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只是一个小店
就在我闲逛赫尔辛基的时候,看到了一家堆满电子废品的商店。2002年诞生于芬兰的“e-Waste环保”运动目前正成为一股潮流风行全球,在这项运动中,设计师们
专门将电脑或电器等工业废弃物,设计再生为富有魅力的产品。
走进赫尔辛基Fredrikinkatu街33号的SECCO店,你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那些用不上的东西,不仅不用扔,还可以变成你生活中一个个有意思的小玩意。
废旧的电脑键盘有什么用?可以化身为戒指、发带、手机链、笔记本等等。汽车或自行车的轮胎可以化身不同的包包、腰带。废弃的手机做成的手机吊饰“HANDY
phone
strap”。废电脑的集成电路板被加工成蜥蜴、乌龟等装饰物。电子元件可以做项链、手链,电脑里的某些部件还可以做成安全带,餐盘,肥皂盒;废旧的唱片摇身一变成了CD架,再摇身一变又成了钟。
这些设计都是由芬兰的年轻设计师设计的。长久以来,芬兰设计一直取法自然,讲究其实用性,并力求将对自然和环境的伤害减少到最低。SECCO只是做得更纯粹些,它变废为“宝”。
SECCO
店里可不是只有那些“电子垃圾宝”。生活中的废旧布,像旧制服,在设计师的手下变成了多功能衣服,即一件衣服可以有6种不同穿法,连衣裙、半身裙、抹胸等等。大米袋有什么用?设计师Adhi
Nugraha让你看到的是一个灯,当然是大米袋做成的。
布艺设计师默瑞・希塔拉(Meri
Hietala)是SECCO16个设计师团队中的一员,她设计的蓝白纹相间的男士拖鞋、女士和儿童拖鞋,还有布包,领带和夏天的帽子,都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背心做出来的,希塔拉说:“芬兰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办公室的人和SECCO联系,说他们更换了一批背心,换下来的那些质量都还不错,但是已经用不着了,不过,他们又不想扔掉,刚好我一直很喜欢布艺的改造。”根据希塔拉的说法,“布艺的再回收设计是很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如果质量和材质不太好的话。这批背心是用Marimekko棉做的(芬兰一种很有名的棉布品牌),虽然用了很久,但只是褪了点颜色,而且还褪得很有质感。”这样的设计会给人一种全新的,深层次的视角感受,结果也是惊人的,产品出来后,真是有枯木逢春的感觉。
在芬兰,像这样融入生活的环保理念还有很多,就在我走街串巷的过程中,不乏看到发电的风车、循环净化的水装置以及人们与绿色植物和谐相生的情景,更令我自己感到自豪的是,整个赫尔辛基之行,除了我在去芬兰堡时不得不搭乘了公共渡轮,其他时候我都依靠租赁的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这让我不会错过身边的任何一个环保细节,同时也将自己在城中交通的碳排放量降到了最低。至于我所享用的那些美食,它们无不是当地生长的有机食物,虽然价格是贵了点,但让我可以更轻松地结算旅行碳排放。
在我结束旅行的时候,其实已经不再刻意纠结于数字的统计,最开始努力追求的数字最小化,已经被其所代表的旅行方式所代替,我想这才是低碳旅行的最大妙处。
来源:新旅行杂志
编辑:麻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