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镇必吃餐厅 ...更多

-
中华餐饮名店 中国地域菜系十大经典名菜
竹溪饮食集团创始于2003年,由芳村增南路首家“竹溪酒家”开始,经历16年的发展至时下22家门店,让“竹溪”二字在省港澳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烧鹅,令很多世界各地华侨每每回到广州,都必到门店品尝一番,续渐成为“食在广州”的标志性出品;而竹溪第一鸡,更是在去年的“百鸡宴”中荣获前三名。
丹灶镇特产手信 ...更多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九江双蒸酒是广东米酒的典范。由酒曲米香的斋酒为基础,经酒浸泡肥猪肉后形成具有独特的风格。晶莹鲜亮,豉香清雅,酒度低而不淡,醇厚甘润,诸味协调,余味爽净。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顺德国兰既可观叶又可观花,更可观其型,独有高雅脱俗的气质。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就是“植株挺拔刚健,株型匀称,叶色墨绿,带蜡质光泽,花莛出架,花香幽玄温和,清而不浊”。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06年、2010年,三水黑皮冬瓜先后成为全省首个蔬菜类证明商标和广东省著名商标;2011年,中央电视台在白坭岗头村拍摄了《走进中国地理标志——三水黑皮冬瓜》专题纪录片;2014年,三水黑皮冬瓜被评为佛山市十大农产品,并进入省和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序列;2016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佛山首个获得国家农业部认定保护的地理标志农产品;
丹灶镇文化遗产 ...更多
-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叶问宗支是咏春拳一个重要的宗支,由古南海县黄鼎司西隆堡潭头村人(今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联星潭头村)叶问(1893-1972)在秉承咏春拳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其师陈华顺、梁璧的武术精髓,并改良了其授艺方法和拳术用语,形成了别样运动特点和风...
-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江扒龙舟自清代起盛行,现存最早的下西村“翘南洛溪社”龙舟,传承至今已有300年历史。据《九江儒林乡志》载: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九江传统龙舟盛会常于端午节期间进行,后由于水位、气候和农忙等因素,抗战胜利后改为10月初举行。现主要分布于南...
-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海藤编最早记载于北宋欧阳修等人编修的《新唐书·地理志》,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年)编修的《南海县志》亦有记载。据史载,南海藤编最先使用本地野山藤为原料,后改用海南的白藤编织;清代道光年间开始使用洋藤编织。 南海区的藤编主要集中分布在素有...
-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佛山金箔锻造技艺,是中国传统金箔业在南方的代表,宋元时期由北方中原移民传入,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金箔制作始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行于宋、齐、梁、陈,今南京龙潭地区是其发源地。随着大庾岭古道的开通,金箔制作等技艺逐渐南传。宋元时期,佛山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