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大搜索
综合
亚洲
欧洲
非洲
美洲
大洋洲
 
当前位置 〉 海外风情 〉 欧洲

走进俄罗斯

作者:瞿盼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

    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这个曾经是世界上第二大强国的国家,还是如此地吸引了我的脚步。

  莫斯科的红场,向来被视作俄罗斯的象征。广场上的克里姆林宫钟楼、瓦西里布拉仁教堂和列宁墓是闻名世界的

胜景。红场面积9. 1万平方米,原名是“托尔格”,意为“集市”;1662年改为“红场”,古语为“美丽的广场”。在红场的南面是瓦西里布拉仁教堂,教堂前面为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雕像;红场的西侧是著名的列宁墓,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北面则是历史博物馆,红砖白顶,也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873年 ;红场的东侧是国立百货商场。建成于1893年,由波梅兰兹夫设计,今天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十家百货商店之一。

  红场的知名度可以与天安门广场媲美,所以到莫斯科的第二天,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前去参观。广场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1/5,恐怕与上海的人民广场还差不多,地面很独特地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从前在书本上读过的、在现实中憧憬过的名胜古迹。无论是列宁墓的庄严肃穆,国立商场古朴与繁华的结合,还是大教堂的恢弘庄严,克里姆林宫童话城堡一般的精巧梦幻,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广场边的无名烈士墓是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牺牲的数百万战士而建。这里曾经埋葬了一位烈士的骨灰,如今却成为了人们缅怀过去、学习英烈的纪念场所。深红色的大理石碑上的铭文刻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碑前燃烧着不灭的火焰。俄罗斯的习俗,新郎新娘结婚时要来这里为烈士献花。而我,就静静地站在一边,默默地伫立。我不明白,这样朴实的铭文,为何却给我极大的震撼;我想起了很多。从小听过小英雄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以后又听闻许许多多俄国历史上不屈与抗争的事迹,历史上,俄罗斯不仅有过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等东征西伐的君主,也有拉辛、普加乔夫那样为自由、平等而献身的斗士;尤其在二战中与法西斯的顽强斗争,他们所谱写出的可歌可泣的篇章至今都是俄罗斯民族乃至全世界为之骄傲的宝贵财富。我想,为了和平,全世界人民都是相连的,都是不分彼此的;这些异民族异国家的烈士们的光辉事迹也是值得我们崇敬的;我们同样也应对这些为自由为解放而斗争的勇士们说:永垂不朽。我注意到,许多人与我一样,都陷入到深深的思索之中。

  在红场,给我最大影响的,就是这无名烈士墓。

  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其他古城是俄罗斯人文景观精华所在,可以说这些古城内的教堂是俄罗斯传统建筑的荟萃和精品代表。它们匠心独具,装饰华丽,色彩丰富;虽然都具有宗教的传统特色,但却互不相同,各具特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到了俄罗斯没几天,我就发现了一点:在俄罗斯,建得大气美观的建筑一般都是教堂。连俄罗斯的导游都说,在这里到处都是教堂。我们把传统的东正教教堂顶叫做“洋葱”顶,各个教堂虽然万变不离其宗,但色泽搭配、建筑规模却也迥然不同。而吸引人的不仅是使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更是他们背后刻骨铭心甚至血的历史。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莫斯科最宏伟的教堂,是1812年为纪念打败拿破仑而建造,整整历时50年。能够说,它是威严与欢庆的象征。救世主浴血大教堂的原址,就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的地方,原先是一片河流,后来便在这儿建起了大教堂。我又想起了坐落于红场的著名的,又名波克罗夫大教堂。它是伊凡雷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下令建筑的。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它的周围,再配上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绝妙无比。传说,伊凡雷帝为了别处不再出现这样美丽的教堂,下令弄瞎了建筑师的双眼!看着眼前宏伟的建筑,我的心有些刺痛了:它真的是劳动人民用鲜血换来的呀。

  在参观的时候,我就像在学习、重温俄罗斯悠久而惊心动魄的历史;似懂非懂地听着导游的讲解,触动着历史:沙皇的苛政与血腥,革命起义的壮烈与英勇,人民的奋起与沉默,太多太多,沉重的,复杂的,不堪回首的……

  走进教堂的时候,周围虔诚的教徒在这里膜拜、祷告、祈福,让我很容易被肃穆安详的气氛震住。教堂内部大多挂满圣经故事壁画及神像,那种精美却庄重的装饰让人不敢发声,惟恐亵渎神灵。许多架台上插满蜡烛;教义中说,点亮一支蜡烛,是对死者的追念也是对生者的祝愿。来这里的人很多,诚心地划着十字,在每幅神像前参拜。也许,这真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面对生活的不理想,他们需要有一个信念与精神支柱去依靠。在这里,我似乎更认识到了人民的生活。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