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菜
  • 人气值:12
  • 地方餐饮名店地方餐饮名店

陈家菜

  • 更新时间:
  • 地址:
  • 电话:
  • 荣获:
  • 颁发机构:

开封陈家菜源于清末,因创始人陈永祥在1891年末为慈禧太后操办万寿庆典宴而成名,是一种典型的中原烹饪技艺。该技艺选料严谨、刀工精细,烹制出的菜品“讲究制汤、五味调和、质味适中、注重养生”,代表作有“套四宝”“汴京八景宴”“糖醋鲤鱼焙面”“大葱烧海参”“紫酥肉”“龙虾牡丹鱼”“菊花鲍鱼”“翡翠面”“开封灌汤小笼包子”“古城春晓”“繁台瑞鹤”等,其中“套四宝”为河南名菜,极大丰富了当代豫菜的内容。目前,该项目以位于开封市顺河区大花园西街176号的陈家菜饭店为传承场所,进行项目的传承和弘扬。2021年,开封陈家菜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河南,有一种说法——“吃海参,到鲁班”,这种高度的赞誉与河南鲁班张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班张)自2005年进入郑州市场便实施精准的聚焦战略不无关系,同时也离不开一直为产品品质保驾护航的陈伟先生。毕竟,在河南能以一道菜来作为店名的品牌为数不多,但鲁班张做到了。





名厨世家与陈氏官府菜



1971年3月,陈伟出生在开封一个名厨世家。他的曾曾祖父陈永祥是清末开封名厨“三祥”之一,曾为慈禧太后制作“万寿庆典宴”而名震中原,一举成名后,开创了陈氏官府菜门派。


他的曾祖父陈振声是民国时期门活派名厨;祖父陈景和是一代豫菜宗师;到了第四代,也就是他的叔叔陈长安,是1986年河南省第一个烹饪大学生,也是1988年、1993年两届全国烹饪大赛获得金奖的名厨(也是河南省唯一一个),至今依然名噪一方。


厚重的家学渊源,精深的烹饪造诣,高尚的厨德风范,使陈派名厨世家和陈家官府菜盛名远播,享誉百年。今天,陈家菜已是河南官府菜的代名词。





要学艺,必先艰苦练习



中学毕业后,祖父陈景和看他是个学厨的好苗子,便决心培养他做接班人。


1986年,15岁的陈伟开始随祖父学习厨艺,在与祖父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老一辈厨艺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视厨德贵于生命的优秀品质,深深震撼和陶冶着这个学厨少年。


师长的教导让陈伟深刻认识到,特长是基本功练到极致的一种境界,而练基本功无捷径可走,唯有熟能生巧。自此,他开始有意识地蒙眼练习,反复剔了上千只鸭之后,家禽的骨架结构烂熟于心,闭眼与睁眼几乎没有区别。


慢慢地,陈伟把祖传名菜“套四宝”、“鲤鱼焙面”、“烧臆子”等绝活悉数掌握,烂熟于心。



身世显赫,却不忘祖训


陈家官府菜,已经历了逾百年的发展历史,名厨世家的生活氛围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时至今日,陈伟依旧铭记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三句真经:



第一句:练平常,不练非常,平常到家自是非常。


意思是不练花架子,要将基本功打好,要将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做好传承,有了好的传承,才能发扬、创新,所谓的“根”就是基础。




第二句:踏碎方砖,靠倒明柱。


意思是学厨时要站得脚底下的砖都碎了,累了就靠倒在柱子上,柱子都能磨得发亮。


学厨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刻苦努力、勤奋、钻研、好学、多问。也正因为如此,当时年轻的陈伟生怕自己不够优秀,给祖辈们丢脸,总是加倍苦练功夫钻研技术。


有一次正在练习整鸭脱骨时,厨房忽然停电,为了不间断手中的活,陈伟就在一片漆黑之中继续摸索着脱骨,而就是这个巧合,造就了日后他的当家绝活之一“蒙眼整鸭脱骨”。





第三句:师古而不薄今,万变犹存真味。


意思是从古至今,在任何的条件下,中国的菜肴,味道是灵魂,装盘再好看,如果不好吃,这道菜依旧白做了。


因此做菜,要有老祖宗留下的“根基”,在这基础上无论如何演变,味道始终是核心,不变的是好吃的味道。而陈伟所做的养生、健康的官府菜,其“貌”不仅惊人,味儿更让人流连忘返。





初出茅庐,便一鸣惊人


扎实的功底和执着的精神,让陈伟在厨界很快脱颖而出。当时年仅19岁的他,在河南首届“创业杯”烹饪大赛中,就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河南参加全国首届“创业杯”烹饪大赛获得最佳奖。



21岁时,陈伟又潜心研制出既富有地方特色,又极具欣赏价值的“宋都西瓜宴”和“宋都秋菊宴”,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这年秋天,陈伟就当选为开封市人大代表,并入选开封市饮食业技术考核委员会评委,成为烹饪圈内“最年轻的权威”。


1993年,在河南省第三届烹饪大赛中,22岁的陈伟又勇夺冷拼、热菜两枚金牌,是颇为引人注目的“双料厨星”;2006年,陈伟更斩获年度“中华金厨奖”,这使陈伟在中原烹坛稳稳站住了脚跟,并逐渐成名。





陈家官府菜介绍


官府菜又称土大夫菜,是封建社会官宦之家所制的馔肴,在规格上可与宫廷菜媲美,而又与民间菜有极大区别。


选料严谨、刀工精湛、讲究制汤、五味调和、善用火候、滋补养生——这就是官府菜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讲究!




说起陈氏家传名菜之一的“套四宝”,怎是一个“讲究”了得!从刀工到制汤,从火候到口味,无不处处体现出官府菜工艺上的细致、精湛与高超。

首先要将四种家禽“整料脱骨”,剔完骨后表皮不能破,要“滴水不漏”。腌入味后,便要逐个层层相套,套完之后看上去必须是一只完整的鸭子。

之后加入鸡汤,及葱、姜、蒜等上笼蒸五个小时,再将蒸好的原汤分别加入牛肉茸、猪里脊茸、鸡肉茸,分三次吊制而成,食界称之为“三吊清汤”。

而对于食客来说,其神奇之处就在于,吃完了鸭子里面有鸡子,吃完了鸡子里面有鸽子,而吃完了鸽子里面还有鹌鹑,最后鹌鹑肚子里还装着满满的八宝馅料,汤汁醇香却犹如清水般清澈见底,叫人叹为观止。



御膳套四宝

“套四宝”是名厨世家流传百年的代表菜,由清末开封名厨陈永祥大师创制。1901年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自西安回銮,在返京途中路过开封府,恰逢慈禧66岁大寿,开封府便命名厨陈永祥为其操办“万寿庆典”宴,陈永祥精心制作了此菜肴,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的赞赏。


此菜原汁原味,醇香浓郁,汤清澈见底,堪称豫菜一绝。名厨世家第五代官府菜传人陈伟大师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绝技,2002年被评为“中华美食绝活”。


除了“套四宝”,还有“鲤鱼焙面”、“烧臆子”等等,每一道菜都蕴涵着陈家官府菜的传承与文化。到了陈家第五代,也就是陈伟的手中,陈家官府菜又有着不一样的鲜活生机。



红烧麒麟面

“红烧麒麟面”也是名厨世家的一道家传名菜,来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宫廷宴席“九白宴”,当时新疆少数民族每年来京向皇帝进“九白贡”(即8匹白马,1匹白骆驼),皇帝举行“九白宴”招待他们,“红烧麒麟面”便是第一道压桌大菜。


1901年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自西安回銮,在返京途中路过开封府,恰逢慈禧66岁大寿,开封府便命名厨陈永祥为其操办“万寿庆典”宴。陈永祥精心制作了此菜肴,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的赞赏。传承至今,中国烹饪大师、百年陈家菜第五代传人陈伟尤为擅长此菜的制作。



糖醋软熘鲤鱼焙面

“糖醋软熘鲤鱼焙面”是最见名厨世家火候功夫的一道名菜,它的四大绝技久负盛名。熘鱼焙面是开封传统佳肴之一,由“糖醋熘鱼”和“焙龙须面”两道名菜配制而成。1901年,慈禧太后回銮时停留在河南,陈永祥大师受命贡奉了“糖醋熘鱼”和“焙面”,此后便将此菜作为家传名菜,代代沿袭。



莲花鸭签

“莲花鸭签”是拥有1000余年历史的传统官府名菜,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

“签”类菜肴,早在北宋时就非常盛行,有鸡签、鹅鸭签、荤素签、莲花签、羊头签,腕掌签等,被视为奇珍异馔而列为宫廷菜式,并在民间一直流传。


因年代久远,此菜本已失传,1980年代,由名厨世家第三代传人、豫菜大师陈景和挖掘复制成功。此菜鲜嫩、焦脆,间有椒盐芳香,为佐酒之佳肴。陈家菜第五代传人陈伟沿袭了菜肴的制作手法,口感更佳。



官府紫酥肉

“紫酥肉”又叫“赛烤鸭”,为河南传统官府名菜,也是名厨世家第三代传人陈景和大师的拿手菜。它以炸的烹调技法和菜肴的色泽而命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中国烹饪大师、百年陈家菜第五代传人陈伟大师极为擅长此菜烹饪,选用带皮猪肋条肉,先蒸后炸,成菜色泽棕黄,光润发亮,外焦里嫩,肥而不腻,配以葱段、甜面酱佐食,可与烤鸭媲美,故又被称为“赛烤鸭”。



官府四喜糕

“官府四喜糕”由陈永祥大师在清末创制,也是慈禧太后非常爱吃的一道甜品。1901年,慈禧太后回銮路过开封府,恰逢她66岁大寿,开封府为她准备“万寿庆典”, 陈永祥大师精心制作了这道甜品供奉,受到慈禧太后的赞赏。此后,官府四喜糕作为名厨世家的一道甜品流传至今。中国烹饪大师、百年陈家菜第五代传人陈伟沿袭了祖辈的制作工艺,在配方上精简,制作出适合现代人口味的甜品。



世家烧臆子

臆子,即猪胸叉肉。“烧臆子”是名厨世家流传百年的代表菜,也是河南历史名菜,原系宋代宫廷名菜,记载于《东京梦华录》。


1901年末,陈永祥大师为慈禧太后操办“万寿庆典”宴,慈禧对陈永祥制作的“烧臆子”非常满意,特意召见了他并询问了此菜的由来。当得知“烧臆子"乃北宋皇家肴馔后,更加高兴,还赏了陈永祥金银。此后,陈家便将“烧臆子”作为家传名菜,代代流传。



官府赛鲍鱼

“官府赛鲍鱼”是在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的名肴“虾元子”的基础上,经陈伟大师研制而成。“虾元子”一菜自宋代开始流行,“赛鲍鱼”是在“虾元子”的下面放一片牛里脊,放入锅中煎制,成熟后形似鲍鱼,因而得名。此菜色泽清雅,虾球鲜嫩,舒口宜人,令人回味无穷。



官府牡丹活鲍

“官府牡丹活鲍”是陈伟大师在传统官府菜“牡丹鲍鱼”的基础上,融合当今健康养生的饮食理念改进而成,此肴造型逼真,典雅大方,口感清爽,是新派官府菜精品。


此菜体现了名厨世家的两大绝活:第一,刀工精湛。用刀将鲜活鲍鱼片成薄可映字的薄片,再巧手拼成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造型;第二,善于用汤。以滚烫的高级清汤快速浇淋在牡丹造型上,鲍片被瞬间烫熟,一朵娇艳丰腴的鲍鱼牡丹花诱人绽放。



“烹坛少帅”并非浪得虚名



“百年陈家菜是河南豫菜杰出代表,很多民间菜的传承无外乎三代,像陈家官府菜这种‘五世名厨’的现象是很少见的,可以说是河南餐饮,是豫菜旺盛生命力的一种表现。”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曲安民说。


官僚菜到他这一代,陈氏一门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名气不亚于老一辈厨艺人,也因此,陈伟在业内被称为“烹坛少帅”。


在五代名厨陈伟大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集合了五代人心血与传承的中国饮食文化,也看到了从厨三十年他对烹饪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理解。最后直接引用了陈伟大师一段回答做文章的结尾:
        “一个合格的厨师,首先你要热爱烹饪这门艺术。只有你热爱它,然后你才能用心的去烹调出更加美味的菜肴来。另外一方面,作为一名职业的厨师,你这一辈子,你的代表作品是什么?这个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代表什么,什么才能代表着你。这也意味着你这一辈子一定要做出一道或者两道能够代表自己的菜式。这个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们一提到北京的全聚德,它代表的是烤鸭;我们提到大董代表着葱烧海参;一提到台湾的鼎泰丰就代表着灌汤包子……所以作为一名厨师,你这一辈子的追求,也就是说这一生应去打造出属于自己经典的菜肴!我相信每一个厨师与我有着同样的共鸣,让自己的菜肴给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然后让大家都能记得你的成名作品。这也是我和所有厨师毕生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陈家菜招牌名菜、推荐必点菜
陈家套四宝
陈家套四宝
  • 更新日期:
  • 美食分类:
  • 荣获:
    “老家河南·百城千味”最具特色地方风味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