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必吃餐厅 ...更多

春华轩

2021年“味道湖南”银牌名店-春华轩炒粉是汉寿县春华轩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小吃,创办于清光绪年间,其炒粉肉丝嫩,郁香浓,下粉油码丰,回味长,婚寿宴席无粉不成席。

外婆味道

2020年云南最好吃的100家老牌餐厅-外婆味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起源于2000年9月,先后又创立了“彝山乐”、“田园庄”、“热火朝天”、“兴龙园”、“外婆味道”、“亮灶小厨”等多个餐饮品牌,凭借着优质的服务和特色健康美食,“外婆味道”荣获“昆明十大餐饮名店”,“西部知名餐饮品牌”,“中华餐饮名店”,“全国绿色餐饮名店”等称号。

重庆袁老四老火锅

重庆袁老四老火锅一直以来坚持优质食材,打造舌尖上的麟肝凤髓,以时刻经得起消费者感官检验为使命,专研和不断摸索学习独特原料配方、现代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一直以来传承火锅文化之精髓,秉承原生态、原滋原味、注重传统、大众化,形成符合袁老四火锅的品牌理念系统。始终以火锅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传统的聚会文化为思考,旨在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欢乐、舒适、稳重、放松的休闲环境,新鲜、精致、美味的重庆老火锅。

竹林栖闲农庄

2021年“味道湖南”银牌名店-竹林栖闲农庄是村里第一批加入归园居农宅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农家乐。

常德市经典名菜 ...更多

常德米粉

常德米粉是经典湘菜小吃中百年沉淀的精华,象征吉祥团圆。其码子选料严谨,用料精细,加入大料、香料等上好佐料秘制而成;汤是用牛肉和牛筒骨佐以祖传秘方熬制的高汤,鲜浓滋补、强身养颜,确保了米粉的品质;下粉非常讲究,先将米粉在冷水中抖散,再在沸水中过二次水,然后用长筷子梳成梳子背,盖上码子,既美观又爽口。

河洑油条

从沅水上游顺流而下的“上河佬”,每到一个码头都会上岸购买食物,相比之下,桃源水溪(今桃花源镇)的豆腐分量最足、口感最好,县城东街卖的酒水劲头大,陬市的桂花糖香,河洑的油条最长,就有了“桃源的酒,陬市的糖,河洑的油条一排长,水溪的豆腐象城墙,船到德山回头望”的谚语。

常德市著名小吃 ...更多

常德米粉

常德米粉是经典湘菜小吃中百年沉淀的精华,象征吉祥团圆。其码子选料严谨,用料精细,加入大料、香料等上好佐料秘制而成;汤是用牛肉和牛筒骨佐以祖传秘方熬制的高汤,鲜浓滋补、强身养颜,确保了米粉的品质;下粉非常讲究,先将米粉在冷水中抖散,再在沸水中过二次水,然后用长筷子梳成梳子背,盖上码子,既美观又爽口。

河洑油条

从沅水上游顺流而下的“上河佬”,每到一个码头都会上岸购买食物,相比之下,桃源水溪(今桃花源镇)的豆腐分量最足、口感最好,县城东街卖的酒水劲头大,陬市的桂花糖香,河洑的油条最长,就有了“桃源的酒,陬市的糖,河洑的油条一排长,水溪的豆腐象城墙,船到德山回头望”的谚语。

湖南米粉

湖南米粉,指的是湖南省的特色米粉。它易储存、味道鲜美,煮食方便,是湖南人最喜欢的早餐之一。它有四大主流:常德米粉,长沙米粉、湘西米粉和湘潭原味石磨米粉。

常德市特产手信 ...更多

澧县石菖蒲

澧县石菖蒲呈扁圆柱形,多弯曲,节粗,有分枝,长5~20 cm,直径0.4~0.9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较多疏密不匀的环节,节稠密,节间长0.2~0.8 cm,具有一寸九节的特征,具细纵纹,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坚实,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明显。香气浓郁,无须根。

汉寿甲鱼

汉寿甲鱼体型较大,呈长椭圆型,背部有肋8-9根,裙边宽厚呈半圆状;表皮光滑,呈墨绿或黄褐色;腹部白里透红无色斑,肉眼可见毛细血管,腹甲外显清晰;雄性尾粗短;肌肉纹理清晰,腹内脂肪呈蛋黄色;口感细嫩、清香,裙边软糯、有嚼劲。

常德市文化遗产 ...更多

  澧州大鼓是一种说唱艺术,道具为一面大鼓,特殊曲目(如送歌郎)加铜锣、铜钹。唱词基本结构为七字句,后来发展了十字句等句式。除《小送歌郎》的唱词为三句一组外,其它为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一组,多组构成一段,每段要求一韵到底,常用韵11个:天...

  石门地处湘北边陲,县境西北地区,大山绵延,是古代巴人生息的地方。元代前,为“峒蛮”所属,元末明初至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为世袭土官添平千户所管辖。石门土家山歌就孕育于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大山,在全县19个乡镇均有流传,集中分布在石...

  传说在尧帝南巡的时候,在德山脚下的善卷垸遇到了用黄牛耕田的善卷先生,看到那黄牛拉犁并不太用劲,还时不时吃田坎上的青草,而善卷先生呢,虽然手里拿着根用荆棘做成的鞭子,但并没有抽打到牛的身上。尧帝感到很好奇,就上前问道:“先生耕田怎么不用水...

  属于民间文学范畴的囊萤文化,系东晋吏部尚书车胤(约公元333-401年)青少年时期,于南平郡郡署澧阴(今湖南省津市市新洲镇)近郊的囊萤台(今车胤村内)“囊萤夜读”而开创遗传下来的。包括车胤精神、史料记述、历史遗迹、传说故事、农历八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