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临澧县美食小吃

常德米粉

常德米粉是经典湘菜小吃中百年沉淀的精华,象征吉祥团圆。其码子选料严谨,用料精细,加入大料、香料等上好佐料秘制而成;汤是用牛肉和牛筒骨佐以祖传秘方熬制的高汤,鲜浓滋补、强身养颜,确保了米粉的品质;下粉非常讲究,先将米粉在冷水中抖散,再在沸水中过二次水,然后用长筷子梳成梳子背,盖上码子,既美观又爽口。

河洑油条

从沅水上游顺流而下的“上河佬”,每到一个码头都会上岸购买食物,相比之下,桃源水溪(今桃花源镇)的豆腐分量最足、口感最好,县城东街卖的酒水劲头大,陬市的桂花糖香,河洑的油条最长,就有了“桃源的酒,陬市的糖,河洑的油条一排长,水溪的豆腐象城墙,船到德山回头望”的谚语。

酱板鸭

湖南人素以能吃辣、爱吃辣著称,而常德酱板鸭的味道却不仅源自于辣,又超越了辣。那种闻起来都很辣,吃起来更辣的麻辣口感才是最正宗的常德酱板鸭。常德酱板鸭采用常德石门山区特产——野山椒和野花椒等佐料入味提香,野花椒造就麻, 野山椒造就辣;再配以桂皮、八角、草果、香叶等30多种辛香料以及淮山、当归、陈皮等10余种中成药材相互调和,将腌制烘烤后的鸭子完全淹没在配方卤水中,加热蒸煮40分钟方能入味。其酱香突出,层次丰富,极符合湘菜麻辣的饮食特点。

红烧汉寿甲鱼

近日,记者从中国食餐会寻找“第三道湘菜”活动成果发布会暨振兴湘菜高峰论坛上获悉,由湖南湘湖水产有限公司选送的“汉寿甲鱼”食材,汉寿县春华轩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创作的“红烧汉寿甲鱼”荣获总决赛菜品特金奖。   汉寿甲鱼属于正宗的中华鳖,与其他甲鱼品种相比,汉寿甲鱼不仅体质健壮,体薄片大,裙边宽厚,食用起来,肉质也更加纯正、细嫩、鲜美、有嚼劲,具有鸡、鹿、牛、羊、猪五种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称,而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远胜于其它种群。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说,甲鱼偏阴性,秋天吃甲鱼能养阴生津,属滋补上品。   汉寿县是首个中国“甲鱼之乡”,不仅开创了中国甲鱼人工养殖提纯的先河,还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甲鱼科研所,汉寿甲鱼更是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全县共有甲鱼繁养户2096户,养殖面积达9.5万亩,年总产值达7.8亿元。   汉寿春华轩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明星:“我们会以这次获奖(为)契机,把我们的汉寿甲鱼产品进一步深化加工,做到老百姓消费的起,能够随意消费的休闲食品,进餐桌,进家庭,这样呢,更好的带动汉寿产业发展。”

桃花源擂茶

相传在2000多年前,马援率兵南征,屯兵在司马错城(今常德桃花源坞头古村),军营闹瘟疫,当地居民献上三生汤,即擂茶,治好了瘟疫。“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热情好客在常德桃花源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以一碗飘香的擂茶永久流传,成为桃花源特有的待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