先民祖述一致。昭通苦荞种植应与彝族农耕文明悉悉相关。潘先林博士(1997)曾发表《高产农作物传入对滇、川、黔交界地区彝族社会的影响》一文中提到17世纪中叶清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以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和马铃薯这两种高产农作物由内地汉族移民带入滇、川、黔交界地区, 不仅大大缓解了这一地区彝族社会的粮食短缺,同时还提高了彝族人民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彝族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化,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彝族社会由领主制经济向地主制经济的过渡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文中提到高其倬《委员赴昭办理开垦疏》称:“向来昭通土人多不种稻”,“旱田历年夷户种者居多”,而本地区传统的旱地农作物荞子、燕麦产量较低,平均亩产量仅七、八十斤或百斤,要养活一个人口至少要播种五、六亩甚至七、八亩土地,民间俗称“种一坡,收一锅”,真可谓广种薄收。由此推断昭通荞子种植历史早于玉米和水稻(17世纪中叶前),荞子应属昭通本土作物。昭通彝族已将荞子这种古老的作物融入文化、生活领域,《昭通少数民族志》中提到杨宝玲整理的《彝族对山歌》中唱到:高山点荞荞杆白,荞杆脚下有条蛇,蛇不吃草它会长,妹不擦她会白。反映昭通彝族生产劳动的舞蹈有《荞子舞》、《收麦舞》、《种粘苕》、《栽花舞》、《打猎舞》。昭通苦荞饮食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和传承,得到了发展与繁荣,据《昭通地区土特名产志》经济粮食作物篇.荞麦记载:昭通地区用荞麦加工的食品,有荞粑粑、荞粥、荞米线、荞凉粉、荞糕、荞饼、荞挂面等。 二、昭通苦荞种植的官方史料记载: 据《鲁甸县农业志》记载《恩安县志》记述:“荞属、甜荞、苦荞”。民国十二年(1923年),县内种植荞麦3000亩,产600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种植荞麦1.2万亩,产1.85万石。 据《昭通地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汇编》1952-1979统计表显示:1952年全区荞子播种面积为303652亩,总产量为2786万斤。1952-1979年间全区荞子播种面积的变化幅度:210634-386668亩之间,其中,播种面积最小的年份为1959年,播种面积最大的年份为1977年。1952-1979年全区荞子产量最低的年份是1961年,总产量为1456万斤;产量最高的年份是1979年,总产量为5059万斤。荞子种植区域常年涵盖:昭通县(现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 《云南省昭通市农业区划》对昭通市77-79年平均大春作物种植现状列表统计,荞麦的种植范围分布在全市的南部及北部的平坝区、一般山区、二半山区、高寒山区,种植面积为28495亩。 据《昭通地区土特名产志》经济粮食作物篇.荞麦记载1990年,全地区种植面积28.6万亩,总产量1433万斤,在云南荞麦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昭通苦荞重大事件记要: 2008年,昭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昭通本地大白圆籽荞资源中系统选育出昭苦1号,鉴定编号(国品鉴杂2008003)。 2010年,昭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昭通地方品种红秆青皮荞系统选育出昭苦2号,鉴定编号(国品鉴杂2010015)。 四、昭通苦荞近年种植情况: 苦荞在昭通种植历史悠久,且种植面积大,种植地域分布广。据《苦荞举要》第一章苦荞概述部分介绍:据各省、区、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不完全)调查,2010年苦荞种植面积为22.38×104公顷,其中,云南省8×104公顷,四川省5.2×104公顷,贵州4.87×104公顷,陕西省3.33×104公顷,山西省0.67×104公顷,重庆0.313×104 公顷。《苦荞举要》根据2010年各省农业技术推广站调查资料列出当年我国苦荞主产区种植面积与分布表,昭通市昭阳区、彝良县、镇雄县、鲁甸县、巧家县、永善县被列入表中。

诺邓火腿

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深山里的诺邓,是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诺邓一度是滇西地区的经济重镇,村民长期以煮盐为生,造就了名扬海外的诺邓火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诺邓火腿:藏匿深山的千年美味;CCTV4走遍中国栏目中《留住古村的手艺》等影视的宣传、报道,对诺邓火腿的人文历史进行了简介,让云南的诺邓火腿名杨四海,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诺邓火腿的美味。古来诺邓火腿之所以有名,是腌制火腿有两个特殊条件:一是腌制火腿的诺邓盐含钾(k);二是诺邓村有特殊的环境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可晾挂较长时期,所谓“隔年火腿”有的可以三至五年“隔”下去,可生吃;其次才是加工工艺。早在唐代诺邓盐井就已开采,云龙千年白族古村─诺邓盐文化造就了诺邓火腿腌制历史,因选用诺邓古盐井卤泥的独特腌制方法而得名。一千多年来,它以独特的品质流传至今,颇受称赞。诺邓火腿,以云南省云龙县饲养的诺邓黑猪或杂交猪宰杀后经过检疫合格的后腿为原料,经鲜腿修割定形,使用云龙包谷酒、诺邓盐进行传统手工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成熟等工艺制作而成,在制作工艺方面独特,为国内所罕见。据1992年版《云龙县志》记载,“白族每年腊月都要杀一头肥猪,称为‘杀年猪’。猪宰后要按各个部位分割,腌制腊肉供一年食用。白族加工肉食的技巧较高,诺邓火腿色香味俱佳,可保存五、六年不坏”。诺邓火腿之所以倍受人们的青睐,在明清时期就经“南方丝绸之路”出口缅甸、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传南诏王微服私访,见诺邓火腿用盐泥敷腌,大感惊奇,令人取之,观之色泽红润,让人赏心悦目,食之香味浓郁、满口余香,赞不绝口。

文山牛

文山牛是中国优良的肉牛品种,云南省六大名牛之一,具有体驱均称、体质结实、性情温和、耐湿热、耐粗饲、适应性强、行动敏捷、善于爬坡、力大耐劳、肉质好等优点,属役肉兼用型,其肉质细腻、纯香度高、净肉率高、肌间脂肪丰富。

普洱咖啡

当今咖啡与茶叶、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据《思茅地区志》与《思茅县志》记载:1956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在曼老街创建咖啡农场,引进小粒咖啡品种种植。1982年,在南屏公社大开河引种小粒咖啡320亩获得成功。1987年,思茅地区与广东省东莞市雀巢咖啡公司进行经济协作,引进资金、技术发展咖啡生产,计划到2000年建成10万亩咖啡商品生产基地,地、县供销社系统负责领导,统一规划开垦,组织生产经营。198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开发咖啡商品基地,在南屏乡大开河村种植咖啡606亩。1989年,累计已开垦定植高标准集约型的咖啡园3.2万亩,已投产3000亩,咖啡豆产量20吨。思茅地区的小粒咖啡品种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被誉为“品质优良、香味醇和、味道很好,可与世界优良品种媲美”的饮料,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如今,普洱市(原思茅地区)的咖啡产业已步入规范化运作:生产技术统一、产品质量一致,“普洱咖啡”这一地域品牌得到更进一步提升。目前,普洱市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地和咖啡交易中心,全市咖啡在稳步发展,提高单产,生产优质产品过程中,实现亩产150公斤以上,优质咖啡豆达到80%以上。咖啡产量、产值连续增长,咖啡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企业增效、出口创汇的优势特色产业。 2011年普洱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咖啡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普洱市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决定》文件;2011年4月《DB53/T 154—2006 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云南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促进了普洱咖啡产业化的发展。

云龙矮脚鸡

云龙矮脚鸡原名天登鸡,据《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记载:“云龙天登鸡按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可分为矮脚鸡、赤轱辘鸡、乌骨鸡等三种类群,各类群鸡所占的比例是矮脚鸡占55%、赤轱辘鸡占30%、乌骨鸡占15%,多数分布于傈僳、彝族群众聚居的地区。云龙矮脚鸡养殖历史和品种形成大约也是由元代开始”。《云龙县志》记载:“天登地区有矮脚鸡,矮脚鸡体型矮小,近似椭圆形”。云龙矮脚鸡养殖历史长,是当地少数民族世代饲养的地方优良鸡种。 云龙天登鸡(矮脚鸡)1980年录入《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 2006年6月2日,农业部以第662号公告,矮脚鸡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年6月26日,云南省农业厅2009年第15号公告,云龙矮脚鸡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云龙矮脚鸡突出特征是胫短、个矮、性情温顺,对恶劣气候和粗放饲养管理有效强的适应性。在肉、蛋生产及观赏方面的经济性状突出,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家禽品种资源和宝贵的基因库。但因矮脚鸡争斗能力差,在与普通鸡的混养中往往遭到自然的淘汰,因此,保护该地方优良鸡种尤为重要。

保山猪

保山猪是保山市当地民族传统养殖的品种,饲养历史悠久,张兴志同志在《云南新石器时代的家畜》一文中谈到保山市(今隆阳区)蒲缥镇唐子沟遗址时,认为遗址中出土的猪和牛化石具有两重性,既可能是野生种,也可能是驯养中。距今4000-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饲养家猪品种,养猪业已得到一定发展。据《中国猪种介绍》(科学出版社1960)记载:“保山猪经过当地人民多年的繁育,从而形成地方品种。”1979年9月至1980年9月保山地区、县畜牧兽医站联合调查了保山地区畜禽品种,调查了保山大耳朵猪的优良性状和缺点,并改名为保山猪,编入《保山地区畜禽品种志》。据保山地区畜禽品种志记载:“保山农村产品丰富,山区荒地轮歇地较多,野生饲料丰富,是发展养猪的有利条件,我区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辛勤劳动精心选育,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和交通运输发达,沟通了山区坝区间、内地边疆的猪源频凡流动,加之自然条件及饲养管理特点,因而形成大骨猪、细骨猪和二浪子猪之分。”保山猪体质粗糙疏松,头较大,额宽,额面多皱纹形如“八卦”;嘴筒粗长,少数微凹且向上翘,俗称“瓢把嘴”;耳大下垂,猪体窄长,背腰平直,少数稍凹;背腰直间有微凹,胸窄肋扁略下垂,十字部宽,腹部紧凑不下垂,臀部欠丰满;四肢高且粗壮有力,腿及膁部多皱褶,又叫“穿套裤”,飞节较弯曲。于1987年载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一书中。2004年收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中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并录入由中国农业部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 1969年成立保山种猪场,厂址建设在保山市施甸县水长乡。1970年至1996年,只注重保山猪的利用,未能得到有效的选育提高,加之盲目进行引种杂交,导致许多性能多年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退化。1997年至2000年,为了充分发挥和挖掘地方特色遗传资源的潜力,依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原省计委立项,建设和完善了保山市种猪场。到2000年保山市各县区建立了县级猪人工授精站及部分乡建立并巩固了猪人工授精网点,初步形成了以保山猪为母本“三群一网”良种繁育体系。在进行体系建设的同时,根据繁育体系的建设要求,保山市种猪场组建了以保山猪为主的保山猪核心群,开始了一定的繁育工作,边繁育、边生产、边推广应用,取得了初步进展。2000年以来,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专家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以保山市种猪场为载体对保山猪开展了系列的组群保护、科研选育及合理开发利用推广工作,先后与省改良站、省农大等科研单位和部门合作实施了“保山猪优良母系选育及杂交优势利用”、“保山猪新品系优化选育及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扩大了保山猪的优良猪群,提高了质量,稳定了群体。经省州多次组织专家组亲临保山作详细调查,认定为云南省特有的珍稀种畜资源。2009年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1年云南省农业厅开展“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认定活动,通过层层评选,保山猪入围云南六大名猪。

禄劝撒坝猪

解放前禄劝县内基本没有公路,山高谷深,各民族之间相互来往较少,很多地方自觉不自觉地对猪采取近亲交配、闭锁繁育的选育方法,通过千百年自然选择,使它们的体形外貌、生产性能和生长环境等特征特性基本趋于一致,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优良的地方品种—撒坝猪。由于境内自然地理状况复杂多样,各地气候、饲料、饲养管理差异较大,选育目的、生产要求和生活习惯不同,使撒坝猪形成了大、中、小型三种类群。 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第一次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中使用了撒坝猪名称;撒坝猪遗传资源1986年录入《中国猪品种志》;1987年录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6年6月2日,农业部以第662号公告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2006年6月9日,云南省农业厅第15号公告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1年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撒坝猪2011年10月在云南省农业厅等部门组织的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活动中被评定为云南“六大名猪”之一。 禄劝火腿加工企业以撒坝猪和含撒坝猪血缘的杂交猪为原料进行加工的“撒坝火腿”,2008年11月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撒坝火腿”年产销量达5200吨,畅销省内、外,发展成为了较有影响力的“云南火腿”品牌之一。

麦地湾梨

麦地湾梨是云龙县特有的特晚熟耐储藏地方优良品种,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据《云龙县志》记载:“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因成熟于冬季,群众又称之为“冬雪梨”。   一、麦地湾梨称谓的由来 麦地湾梨名称的由来还与知青上山下乡有关,当时下关知青多集中在云龙县旧州区(现功果桥镇)的澜沧江河谷地带,由于当时生产储藏技术水平有限,所以到每年的2-3月份已无梨果供应,这时有一人将梨从麦地湾村带到知青点给知青们分享,知青们品尝到汁多味甜的梨后,纷纷问:“这是什么梨?”这人也不知是什么梨,只说是从麦地湾带来的,以后知青们想吃这种梨的时候就会问:“有没有麦地湾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地名和梨结合的品种称谓“麦地湾梨”。 二、麦地湾梨的品种来源 据1998年《河北林果研究》第13卷第一期中“云龙麦地湾梨调查”,云龙麦地湾梨, 又名麦庄梨、雪梨, 系云南农家品种。因来源于四川, 故群众又称四川梨( 原名已无法查考) , 系70 年前游洪顺由四川迁居云南省云龙县旧州乡麦庄村时带来的接穗, 接在屋角的一株川梨( Py rus p ashia Buch. -Ham. ) 树上, 成为繁殖传播的母树。母树的原树冠已死, 现存树冠系从距地面高约1m 的空心主干上长出的徒长枝重新形成的。现母树立地海拔1720m。树高10m, 冠幅8m, 主干高2m, 树势中等, 枝条中密, 年产梨果400~500kg 。后经大理州云龙县农业科技工作者多年发掘、筛选,并从其变异品种中成功选育的晚熟优良地方特色水果品种之一。 三、麦地湾梨产业的发展历史 据1992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云龙县志》中第176页第4行记载,有16种地方梨果品种资源,以水井麦地湾梨、漕涧黑心梨、大功厂密香梨为特品,1989年有面积4543亩,总产量103.03万公斤。第463页的第17行记载,优质晚熟香梨调查:旧州乡水井村麦地湾梨(又名麦庄梨)和大功厂梨(又名依主梨),以优质、晚熟著称,可保存到来年春季,为云南省少数优质、晚熟香梨品种,经过调查,鉴定和推广,至1989年,已嫁接28000株,为开发地方名特产品找到门路。 据1996年出版的《云龙县林业志》记载了云南省农大科研处高级工程师张兴旺(中),大理州经果站高级工程师汪长进(左)考察云龙优质梨的照片(张昭摄)。《云龙县林业志》第60页第17行记载,水果类:品种甚多,主要有梨、苹果、柿、梅、柑桔等,梨品种有16种,主要有麦地湾梨、大功厂梨、雪梨、漕涧黑心梨和大黄皮梨、火把梨、人头梨、麦皮梨、大棠梨等。其中以旧州乡水井村所产麦地湾黄皮梨(特晚熟)品质最优,年产量约15万公斤。在第71页第2行记载,梨:乔木、高10-15米,海拨2500米以下地带多有栽培,县内16个梨果品种中以麦地湾梨品质佳,其特点是:①果色褐黄着红晕,果开型扁圆端正、皮薄、果心小、肉酥脆、味密香浓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17%,总糖7. 88%(已转化为糖汁) , 总酸0. 33%, 维生素C 2.2mg / 100g,大果型重400-800 克,中果型重250-350 克,一般单株产400-600公斤,最高单株可达1500公斤,霜降到小雪采摘,存放至来年阳春3月仍保持汁多浓甜酥脆不变;②树势强健,3月上旬萌动,中旬开花,花期约20天左右,遇重霜花亦能正常受粉,高山河谷海拨1800-2650米潮湿温凉地带均宜栽培,嫁接后3年结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70余年老树仍抽新梢挂果满枝,全树结果均匀,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而均匀,有优良器具和雕刻用材。 据1995年出版的《云龙年鉴》第93第16行页记载,〔麦地湾梨授粉试验获得成功〕:1992年以来,为探索云龙麦地弯梨授粉结实规律,县林业站经济林果专业技术人员与云南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共同承担试验课题,并经试验和跟踪观察得出结论:麦地弯梨自花授粉结实率为零,砀山酥、金花、雪花、大功厂、富源黄梨等梨品种与之授粉结实率较高,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置比例为5:1,县内先期开发的纯麦地弯梨园应按比例高头换接上述授粉品种中的任意一种,方能达到结实丰产目的。第338页第14行记载,〔麦地湾梨精品包装初见成效〕:麦地湾梨是县内特有的优质晚熟梨,具有很好的市场,2000年初,县科委接受“麦地湾梨”品牌开发项目后,根据项目要求,组织人力、物力、突出攻关,年内完成包装设计、印制、装合等业务。首批上市1500件,上市后受到广大消费者普遍欢迎,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显著。

保山甜柿

保山1976年引进次郎甜柿,经多年的训化栽培,选育出适宜保山当地气候条件,不需配置授粉树,成熟期早,果大,光泽好,甜脆可口,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保山甜柿。1993年被云南省农业厅评为优质水果,2006年保山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工作站编制了地方标准DB53/T195.1~10-2006《保山市无公害甜柿生产综合标准》,2007荣获中国第二届国际果蔬产业博览会优质果品奖,2008年荣获第四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银奖,2009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柿生产和科研进展研讨会十大优质产品奖,2010年荣获第五届全国柿生产和科研进展研讨会十大优质产品奖。果品畅销省内外,出口越南、泰国、缅甸、香港、澳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保山甜柿早实、丰产、优质,经多年的驯化栽培,成为保山的一个优势特色产业,《保山地区志》中卷记载:“1976年从山东引进日本甜柿,经多年试种获得成功,并具有一定规模,部分已挂果。至1990年,全区共有挂果树2000亩,约8万株,年产鲜果110-175万公斤”。云南省科技厅2003年主办的《云南特色农业》,把甜柿列为云南特色水果,在特色水果栏目里记载:“保山市自1976年,从山东引进日本甜柿7个品种进行示范种植,经20多年的引种试种和示范、推广,至今已建成13000亩商品基地,年产量30万千克。经筛选后,以次郎甜柿最优。具有果大,色泽艳丽,树上自然脱涩,鲜食甜脆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日本岛根大学山村宏教授在中国农业大学冷平教授和云南省农科院陶磅老师的陪同下,到保山考察甜柿生产,山村宏教授说,甜柿在日本、韩国等地栽培,必须配置授粉树,挂果才好,而云南特别是保山,气候特殊,甜柿不须配置授粉树就果实累累,这是保山种植甜柿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它地方无法与之相比。2008年,中国柿子首席专家、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龚榜初博士到保山考察甜柿说,保山甜柿品质优良、风味好,在全国处于首位,保山的气候非常适于甜柿生长,这是上天赐给保山人民的恩惠。2009年保山映山红甜柿开发有限公司获无公害产地认证,2010年“云天红”品牌获无公害和有机食品认证。

泸西高原梨

泸西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国土面积1674平方公里。泸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广西府志》记载,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至清乾隆35年(公元1370年)设广西府期间,是泸西的兴盛时期,“商旅络绎,车马辐辏”就是当时的写照。 泸西县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雨适中,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署”的高原季风气候,自然条件适宜果树生长,境内果木繁多,资源丰富。泸西梨种植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广西府志》 物产 果之属记载:“桃 李 梅 杏 榴 梨 柿 栗 榛 松 核桃 羊枣 花红 木瓜 杨梅 橙 山楂 橘 橄榄 ”。按此推算,泸西县种植梨的历史有250年以上。 据《泸西县志》记载:1978年,全县已种植面积5000余亩,约20万株,产量约200吨。 1977年引进碭山酥、雪花、金花、早酥等品种试种成功,至1989年发展新品种2000余亩。1991年泸西县被列为云南省优质梨生产基地县,泸西高原梨的发展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优质梨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年产量达12万吨。 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品种较适宜当地独特气候和环境条件,表现优良,一直为泸西梨种植的主栽品种。具有成熟早(同一品种成熟期比云南省梨产区早5-8天,比北方早25-30天),高产、稳产,果形端正,果面平滑,皮薄,果心小,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多汁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1.00%)的共同特性。1990年参加云南省首次组织优质水果鉴品会,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获得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证书;1997年,泸西县果树站《万亩优质梨综合技术开发》获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泸西高原梨早酥品种1997年参加在江西举办的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南方优质早熟梨评比获全国第一名; 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1999年在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室内蔬菜、水果评比获金奖;泸西高原梨早白蜜品种2004年在全国早熟梨等级标准研讨暨优质产品擂台赛上获优质早熟梨奖;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2005年获首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2008年泸西云露牌高原梨被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 在长期生产中,当地群众把以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四个品种为主的泸西梨统称为泸西高原梨。

保山透心绿蚕豆

保山透心绿蚕豆产于云南省西部的保山市,种植及加工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种植面积至少在3733.37公顷以上,1965年前种植面积产量起伏大,种植面积在3733.37公顷~5466.67公顷之间,总产量在150~450万千克之间。1967-1985年,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单产、总产逐年上升。1967年种植4848公顷,单产1212.07千克,总产587.61万千克。1985年种植4147.47公顷,由于当年春旱,单产1556.97千克,总产654.75万千克。透心绿蚕豆是保山独特的地理气候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异地不能原样再生,其它地方尚未发现同类产品发布和种植,其突出的特色优势非常明显,是保山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小食品。 保山透心绿蚕豆具有成熟后豆皮白色,子叶(豆瓣)仍天然碧绿,豆香浓厚口感回甜的特点。其特殊的品质是由当地特定的土、水、肥、光、气、热综合作用,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异地不能种植,是典型的保山特色农产品,在当地有“透心绿”、“透心绿豆”的俗称。原产地为隆阳区西邑、丙麻、瓦渡、辛街、汉庄、河图、板桥、金鸡、瓦窑、水寨、蒲缥、芒宽、杨柳、瓦房、瓦马、潞江、兰城、永昌18个乡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过去都是由当地小摊贩经传统方法用土锅细沙炒制后,肩挑沿街叫卖,是当地人喜爱的特色食品,也是云南省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谈及保山,很多人会同透心绿蚕豆联系起来,到保山旅游办事,购买透心绿蚕豆已成为回乡赠友礼品的首选。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保山透心绿蚕豆的发展带来了生机。20世纪90年代后隆阳区人民政府扶持了很多以保山透心绿蚕豆为主的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形成了保山透心绿蚕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保山透心绿蚕豆从此名声远扬,畅销全国各地。全区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5000亩发展到今天的6万多亩。产品开发也由原来的一家发展为现在的4家,其中由当地著名企业云南保山同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山透心绿蚕豆系列产品“同心绿蚕豆”尤其出名,深受消费者喜爱,获得了“云南名牌农产品”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时至今日保山透心绿蚕豆已成为保山的特色产业和保山对外的一张名片。在新编《保山风物志》、《保山市志》、《保山市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中都有记载。2011年3月,中央7频道军事 农业节目的每日农经还专题报道了保山透心绿蚕豆。

龙陵黄山羊

龙陵黄山羊产地龙陵县,98%是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7.85%,雨量充沛,灌木丛生,植物种类十分丰富。1984年龙陵县草场资源调查收集整理的植物名录有135科636种,适宜于龙陵黄山羊的养殖。民间素有“洋(羊)小姐住洋(羊)楼,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的说法。形成龙陵黄山羊肉质细嫩、膻味小、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亲睐。龙陵县养殖黄山羊历史悠久,据《龙陵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就在木城、象达、天宁、龙新、平达等地饲养。当地群众素有养羊的习惯,也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羊粪可作为山区发展种植业的优质肥料,养羊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龙陵黄山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龙陵黄山羊这个优良地方山羊遗传资源。在1980年云南省畜牧局组织开展的全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中,发现该品种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和优良的生产性能,引起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注视,因被毛呈黄褐色或褐色,故定名为“龙陵黄山羊”。龙陵黄山羊于1985年载入《中国家畜品种及其生态特征》,1987年载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8年载入《中国山羊》。其品种2008年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目录》,2009年确定为《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云南省农业厅公告2009年第15号)。 龙陵黄山羊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遗传性稳定,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屠宰率高;肉质细嫩,膻味小的特点。为保护好这一良种资源,龙陵县畜牧部门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对该品种进行了保种选育,1987年开始进行系统的本品种选育工作。在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1—1994年实施了云南省种羊基地建设项目;1994—1998年实施了云南“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进行品种选育;1996—1999年实施了黄山羊供种基地续建项目,建立了龙陵县黄山羊核心种羊场;2001—2002年实施了种草养羊开发项目,建立了勐蚌、乌木山种羊扩繁基地;2003—2005年参与实施“云南肉山羊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2005—2007年参与实施“云南肉羊肉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龙陵县黄山羊高效繁育技术集成与示范”子课题;2005年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龙陵黄山羊养殖综合标准》(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42.1~142.6–2005),标准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通过长期努力,经过几代畜牧兽医科技人不间断的对龙陵黄山羊进行提纯复壮、选育提高,形成了外貌特征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地方肉用优良品种,并在龙陵县建立了以龙陵县黄山羊核心种羊场为龙头,扩繁基地为核心,养羊专业户为基础的良种繁育体系,具备了批量提供优质种羊的能力。2004年良种肉用山羊胚胎工程及产业化项目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2005年龙陵县人工种草养羊开发项目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 2011年龙陵黄山羊被云南省农业厅评定为云南六大名羊之一。

夕阳葵花子

据《晋宁州志》记载,道光二十年前当地就有瓜子种植历史,到今约200年。1991年农业志记载:“据民国年间《晋宁州志》、《昆阳县志》记载,葵属类有白瓜子,黑瓜子、红瓜子三种。特别是黑瓜子,颗粒大、饱满、品质优好、吃起来不伤口,是接待客人和赠送亲戚朋友的礼品,很受当地百姓的喜爱。经过常年自留自繁的逐步筛选过程,形成了目前颗粒饱满,品质优的当地品种”。当地种植历史悠久,是节日及喜庆时招待客人的佳品,深受当地村民的青睐。现在夕阳葵花子种植面积达到333.3 公顷,年产量600吨,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产业。

白竹山茶

双柏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民国摩刍县地志》记载:“摩邑宜茶之地甚多,如城外之苍山,妥甸之老黑山,雨竜之土封山麓、白术山麓,乌上法脿街附近各处,极适种茶”。1942年法脿人姚兴存从景东县引进云南大叶种茶,在法脿镇白竹山进行种植取得成功;《双柏县志》记载:“明清时期,鄂嘉有零星种植茶树,建国初期,各级人民政府积极倡导扶持发展茶叶生产。1958年法脿公社抽调一批青年开发白竹山种植茶叶,带动了白竹山茶的生产发展”;经近70年的驯化栽培,形成了白竹山茶的特有品质。 白竹山茶是双柏县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产地素有“高山云雾出好茶”之美称,该区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日照短且多雾,无霜期长,森林植被好,茶树萌芽早,生产周期长;种植品种为云南大叶种茶群体种,茶树生长旺盛,芽壮毫丰、叶大质软、持嫩性好,茶叶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内含成分高,形成了甘醇回味,经久耐泡的特有品质;曾任楚雄州副州长的李家龙同志到法脿镇白竹山茶叶基地视察时,为白竹山茶题词—“深山瑰宝、虎乡珍品”,对白竹山茶给予了高度评价。 白竹山茶经过多年的发展,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生产工艺日臻成熟,摸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生产加工方式,形成了系列名优品牌产品。其中白竹山茶的“云雾龙爪”参加了1995年11月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昆明科技成果暨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交易会,荣获银奖;1999年3月白竹山茶 “碧螺春”、“白竹银毫”被《中国云南名茶大观》收录;在2002年6月云南省第二届茶叶交易会名茶评比中“碧螺春”荣获金奖,“白竹银毫、云雾茶”获得银奖;在2000-2002年连续三届“云茶杯”评比中“白竹银毫、碧螺春”双双荣获“云茶杯”金奖,并认定为云南名茶;2005年“白竹山”品牌被农业部、中国消费者协会评为优秀知名品牌;2008年1月白竹山“云雾茶”被中国名优名牌产品推广中心认定为中国名优产品。白竹山茶中的“白竹山”品牌于1994年10月、“喜郎”品牌于2004年10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注册,成为在白竹山茶上使用的商标。 随着白竹山茶产业的不断发展,白竹山茶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虎笙文化的发展,2000年4月白竹山茶产地法脿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实现了地方特色产品和特色文化开发的有机结合。近年来县镇党委、政府已将白竹山茶列入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于2007年5月成立双柏县白竹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整合白竹山茶叶资源,进一步培强壮大白竹山茶的生产发展。

回龙茶

回龙茶主要因原产于梁河县大厂回龙寨而得名,梁河县人文历史渊源流长,关于梁河民族茶文化的史话传说很多,回龙茶凝聚了梁河县历代先民及其茶叶仁人志士智慧传承的结晶。 梁河县自古以来人居环境比较适宜,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久远。根据相关史书史料以及《景泰云南图经志》、《白夷校注》、《乾隆东华录》、《永昌府志》、《南甸司谱》和《梁河县志》等记载,“梁河境内世居民族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越(傣族先民)、百濮(佤族、德昂族先民)的部落群体居住在这里,元代境内为百夷(傣族)、金齿(德昂族)、峨昌(阿昌族)等所居,明代开始有汉、景颇、傈僳迁入”。梁河,古名南宋,又名南甸,是古代南甸丝绸贸易通道之一,西汉时地属益州不韦县,东汉时地属永昌郡哀牢县,从元置南路军民总管府起,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区,明代设南甸宣抚司,清袭明制,明国时期土流并设,至1950年5月全县全面解放为止,南甸土司统治历史达661年。 伴随着梁河县悠久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加之,梁河县境内宜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又十分优异,因此梁河茶史也基本上与本地区的人类发展史同步。根据多次有关部门和专家组织开展的茶树资源调查考证结果显示,至今在梁河县境内的山区、半山区(回龙茶区)依然保存有10000多株树龄达几百年或上千年,零星分布或小区域成片成林的古茶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茶树相传是属于德昂族先民所栽,2004年省州政府创新办调查在梁河大厂乡赵老地荷花村有一株树围为4.11米,树龄为1000年人工栽培大理茶种。有关梁河县各世居民族的茶文化史话传说比较多,如:许多史书记载——濮人后裔“崩龙”(德昂族)男女皆好茶,是“古老茶农”之一,在德昂族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中,也详实记载和反应了德昂族的古代社会生产生活及其“古老茶农”之称的渊源,同时记述了在德昂族婚礼中“槟榔、烟、茶”必不可少;据明代《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中的“南甸宣抚司”部分记载“南甸百夷,俗与木帮同,其结亲同谷茶二长筒,鸡卵五七笼为聘”、“客至,则以谷茶供奉,手拈食之”……;另外,还有阿昌族《遮帕麻和遮米麻》中茶翁茶婆传说,德昂族的“雷响茶”、“腌菜茶”、“竹筒茶”传说,傣族的“土司二道茶”、“竹筒茶”、“笋叶茶”传说等等。自梁河县人类有史以来,茶叶一直就是梁河各族人民从事婚丧、贺房、祭祀节日庆典或串亲访友等,必不可少的礼数之一。 梁河“回龙茶”伴随梁河县的人文历史孕育而生,它是梁河各族先民及其茶叶仁人志士智慧的结晶,是梁河县优异的宜茶地理和自然生态资源的产物,梁河悠久的茶史其实也就是梁河“回龙茶”史。回龙茶主要因原产地而得名,其创世的具体年代现已无法考证。解放前,回龙茶基本上仅供本地“土豪劣绅”享用,至解放前夕即:1941年大厂街先进青年农民孙朝钦参加李根源在腾冲举办的种茶培训班,带回一箩大叶良种茶籽在大厂境内种植茶地2亩;1945年,原国民党大厂设治局局长封维德提倡禁烟种茶,颁布了《梁河设治局为禁绝鸦片改种茶林告民众书》和亲自编撰《种茶浅说》500本分发给各地保甲长,同时先后从其家乡选运茶籽18驮分发到梁河境内各地栽种,并在大厂回龙寨附近购置土地8亩,建立了梁河第一个连片的大叶种良种茶叶母本园,从而,揭开了梁河“禁烟种茶”的历史始篇,并开始掀起了梁河县禁烟种茶的热潮。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指引及其一系列扶持措施的大力推动下,梁河回龙茶产业不断飞速发展,一度成为了梁河县山区、半山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顶梁柱。而且回龙茶自创世以来,就以其独特、优异的内在品质和让人迷恋的地域风味,而一度深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高度赞誉,成为了云南省著名的十大名优绿茶之一。目前,梁河已列为云南省优势农产品茶叶基地县、优质茶叶原料基地县、优质茶叶苗木基地县、茶叶生产重点县之一。产品驰名省内外,先后在1994年国际园艺博览会和云南省历届春交会名优评比中多次获得了金奖、银奖和优质奖,并一度被评为了“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2005年“回思”牌回龙茶还荣获了云南省著名商标,时至今日,回龙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化规模和生产基础,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一整套生产加工工艺,其中:有8000亩基地及其回龙春茗、回龙春曲、回龙春雪、回龙特级、回龙一级等五个系列产品已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认证;还有1050亩“回思”牌回龙茶基地及其产品获得了有机茶认证,4800亩“弘梁牌”茶园基地及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回龙茶一直以其优异的特色和优势,畅销云南省内外,特别是每年春茶上市都曾一度出现各地客商争相抢购的景象,目前回龙茶已基本开创了一定的市场网络氛围和占有力,年均售价为:高档精品茶1000—2000元/㎏,上品茶200—500元/㎏,普通中档茶50—100元/㎏。

南涧无量山乌骨鸡

南涧无量山乌骨鸡,属肉蛋兼用型高原特色地方优良品种,产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无量山广大山区。是由居住在无量山系的土著民族(主要是彝族)把狩猎中得到的红色原鸡,结合生产、生活的需要经长期饲养驯化而成的地方品种。无量山古称蒙乐山,据《蒙化志稿》记载,无量山“因山高不可跻,有足难攀,谓之无量”。南涧彝族自治县养鸡历史悠久,据说三国时代就有杀鸡宰牛祭祀盛典,由此推算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南涧无量山乌骨鸡体型大小适中、健壮,行动敏捷、适应性强,肉质细嫩、汤清味美,营养丰富,以黑肉、黑骨、黑内脏为典型特征。 南涧无量山乌骨鸡分布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境内林木繁茂,山高坡陡,海拔高差悬殊大,立体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食物来源充足,饲料中以玉米为主。群众饲养雏鸡有饲喂碎玉米的习惯,并采取自由放牧,使其在山地、林木中得到充分活动,获得较多的矿物质、青绿饲料、虫类等天然饲料,在长期的自然选育过程中,一些优良性状得到选优固定,最终形成了南涧无量山乌骨鸡这一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 “无量山乌骨鸡”过去称谓很多,如本地土鸡、乌骨鸡、黑肉鸡、无量山绿耳乌鸡等。2009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定名。据1980年至1991年编纂,1993年出版的《南涧彝族自治县志》第232页记载:“乌骨鸡,毛有黄、白、黑、灰、褐等色,冠髯为紫色,眼、嘴、爪、趾、皮、骨、肉、内脏及脂肪为乌黑色。白毛绿耳乌骨鸡是佳品,体形大,成年公鸡体重1.2-4.25千克,母鸡体重1-3.3千克,肉多味美,食之可驱寒除湿,一般240-300日龄公鸡开啼,母鸡开产,年产蛋130-288个。蛋重40-75千克,蛋壳以黄色居多,白色次之,屠宰率80%以上。鸡多为放养,夜间关笼,以玉米、杂粮为主要饲料,辅以青饲料”。 2009年9月,南涧县畜牧兽医局编写了《南涧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开发战略规划(2009-2015年)》,2010年1月15日无量山乌骨鸡列入《中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2011年,无量山乌骨鸡被评为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2012年,南涧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开发,把南涧无量山乌骨鸡作为地方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开发,坚持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走政府引导、合作社搭桥、种源场为龙头建立示范园区带动养殖户,用品牌推动产业发展的路子,形成上连市场、下接农户的产业链。出台了《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的意见》。目前全县建成了三个种鸡场,以及年出栏商品鸡4000羽以上的养殖大户72户,制定了“一个标准八个生产规范”,建成南涧无量山乌骨鸡网站,建成刷卡消费和远程监控系统,现正着手建设产品安全质量可追溯体系。产品已进入了昆明市场,在昆明建成了一个配送中心,八个专卖店,一个主题餐厅。因南涧无量山乌骨鸡肉质细嫩、汤清味美,营养丰富,市场销路好,不仅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而且在全省和周边地区享有盛名。

马关草果

马关草果栽培历史悠久,据文山州志记载,马关草果始种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马关草果具有果大、肉厚籽多、味清香等特点,是州外销土特产品之一,2001年文山州马关县被誉为“中国草果之乡”。 近年来,文山州委、政府为进一步加快马关县草果产业的发展,按照“科学规划,因势利导,重点培育,集中连片”的原则,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把马关草果产业作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使马关草果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马关草果在继承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引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进栽培工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长,由以前的自种自食转向出口、食品加工和深加工,马关草果现已销往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诸多省份,出口至东南亚各国。目前,文山州马关县人民政府已专门成立了“马关县草果研究所”,按照“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协会”的发展模式,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格局,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提高草果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富宁八角

富宁八角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富宁县高楼、民村一带是富宁八角栽培的发源地。清光绪至民国初年,随着改土归流,官商士贾频繁往来,八角逐渐由富宁传播到滇东南的部分县,据《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记述:“云南的八角开始在富宁县栽培,以后发展到广南、西畴、马关、文山、麻栗坡、河口、屏边、墨江、玉溪等县”。这说明了富宁县是云南省八角栽培的发源地。在我州瑶族聚居村寨,几乎村村房前屋后都种有八角树,每户每年靠种八角收入在千元以上,高者达10多万元,把八角树称作“摇钱树”。为了感激八角树给他们带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每年“盘王节”(8—9月,八角开花时),他(她)们都会相聚在八角林中载歌载舞,喜庆丰收和展望未来。年轻男女在八角林里谈情说爱 ,共叙心中蜜语和相思之情。并以八角树为证,盟誓忠贞不渝的爱情。瑶族妇女把八角和八角花绣在头饰上和腰带上以示“吉祥如意”。 富宁八角栽培虽有悠久的历史,且在清朝初期剥隘成为商埠的兴盛时期,就远销沿海两广及香港等地。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由于地霸和奸商的盘剥及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发展速度十分缓慢。60年代初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到富宁视察,针对富宁县实际,提出“把工作重点推上山去”,指导帮助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以林畜为主”的发展方针后,富宁的八角才有所发展。并把八角生产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先后拨出扶持资金98万元。用于采种育苗、技术培训、聘请技术人员,开展科研试验。八角栽培开始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逐步呈现老区和新区一齐发展的局面。质量在1985年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八角制标会上评为第一。产品出口瑞士、法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1999年富宁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委员会评定为“中国八角之乡”。政府为了把品牌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八角富民的目标,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把八角列入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树种,采取打造八角生态村,加大宣传力度,变品牌优势为经济发展动力,扩大种植面积,加快八角产业发展进程,着力科研推广进度,提高八角生产科技含量,加速八角产品开发步伐,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等措施,做大八角产业。在323国道公路干线出入境处设立宣传广告牌坊,让过往宾客了解八角之乡;在省、州报刊宣传报道八角产业发展情况;在出租车印上“八角之乡欢迎您”的字样;把歌曲“八角飘香”定为县歌进行传唱宣传。并成立了“富宁八角研究所”,开展八角优树调查、八角良种选育、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无性系繁殖、丰产栽培技术、新产品开发等试验、示范和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工作。 富宁牙牌村以种植八角为主,通过种植八角增收,呈现户户种八角,户户盖小楼景象。2004年11月11日时任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深入到富宁县牙牌村调研时指出:“要积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富宁县牙牌村代表了云南山区将来的发展方向,云南94%是山区,自然条件同富宁县牙牌村相似的也不是少数,牙牌村能做到的其他地方也都能够做到,要学习牙牌村成功的经验,结合山地优势,灵活、实际、积极地开发山地资源”。至2010年底,富宁八角种植面积5.87万公顷,产量1万吨,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广西,居全国第二。

泸西苦荞

《本草纲目》中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临床糖尿病治疗实践证明,苦荞麦能够降低空腹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降低血脂,从而抑制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发展。因此,苦荞麦是糖尿病的主要营养食品。 泸西苦荞种植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广西府志》卷之二十“物产”中记载:本府:麦之属 “大麦 小麦 燕麦 玉麦 荞麦(有苦、甜,有早、迟)”。《泸西农业志》和《泸西县农业志》中记载:“民国2年(1913年)种植13000亩,民国23年(1934年)种植面积13851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年种植面积在1.7-2万亩之间,1954年种植43248亩,是最多种植年份,1958年因严重自然灾害被作为低产作物不准种植。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种植面积12117亩,2005年发展到87937亩。”按此推算,有25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 随着本县旅游业的发展,苦荞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创新,泸西苦荞迎来发展的机遇。由于泸西苦荞生态、优质、安全、保健等作用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如“阿庐”牌苦荞米、苦荞粉等系列加工产品)。泸西苦荞种植方法简单,多为骨灰与化肥混合拌种点播。中耕历史习惯从不薅铲追肥。收割为人工割秆晒干后用连枷脱粒。 泸西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规范的生产技术,生产出了优质、营养的苦荞产品,2003年4月阿庐牌苦荞自发粉、荞粑粑被云南省烹饪协会评为云南名小吃;2009年7月阿庐苦荞自发粉、苦荞米被云南省农业厅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苦荞产品主销广东、福建、深圳、香港、江西、湖南、越南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澂江藕

《本草经疏》中记载:“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故主消散淤血、吐血、口鼻出血,产后血闷,署金疮伤折热、霍乱、烦闷、解酒等功。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故主补五脏。实下焦,消食,止泻,生肌,久服令人心欢止怒也。”《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若阴虚,肝旺,内热,血少及诸失血症,日熬藕汤饮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药可也。”除了食用和药用外,荷藕还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将荷叶、荷花描写得惟妙惟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名句更是脍炙人口。荷花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之君子”,花期较长,花色各异,有白色、粉红、深红、淡紫等多种。荷藕也以花和叶艳丽多姿、高雅清香,在中国园林中常作为水景布置的重要植物材料。 澂江藕种植历史悠久,据新纂《云南通志》第四十八册卷文十二“物产考五”中记载:“藕:名莲根,乃莲之地下茎部实非直根,属睡莲花(即荷花),供观赏外莲叶可入药,根茎部即藕可作蔬食,内含淀粉可制藕粉,以永昌澂江产者最佳”。《 澂江县地誌资料清册》和《澂江县文史资料》中记载:“藕产于境内烂田各地,属于地茎植物,长二三尺,肥大有节,中空有丝,色白,年约产七万余斤,生熟均可供食”。据《澂江府志》记载:“康熙五十八年,澂江暖于云(即昆明),寒次之,盛暑极热,雨即凉,霜雪严寒,一晴即湿,有四时皆春之谣,盛产稻藕”。 澂江藕常年种植面积在1—1.2万亩之间,按资料来推算,有300年以上种植历史。 随着本县旅游业的发展,澂江藕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创新,澂江藕迎来发展的机遇。由于澂江藕生态、优质、安全、保健、医用等作用和浓郁的历史文化、区域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如:澂江“仙湖”牌藕粉和“德春”牌藕粉等系列加工产品)。澂江藕种植方法简单,中耕管理历史习惯粗放。2011年12月,仙湖牌藕粉被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2011年6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1年12月德春牌旅游藕粉被省农业厅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澂江藕销往广西、广东、北京、江西、香港、缅甸、泰国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石屏青绵羊

石屏青绵羊以体躯被毛青色为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和饲养驯化形成的肉毛兼用型地方品种。约有二百五十多年饲养历史,由于该羊性情温驯, 当地人称之为“憨绵羊”。我州在2006年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根据产地、外貌特征命名为石屏青绵羊,经省州多次组织专家组亲临石屏县作详细调查,认定为云南省特有的珍稀种畜资源。 石屏青绵羊属于目前所报道的我国地方绵羊品种中毛色优美,体形适中的绵羊品种。根据毛色青色的外貌特征,并经“毛化学成分”检测,推定在该种群中含有毛质青色基因。该羊具有行动灵活、善爬坡攀岩、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饲养成本低等优点。虽然属于未经选育的原生态羊种,但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净肉率,皮薄,肉色鲜红,肉质细腻,无膻味,味香可口,营养丰富,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及经济开发利用前景。 但石屏青绵羊从何地而来,如何演变到目前品种尚无据可考。据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石屏州志(卷三)》毛部记载:“马、牛、羊……”,推测约有二百五十多年饲养历史。据当地彝族老人讲,祖祖辈辈就饲养该羊。由于主产区是彝族聚集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彝族群众一般的婚丧嫁娶及举行各种重要活动都要宰羊,妇女喜欢用青绵羊皮做垫背、用毛毡子御寒防雨防潮。由于受当地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及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饲养驯化,形成了体型外貌较为一致的石屏青绵羊这一独特地方品种。 石屏青绵羊的保护工作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列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0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石屏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参与实施的《红河州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与保护项目》,其中石屏青绵羊种源获2009年度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石屏青绵羊遗传资源调查与保护项目》荣获2010年度红河州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已在哨冲镇水瓜冲村委会拖龙黑村建青绵羊保种场一个,石屏青绵羊的保护工作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砚山小粒花生

文山州花生栽培种植历史悠久,1825年成书的《广南府志》卷三供记览志物产就有落花生的记载,距今186年历史。解放前我州花生种植品种主要是匍匐型品种“挖生”和本地花生,全州花生面积仅七千余亩,种植面积少而分散。产品主要用于榨油,少部分作为群众自食消费,也有部分用于群众之间的农产品与其他物品的互换交易。由于易落果、收获困难、产量低,被群众形象地称为“挖落松”,很快被1952年引进的马来亚花生品种取代,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又成功引进了产量和品质均优于马来亚品种的“桂花17号”(文引花生 01)、“粤油192”(文引花生 02)、 “VS405”(文引花生 03)三个优质花生品种应用于花生生产,全州花生种植规模不断得到扩大。花生作为了我州传统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其大宗产品壳花生远销广东、广西等地区,主要用于加工花生油,以其为原料加工的花生油,品质优良,远销国内多个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随着地膜早花生推广面积的扩大,部分用于煮食用途的鲜花生还出口越南。 文山州属云贵高原花生区,花生生产的气候和土壤及地貌条件较为特殊,栽培条件对花生品种的选择性强,花生品种为生育期一般在12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百仁重在35克—50克之间,具有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抗旱性强、抗病性较强、易收获、丰产稳产性好的特点。特别是在产品外观品质方面,具有果皮薄、易去壳、荚果和仁粒小、仁粒饱满、种皮光滑、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的典型特征,被群众习惯性地统称为“小粒花生”。砚山县是我州花生生产的科技示范主产县,具有花生种植的产地典型的气候类型,经报州人民政府批准,产品特登记为“砚山小粒花生”。

丘北辣椒

丘北辣椒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丘北县志记载,丘北辣椒始种于明朝后期,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因其个小、色艳、皮厚,辣而香,味道纯正,油脂高,食味佳,并有其特殊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耐储易运的独特品质而倍受人们青睐,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重要土特产品之一。1999年文山州丘北县被誉为“中国辣椒之乡”。 近年来,文山州委、政府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科学规划,因势利导,重点培育,集中连片”的原则,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把丘北辣椒产业作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使丘北辣椒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丘北辣椒在继承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引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进栽培工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长,由以前的自种自食转向出口、食品加工和深加工,丘北辣椒现已销往美国、日本、韩国、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及国内的20多个省市。目前,文山州已有专门从事辣椒经营的有600多人,大型交易市场5个;从事丘北辣椒内含物提取的企业1家,丘北辣椒食品加工、销售企业27家,加工产品40多个。到十二五末,丘北辣椒规划种植面积达200万亩,实现年总产值达到2.85亿元。

谷律花椒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谷律是昆明市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谷律山区是云南花椒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境内自古以来盛产花椒,花椒一直是谷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使用的食物调味品,栽培历史悠久,其栽培和种植情况在《西山区志》第六编林业[经济林]记载:建国前,民间引种花椒经济作物;《谷律彝族白族乡志》和《西山区林业志》(1996版)都有记载。谷律花椒麻中带香,花椒叶饼清香四溢,是昆明人的传统美食,彝族妇女“卖花椒叶”的叫卖声已在昆明街头吆喝百年有余;老百姓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做“祥云辣子弥渡蒜,谷律花椒龙潭酱”。 谷律花椒采摘于高寒山区,无污染、粒大、饱满、含油量高,精练出的花椒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谷律花椒产区花椒种植面积1506公顷,年产量1200吨。谷律花椒产品在连续几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和中华全国总社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展销会上参展,深受顾客好评,主要产品谷律干花椒和谷律花椒油已成为西山区乃至昆明市较有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云南科技报和中华合作时报均有报道。花椒产业将逐步成为西山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和继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马楠半细毛羊

马楠半细毛羊 云南 永善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永善县溪洛渡镇、茂林镇、莲峰镇、马楠乡、务基乡、水竹乡、伍寨乡、码口乡等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2′08″~103°40′24″,北纬27°32′44″~28°07′21″。马楠半细毛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乐业辣椒

乐业辣椒是会泽县特定的生产区域种植的一个地方干椒,因原产于乐业槽子而得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较大种植规模,据《会泽文史资料》记载:“在会泽县东部,有一条绵延逶迤近百里的乐业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这就是盛产辣椒的乐业槽子”。乐业辣椒于1983年在北京出口成果展览会会上,曾获外经部颁发的荣誉证书。2007年会泽县被中国(长沙)国际辣椒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百强县”称号、乐业镇被授予“中国辣椒第一镇”称号,会泽县勇雄辣椒开发公司生产的“勇雄”牌乐业辣椒被大会评选为“金奖”和“特别推荐产品”。同时在辣椒博览会上,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同志还为会泽题写了“会泽辣椒卖天下”的贴字。

盐水石榴

盐水石榴是会泽县当地人民经过几百年的不断选育、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因主产于金沙江支流小江流域的娜姑镇盐水沟两岸而得名,是会泽独有的地方“名、特、优”水果,也是我国稀有的果树之一,籽大、肉质厚、籽核软、液汁纯甜、清香宜人,以“云南水蜜石榴”为名,畅销港澳台市场,被誉为“神石榴”。 盐水石榴种植区域分布在娜姑镇(盐水、炉房、发基卡、干海子、牛泥塘五个村委会),大海乡(泥得坪、布多两个村委会)两个乡镇。该区域属北亚热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气候炎热,雨热同期,光照条件良好。年日照时数2193.0小时,日照百分率47%,年光辐射量15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20.8℃,≥10℃积温,5784℃,全年无霜期235天。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426m,水能资源充沛,年均降水量690--800mm,石榴生长期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比较适宜石榴生长。 盐水沟发源于娜姑镇干海子村,流经娜姑镇的盐水、炉房、发基卡、干海子、牛泥塘五个村委会,该沟水直穿盐水村委会,是盐水村全村生产生活的重要用水,全长39.4千米。当地村民为便宜记住这条沟,就以盐水村的名字命名为盐水沟。石榴主要种植在这条沟的两岸,故以盐水村命名,称“盐水石榴”。 盐水石榴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云南地志》记载,“东川(会泽县原属东川府所在地,本稿注)之石榴、宝珠梨及蔗糖、桔柚,其味兼江南西蜀之美,皆特产也。”说明盐水石榴在百年之前就已名冠全省。另据《会泽县种植业区划》(1988年)记载:盐水石榴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因主产于盐水沟两岸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就已著名。盐水石榴经当地农民群众精心培植,年复一年,当地农民群众的汗水流到山脚下的小河里,河水也变咸了。有个明察暗访的朝廷命官来到这里,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于是赐地名为“盐水沟”,石榴也因此而得名。

高良苡仁米

苡仁俗名称六谷,别名菩提子。师宗县栽培苡仁历史悠久,苡仁属师宗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据《师宗县志》和《师宗县农业志》记载:“ 1949年后,师宗县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土烟、油菜、甘蔗、生姜、花生、芝麻、葵花子、苡仁及少量大麻” 。苡仁栽培在师宗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是师宗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之一。 高良苡仁米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外观色泽好,营养丰富,即可食用也可入药的特点。主要销往广东等省、市(区)及国外,市场前景广阔,价格逐年上涨,其面积、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在当地经济总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扩大。2011年《师宗县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师宗县中草药产业,进一步提升新型支柱产业,要求扩大苡仁种植面积,以满足国内外苡仁的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

富民茭瓜

菱白(俗称茭瓜、茭笋等)。 富民是我省茭瓜的主要栽培区域之一,据《富民县农业志》记载在《民国富民县志》中就有“茭瓜,产附廓,状雪白而嫩,产额年二百挑,供食”的记载;另外,在《富民县志》、《富民县年鉴》和《富民文史资料》都记载50年代初,就有一定规模生产。 茭瓜是我县一种特有的水生蔬菜,在我县2月到9月为采收期,较其它地区早熟两个月。2011年茭瓜种植面积9000亩,年平均总产量9000余吨,多销往县外和省外,总产值3000余万元。产品除在本省销售外,还销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贵州、四川等省,茭瓜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华宁柑桔

华宁柑桔,云南省华宁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华宁县地处滇中高原盆地的南缘,境内南盘江、曲江河谷沿岸的盘溪、华溪、禄丰、通红甸等乡镇,是华宁柑桔的主要栽培区。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素有天然温室之称。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造就了华宁柑桔成熟早、品质优,果肉脆嫩、汁多化渣、酸甜适度、富含维生素的特点。

华宁柿子

华宁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抚仙湖东岸生息繁衍。华宁建置,有文字可考者,可上溯至战国时期。战国后期,人们把行将统一的中国划分为九州,华宁在梁州范围之内。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毋单县。于现在的盘溪。楚倾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左右,庄跻在滇称王后乃至秦代,华宁为滇国属地。晋成帝时(326~334)梁水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设黎州。天宝七年(748),梁水县地为南诏步雄部,称宁部。元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设宁州万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设宁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设县,改称宁县,因与甘肃省宁县同名,遂于次年10月改称黎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取华盖山、宁寿寺首字,始称华宁县。1950年1月解放,成立华宁县人政府至今。华宁县山青水秀,人才辈出,历史人物较为出名的有张西铭、王元翰、刘大绅、朱家宝。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也系华宁人。 华宁柿子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大部分地方气候条件完全符合柿子的种植条件,是柿子的理想生存环境。华宁的柿子具有浓郁历史、文化、发展民族特色,华宁县龙潭营的一个村寨“阿贝楚”在当地彝族语中即是“柿花干”的意思,另一村寨“阿白咪”是“柿花地”的意思,彝族是云南的土著民族,阿贝楚、阿白咪是华宁古老的彝族村寨,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说明我县有悠久的柿子栽种历史。光绪年间,华宁县已经规模化种植柿子。 华宁是有名的“中国泉乡”,有630个潭泉,优良的环境条件,规范的生产技术,生产出了早熟、质脆味甜的柿子,产品主销广东、福建、深圳、香港、江西、湖南、越南,形成了对外、开放型的市场,华宁的柿子在广东、福建、河口市场上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价格高于其他地方,且批发快。为促进柿子产业的发展,华宁县组建了华宁县阿贝楚公司,2004年,注册了“阿贝楚”柿子商标,认证了“阿贝楚”柿子绿色食品,是云南省第一个柿子绿色食品,柿子价格在全省也最高的,最高价格到5元/kg,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会泽宝珠梨

会泽宝珠梨是会泽县传统种植的主导品种,据《会泽县种植业区划》(1988年)记载,会泽宝珠梨栽培近300年,原产于大理宝珠寺,经和尚精心培育而引种大理民间,也称大理雪梨,会泽宝珠梨系大理雪梨的后代。另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云南地志》记载,“东川(会泽县原属东川府所在地,本稿注)之石榴、宝珠梨及蔗糖、桔柚,其味兼江南西蜀之美,皆特产也。”说明会泽宝珠梨在百年之前就已名冠全省。会泽宝珠梨具有梨皮薄,肉质细,多汁化渣,石细胞少,果心小,单宁含量少,蜜香诱人,果个大,较耐贮运,品质超过了现存昆明呈贡的宝珠梨。会泽宝珠梨1993年和1994年连续两年获云南省优质水果证书,1995年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八五”、“九五”期间,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完善、巩固、提高,坚持种植和管理并举,依靠科技,择优发展,强化管理,提高单产,主攻质量,讲求效益”的发展要求,重点又发展了宝珠梨,栽培面积1333.3hm。

弥勒葡萄

弥勒葡萄,云南省弥勒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该县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葡萄种植,由于独特的气候、土壤等地理条件,弥勒葡萄品种得到优化,表现出适应性强、抗病、早熟、优质、丰产,高效等特点。所产鲜食葡萄,色泽艳丽,品质高。弥勒葡萄玫瑰蜜酿之酒,酒质丰满,宝石红色,玫瑰芳香;水晶酿制的干白葡萄酒,晶莹透亮,具有浓厚纯天然果香味,颇受消费者欢迎。

石屏杨梅

石屏是我国野生杨梅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野生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发现矮杨梅、细杨梅、板井梅、乌兄梅等4个野生杨梅品种。自古以来,杨梅就是石屏县各族人民世世代代食用的果实之一,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清·乾隆十二年《石屏州志》和民国元年(1912)袁嘉谷先生主纂《石屏县志》都有记述。上世纪80年代前,我县就对野生杨梅进行人工种植和嫁接,但由于规模小,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显著。80年代以来,我县先后从浙江、福建等引入水晶梅、东魁、水梅、荸荠梅、丁岙梅、炭梅、晚稻杨梅等7个品种与本地野生杨梅杂交,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提纯,选育出了东魁、荸荠梅两个适宜本地种植的当家品种,杨梅产品成熟期比浙江、福建等地提前40~60天,具有果大核小、色泽艳丽、汁多、酸甜适度、有香气,成熟早,较耐贮运,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目前,全县种植杨梅面积6666.7公顷,其中:东魁4000公顷、荸荠梅2666.7公顷,杨梅产品年总产量7.5万吨,是云南省杨梅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县,2002年被农业部认定“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杨梅名优基地”。产品畅销北京、浙江、上海、福建、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新疆等地,是石屏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深沟鸡

深沟鸡毛色外貌很不一致。一般只把体型大的叫做大种鸡,体型稍小的叫做中型鸡,但在生产性能上没有反映出多大的区别。历史上苗族没有定居的习惯,一九四六年以后,苗族从贵州咸宁迁移过来,聚居在月望乡深沟一带,随之带来了种鸡,自繁自养,并于寻甸、沾益等地苗族通婚,因此苗族农户都饲养同种类型的鸡种。而苗族聚居地一般都在山坡、菁沟旁,交通不便,很少与外界接触,都是自繁自养,相互赠送,只出售小鸡,不出售或很少出售鸡蛋。在当地特定的自然气候和生产方式下,培育成体形高大,背腰长直、骨骼发达,腿脚粗长,从趾骨以上胫骨部分有毛,体重较大,适应性广,抗寒冷、耐热、免疫力强,高原亚热带丘陵适应性强、发病少、耐粗饲、觅食力广的曲靖地区地方品种。于1981年载入《曲靖地区地主主要畜禽品种志》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