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区必吃餐厅 ...更多

-
中华老字号 国家五钻级酒家 地方餐饮名店
2022年安徽特色美食体验100店-同庆楼始创于1925年,历史上曾遍布北京、南京、武汉、芜湖等城市,曾接待过毛泽东、刘伯承、蒋介石等知名人士,声名显赫。作为中国历史餐饮名店,1999年同庆楼即被国内贸易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再次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0年,经中国贸促会和上海世博局推选,同庆楼作为中华八大菜系企业代表入驻世博会,赢得海内外宾客广泛赞誉。

-
2022橄榄中国餐厅大奖
余川坐落在南京1913街区内一栋具有百年历史的民国洋楼中,这栋小洋楼曾为社会名流的文化娱乐场所,称为“公余联欢社”,是民国时期一处著名的文化艺术中心。颐和,在2022年的4月份全新启幕了余川餐厅,这是由颐和联手“新京菜“创始人段誉在南京打造的创新川味,将川渝风味和南京本地口味巧妙结合,做出南京人也爱吃的川菜。

-
2023橄榄中国餐厅大奖
云几文都茶宴坐落于南京玄武门对面十字路口一隅,聚焦城市轻奢度假酒店、人文茶宴、咖啡馆、木刻水印与文创、书院、博物馆、文化艺术共享空间、江南雅集文化产业,致力于文化艺术与当代休闲生活相结合的产业路径探索与研究。

-
2022橄榄中国餐厅大奖
餐厅位于南京苏宁钟山国际高尔夫酒店内,装潢大气优雅,空间感十足,主打淮扬菜。餐厅采用创意手法和当季新鲜食材用心打造具有淮扬风味的经典料理,招牌菜松露粉文火牛肉的牛肉口感软烂,配以松露粉别有一番滋味。
玄武区经典名菜 ...更多

-
中国菜-安徽十大经典名菜、“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鱼贩每年入冬时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徽州各地时,鱼鳃仍是红色,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

-
“皖美好味道”特色美食
吴山贡鹅是安徽合肥的传统名菜,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美食,经历了炖、煮之法的演变,色泽清爽、香气浓郁、口味鲜醇,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有“地阔十里,香留一寸”的美誉。吴山贡鹅作为卤菜,一般放凉后售卖,切一只或者半只鹅回家,再配上“三大件”(鹅头、鹅翅、鹅爪)和“五小件”(鹅心、鹅肝、鹅舌、鹅肠、鹅肫),约上三两好友闲坐,就着小酒,吃着鹅肉,啃着翅膀,推杯换盏,好不快哉。

-
“江苏味道”第一批名菜名点
每到过年的时候,南京人家的饭桌上总少不了一道五香熏鱼。炸至微有金光的鱼块,在酱汁里被敷上了一层琥珀光泽,外酥里嫩,甜而不腻。

-
“江苏味道”第一批名菜名点
最好吃的鸭血粉丝汤,永远是家楼下的那一家。顺滑的鸭血、紧实的鸭肫、脆韧的鸭肠、鲜美鸭肝、爽口的粉丝、浓郁的豆果、辣油、香醋还有翻着花儿的香葱……
玄武区特产手信 ...更多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江苏 南京市 玄武区 秦淮区 建邺区 栖霞区 红山街道 梅园新村街道 锁金村街道 孝陵卫街道 新街口街道 玄武湖街道 玄武门街道 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朝天宫街道 大光路街道 夫子庙街道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高新园区 光华路街道 红花街道 洪武路街道 秦虹街道 瑞金路街道 双塘街道 五老村街道 新城发展服务 新街口商务商贸街区 月牙湖街道 中华门街道 江心洲街道 建邺区河西中央商务区 建邺区江东商业文化旅游中心区 建邺区新城科技园 莫愁湖街道 南苑街道 沙洲街道 双闸街道 兴隆街道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 八卦洲街道 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 龙潭监狱 龙潭街道 迈皋桥街道 马群街道 南大科学园 南京金港科技创业中心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龙潭物流园 南京市靖安三江口工业园 南京市马群科技园 南京仙林大学城 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 栖霞街道 栖霞经济开发区 仙林街道 仙林智谷 西岗街道 燕子矶街道 尧化街道
南京云锦自生产以来就主要为上层统治者服务。元、明、清时期,南京云锦的发展达到鼎盛,成为皇家御用品。清代皇室内务府特设江宁织造局专司织造皇帝龙袍冕衣、后妃凤衣、凤冠霞帔、宫帷帐幔、马褂旗袍、文武官员补服、宫廷坐褥、靠垫等御用品,高级华贵的衣裳和绚丽璀璨的装饰品。南京云锦的图案纹饰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内涵。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六朝古都,江南重镇,人文荟萃,物产富饶,自古称胜。中外游客到古城南京观光旅游总不忘两件事,一是到雨花台选购几粒绚丽夺目、晶莹圆润的雨花石;二是跑商店购买几盒幽香秀丽的雨花茶。南京的这一茶一石令人叫绝,遐名中外。
玄武区文化遗产 ...更多
-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玄武湖菊花会,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 玄武湖作为六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就有种植菊花的历史。自公元211年,菊花就发展成为宫廷的饰品,成为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的观赏植物。六朝时期,菊花已在民间广泛种植,...
-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明代初年在昆山地区形成了“昆山腔”,嘉靖年间经...
-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尺谱拍曲技法,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 工尺谱是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源自中国唐朝时期,当时即已使用燕乐半字谱,至宋代即为俗字谱,如张炎《词源》中所记的谱...
-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胭脂井的传说,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胭脂井建于南朝陈代。六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是个偏爱寻欢作乐、不关心国事的皇帝,虽然他在位时常传来前方敌情紧张的报告,但陈叔宝依然沉湎于饮酒作...